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夜鷹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又名南亚夜鹰疏林夜鹰臺灣話俗稱石磯仔白話字chio̍h-ki-á臺羅tsio̍h-ki-á[5]山蚊母(白話字:soaⁿ-bûn-bú,臺羅:suann-bûn-bú),是夜鷹目夜鷹科夜鷹屬鳥類,廣泛分布於東洋界地區,主要棲息於於低地草原、河岸與灌木叢環境[6],亦可見於部分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7]

事实速览 林夜鹰, 保护状况 ...
林夜鹰
Thumb
西方亞種雄鳥,可略見白色的外側尾羽
Thumb
西方亞種雌鳥,尾羽均為褐色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夜鷹目 Caprimulgiformes
科: 夜鷹科 Caprimulgidae
属: 夜鷹屬 Caprimulgus
种:
林夜鹰 C. affinis
二名法
Caprimulgus affinis
Horsfield英语Thomas Horsfield, 1821
亚种
異名
列表
  • Caprimulgus monticolus
    Franklin, 1831[2]
  • Caprimulgus gymnopus
    Hodgson, 1844
  • Caprimulgus arundinaceus
    Hombron & Jacquinot in Jacquinot & Pucheran, 1853[3]
  • Caprimulgus stictomus
    Swinhoe, 1863
  • Caprimulgus griseatus
    Walden, 1875
  • Caprimulgus faberi
    Meyer, 1885[3]
  • Caprimulgus (Hypsiphornis) affinis stictomus
    Barrowclough et al., 2006[4]
关闭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南亞一帶,分布範圍西起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南側、經印度塔爾沙漠以外所有地區、孟加拉中南半島中西部與中國華南,東至台灣菲律賓群島,南抵巽他群島西南群島[1]。南亞夜鷹在以上大部分地區都屬於留鳥,惟在印度中南部為冬候鳥,在巴基斯坦至印度西北部一帶屬(春)夏候鳥[6][8],在金門馬祖則屬稀有過境鳥[9]

亞種

南亞夜鷹目前有十個亞種被大多數學者認可,這些亞種依外觀和地理分布大致能區分成兩大支系[6][10],分別為:

荷蘭鳥類學家格洛夫·米斯英语Gerlof Mees(Gerlof F. Mees)則認為,蘇拉威西亞種(C. a. propinquus)、西小巽他亞種(C. a. undulatus)與中小巽他亞種(C. a. kasuidori)的外觀皆相當接近指名亞種,考量到夜鷹個體間羽色的多樣性,三者很可能都屬於指名亞種[19]

棲息環境

南亞夜鷹通常棲息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區[20],但在1600至3100公尺高的中高海拔地區也有出沒紀錄[21][22]。常見於開闊的草原灌木叢農田[5][23][24]、岩石露頭和低海拔森林[6],亦可見於內陸溼地潮間帶[1]溝壑質或礫石遍布的河床,以及部分地區的紅樹林、山坡地、機場、城鎮與人車稀少的郊區[21]。近半世紀以來亦有愈來愈多在大都市出沒,乃至穩定繁衍的紀錄[7][24][25]

在台灣,由於天然棲地逐漸都市化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民宅公寓及大廈; 由於都市化建築性質多半有著非斜面屋頂的平坦頂樓存在,正好符合夜鷹育雛時的棲地需求,因此台灣夜鷹多半改為在建物頂樓育雛。 由於在頂樓育雛能夠遠離地面掠食者及威脅,因此反而讓夜鷹族群在台灣市區穩定發展,成為都市常見鳥類。

外形描述

體型

體長20至27公分[21],翼展長度64公分[25]。雄鳥通常大於雌鳥,雄鳥體重54至98公克[13],雌鳥體重75至110公克,屬於中小型的夜鷹[6]。南亞夜鷹的體型有地域分布上的差異,其中又以大陸支系體型較大,體長皆大於23公分[21]。下表以各個亞種的翼長與尾長為例,說明  大陸支系  馬來支系  的差異。

更多信息 翼長(毫米), 尾長(毫米) ...
南亞夜鷹各亞種翼長與尾長測量數據[註 1]
表中所檢視的雄鳥與雌鳥分別以♂️和♀表示(附數據來源[註 2]
亞種
翼長(毫米) 尾長(毫米)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monticolus
(n = 67)[11][註 3]
♂️ 201 184 190
199 180 187
amoyensis
(n = 7[11]/ 3 ♂️ 3 ♀[13][19][註 4]
♂️ 194 186 186 118 116 117
206 179 186 123 112 117
stictomus
(46 ♂️ 32 ♀)[19][26][27]
♂️ 197 184 192 121 102 109
198 174 185 119 97 105
griseatus
(6 ♂️ 2 ♀)[19][28]
♂️ 170 160 165 103 87 93
167 164 166 100 91 96
mindanensis
(2 ♂️ 1 ♀)[19][29]
♂️ 166 163 165 100 89 95
157 81
affinis
(46 ♂️ 38 ♀)[19][註 5]
♂️ 171 154 162 97 86 94
170 152 160 96 84 91
propinquus
(2 ♂️ 1 ♀)[30][31]
♂️ 171 170 171 101 101 101
164 96
undulatus
(5 ♂️ 5 ♀)[19][31][註 5]
♂️ 168 162 165 100 92 96
165 159 162 99 89 94
kasuidori
(3 ♂️ 8 ♀)[19][31][註 5]
♂️ 169 163 165 101 97 98
165 162 164 98 90 94
timorensis
(6 ♂️ 6 ♀)[19][31][註 5]
♂️ 164 157 161 102 91 99
162 152 157 99 85 92
关闭

