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北市 (省轄市)

中華民國時期,於1945年至1967年之省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市 (省轄市)
Remove ads

臺北市中華民國臺灣省1945年至1967年間下轄的省轄市。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治時期隸屬於臺北州臺北市改制為隸屬於臺灣省的省轄市,市政府設於建成小學校。臺北市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臺灣省政府駐地,並身兼臺灣的行政與經濟中心,人口快速上升,於1962年達到《市組織法》中直轄市的設置標準,並於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

事实速览 臺北市Taipei City 簡稱:北、臺北、北市, 國家 ...
Remove ads
事实速览 繁体字, 字面意思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恢復臺灣省建制,省會設於臺北市。11月1日,臺北市從日治時代州轄市正式改制為省轄市,仍因襲日治時期制度,全市設有61區,轄域則維持不變。

1946年2月8日,臺北市政府將全市原有的61區重新整併為10區。分別為[1]

人口

更多信息 區名, 面積 (km²) ...

升格院轄市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並開始討論擴大轄區,當時有以下諸多方案,在與中央、臺北縣多次協商後,最終於1968年7月1日以行政院乙方案為最終結果。

內政部方案

方案1

不併入任何鄉鎮。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行政院方案

甲方案

同內政部方案3,並裁撤臺北縣併入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

乙方案
  • 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 臺北縣: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鄉、景美鎮

臺北市議會方案

甲方案
  • 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 臺北縣:內湖鄉、淡水鎮
乙方案
  • 陽明山管理局全域
  • 臺北縣:內湖鄉、汐止鎮北側、木柵鄉、景美鎮、淡水鎮、三芝鄉、石門鄉、金山鄉、萬里鄉

歷任市長

實施地方自治前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Remove ads

實施地方自治後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