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古龍屬(學名:Mongolosaurus)是一屬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中國內蒙古。
在1928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率領的挖掘團隊,在中國內蒙古發現一顆蜥腳類恐龍牙齒。在1933年,查爾斯·惠特尼·吉爾摩(Charles W. Gilmore)將這顆牙齒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坦齒蒙古龍(M. haplodon)。屬名意為「蒙古的蜥蜴」,種名則意為「單一牙齒」[1]
蒙古龍的正模標本(編號AMNH 6710)是一顆牙齒。同一挖掘地點還發現10多顆相同型態的牙齒、基枕骨、前三節部分頸椎。這些牙齒長、呈圓柱狀。這些化石發現於On Gong組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白堊紀晚期
蒙古龍與其他蜥腳下目的演化關係不明,通常被認為屬於新蜥腳類。過去曾被歸類於梁龍科[2]、泰坦巨龍科[3]、盤足龍科、納摩蓋吐龍科,目前被歸類於泰坦巨龙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