此外,大陸支系的喙長(嘴峰長)介於9至12毫米,跗蹠長15.1至24.2毫米[13][32]。而馬來支系的喙長則介於8至10毫米,跗蹠長17至19毫米,同樣略小於大陸支系[29][30][33]

在臺灣動物學家王穎針對臺灣亞種的調查中,雄鳥和雌鳥體重均會隨繁殖期有所波動。整體而言,非繁殖期雄鳥的平均體重為110.0±19.0公克,明顯大於雌鳥的82.3±14.6公克;繁殖期雄鳥平均體重則降至76.8±10.1公克,雌鳥亦減至77.2±5.7公克,兩者體重較為相近。其中雄鳥的體重平均值變化比雌鳥顯著,非繁殖期的重量比繁殖期多了四成。王穎推測,這種繁殖期體重下降的現象和其他部分雀鳥一樣,是減輕飛行負擔的機制,以提高親鳥飛行和覓食的效率,特別是以南亞夜鷹這類多在飛行時捕食的食蟲性鳥類而言,體重下降能增加飛行的靈活度,連帶提高捕食成功率,親鳥亦因此能養育更多的子代[27]

形態

Thumb
西方亞種雌鳥,攝於印度馬哈拉什特拉邦康坎

南亞夜鷹雌雄羽色相近,全身大致呈灰褐色,雜有細小白點與淺黃色、栗色或深褐色的蟲蠹斑,斑紋大小與形狀在個體間有很高的多樣性;大陸支系的羽色較深且偏褐色,其中又以西方亞種的羽色最深[11],馬來支系則較淺且偏鐵灰色。

虹膜深褐色,眼周有黃色細眼圈。喙紅褐色,尖端為黑色。前額至眉部羽色稍亮。後頸羽色稍淺,形成一圈不甚明顯的黃褐色區域。肩羽外羽片端部為米色,基部為黑色,內羽片則有米色蟲蠹斑,停棲時肩羽交疊,於肩部周圍彷彿形成一條V形米色斑紋。雄鳥的喉部兩側各有一個橢圓形白斑,雌鳥的斑塊則較暗淡,且後端較狹長,成頸圈狀。胸部至腹部密布深褐色細橫紋,腹部以下橫紋愈漸不明顯;胸部呈深灰色至褐色,至腹部以下逐漸過渡為米色,有些個體的尾下覆羽會接近白色[7][10][13]

翼上覆羽褐色,帶有大量米色細斑,小覆羽羽色稍深。飛羽有多道深褐色與淺褐色交錯的橫帶,愈外側的飛羽顏色愈深,橫帶也愈不明顯;最外側初級飛羽(P10)的內羽片中段,以及往內至多三枚初級飛羽(P7至P9)的兩側羽片有醒目的淺色斑塊,雄鳥的斑塊顏色比雌鳥更亮,接近白色,西方亞種、民答那峨亞種與中小巽他亞種的斑塊較大。次級與三級飛羽為褐色,帶淺色雜斑,端部為米色[7][10]

雄鳥最外側兩枚尾羽(R4和R5)幾近全白,惟端部略呈褐色或黑色,有別於其他夜鷹的尾羽只有部分區域為白色,是南亞夜鷹最顯著的特徵。這點也可用於分辨南亞夜鷹的性別,雌鳥的尾羽完全為褐色,沒有白色斑塊,但仍有極少數個體在最外側尾羽(R5)的內羽片端部有細小的白色斑點[7][10]

相似種

除了南亞夜鷹,東洋界同時也在其他多種夜鷹屬鳥類的分布範圍內,因此,在一些夜鷹物種多樣性較高的區域有機會看到多種夜鷹群聚。這裡列出幾種分布範圍與南亞夜鷹重疊,乃至有和本種一同出現之紀錄的夜鷹[13][34][35]

叫聲

西方亞種的叫聲(印度拉賈斯坦邦)

常在夜晚啼叫[36],雄性成鳥會發出音頻上揚的「逐伊!」,並且重複多次。其聲高亢、尖銳而嘹亮,聲頻英语Audio frequency約在2至14千赫之間[27],主能量則大多落在2至5千赫的範圍內[21],音量可達90分貝以上[25],且傳播距離可超過800公尺[27],在文獻中尚有以「甚吵」[37]、「擾人清夢」[38]、「不入耳的哀鳴」[14]描述者。這種叫聲通常是在飛行時所發出,有宣示領域求偶的作用,自一月下旬[39]至十一月中旬[18]都有其紀錄,其中又以二月至六月的繁殖期有特別高的鳴叫頻度[27]

生活習性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鏈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