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台灣日治時期的一所小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成小學校(日语:建成小学校〔建成小學校〕/けんせいしょうがっこう Kensei Shōgakkō ?),全名為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或臺北市建成國民學校,為臺灣日治時期當時臺北市八所小學校之一[1][2][3][4]。
1919年3月31日臺北廳臺北詔安尋常小學校成立,校舍設於大加蚋堡大稻埕[5](後來的臺北市建成町四町目),1922年4月1日改稱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專門為臺北城內與大稻埕一帶的日籍學童所設,其建築與校園規模均比一般公學校稍大,合計有400名學童,9個學級[6]。1940年後改稱建成國民學校。
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數十萬日籍人士及其家眷返日,形同廢校的建成小學校校舍旋被臺北市政府充作辦公場所(參見:臺北市政府舊廈)。1994年市政府遷入信義區新辦公大樓後,校舍分別供建成國中與台北當代藝術館使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