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鉢”字作为“鉢多罗”的简称,是为了音译梵语而造的新字,从本声,从金(金属)或缶(陶器、盛器、器皿)。鉢可以写成缽,与盋也通用。然而,有一种观点认为,盋字古已有之,并且有篆书用例[4][5][6]。盋是一种小型食物盛器,比盂大,合称盋盂。鉢多罗也是僧侣所用的小型食物盛器,传入中国後,两者因形、用、名皆近,故相混淆,鉢、缽、盋字也通用了。
钵多罗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但其实是源于古印度沙门传统,婆罗门教也有托钵乞食的苦修文化。根據婆罗门教《摩奴法論·第六章》,婆罗门的一生应该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其义务、责任,最後第四期爲遁世期,为了解脱,要遁入森野,坚持苦行头陀,托钵到村落中乞食維生,且一日一食。《法論》上規定,遁世者的缽,不应使用金屬材質,可用葫蘆缽、木缽、陶缽、竹缽等。[3]
在佛教裡,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缽多羅是釋迦牟尼佛的石鉢。過去毗婆尸佛般涅槃後,他所用的青石鉢由龍王供奉在龍宮。釋迦牟尼佛方成道時,四大天王欲取而供養,一鉢遂化爲四部分,四天王各得一個,一起供養給釋迦牟尼佛。佛陀置於左手中,右手施以神力按壓之,四部分又化為一鉢。該石鉢一直由釋迦牟尼佛使用,傳說上面還有因合鉢時留下的四條紋路[2],沿襲為後代僧鉢的形制[3]。釋迦牟尼佛在般涅槃,将三衣一鉢交付給大迦叶尊者,嘱咐他住世不般涅槃,直到 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将衣钵传付给他。因为有代代相传的缘起,衣钵被视为佛法的继承,故在汉传佛教传统上,祖师也会将衣钵传予指定人选,表示其是自己的接班人。
盋盂,本身是一类盛放食物或儲酒水的器皿,较碗大而边宽、内卷,口小,體圓。陶瓷、金屬、石質玉质、木質均常見。
除了盛放的功能,还有种盋称为研磨鉢或研鉢,用于舂碎、研磨药物或辣椒麵等,配有研杵。
佛教文献一般取金字旁,写作鉢。僧用鉢,全名鉢多羅,又譯波多羅、波呾囉、鉢呾羅、播怛囉、鉢和羅、鉢和蘭等。[7]僧伽於早晨(或加上中午)托缽乞食,一日一食(或晨、午各一食),信眾將布施食物裝進鉢中,僧伽不應擇食,以鉢爲量,不得貪多,故又称应量器、应器。
《四分律》記載,佛缽爲石鉢,僧鉢只可用六種:鐵缽、蘇摩缽、優伽羅缽、優伽賒缽、黑缽、赤缽。《大智度論》記載,僧人不可用八種:木鉢、石鉢、金鉢、銀鉢、琉璃鉢、摩尼寶鉢、雜寶鉢。[3]
鉢是佛教僧用六物之一,和袈裟同樣是需要隨身攜帶的物品,也是頭陀僧的隨身物品之一;鉢在日本禪宗中還可作為修行的觀想工具,稱為“持鉢”。另外金屬鉢還可作為梵唄的樂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