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利語(IAST/ISO 15919: Pāḷi、पालि)是古印度語言,属於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語,与梵語十分相近,是印度俗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之一。巴利語可以用各种文字书写,比如婆罗米文、天城文,以及由巴利圣典协会的英国语言学家理斯·戴维斯所采用的適用於各種印度語言的拉丁字母轉寫。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從字面上來看,巴利(Pāli),是線、行,或是文章、經典的意思,和註釋、評論相對。按南傳上座部的記載,稱傳誦巴利三藏的語言,為「摩揭陀語」(Māgadhī),或「根本語」(Mūla-Bhāsā)。後來才叫其「聖典語」(Pāli),即「巴利語」[1]。
據錫蘭上座部佛教的傳說,現存的《巴利語大藏經》就是阿育王的兒子[2]摩哂陀帶到錫蘭去的版本,所以巴利語也就是摩揭陀語。在公元前二六年前後以僧伽羅字母記錄下來[1]。在公元五世紀,覺音尊者將僧伽羅語注釋書轉譯為巴利聖典語[3]。
然而,據季羨林考證,根據語言學的特徵,巴利語應是屬於古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流行於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4]。印度地方現存的三十多件阿育王敕令中,屬於西部群的基爾納爾刻文,最接近巴利語。巴利佛教所屬的上座部,其根據地即是西部印度優禪尼為主的地方,且其附近地區發現的刻文也與巴利語相近。並且,把上座部佛教傳入錫蘭的摩哂陀長老,據說生於優禪尼,並在這裡出家[1]。
在巴利語和摩揭陀俗語之間有很多顯著的相似性,摩揭陀俗語是保存在古代耆那教經典中的古老形式的摩揭陀語。摩揭陀俗語同巴利語在類似要點上不同於阿育王題刻的東部俗語。例如,摩揭陀俗語也不把r變更為l,并且在名詞變格中至少在很多押韻的地方顯示了結尾-o而非東部俗語的-e。這種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因為耆那教的創始者尼乾陀若提子(被教徒尊稱為大雄 Mahāvīra)和釋迦牟尼佛在相同的地域(摩揭陀國)傳教。
高度 | 前后 | |||
---|---|---|---|---|
前 | 央 | 后 | ||
高 | i [i]
ī [iː] |
u [u]
ū [uː] | ||
中 | e [e], [eː] | a [ɐ] | o [o], [oː] | |
低 | ā [aː] |
長和短元音只對比於開音節中;在閉音節中所有元音總是短的。短和長的e與o是互補分布的:短變體只出現閉音節中,長變體只出現在開音節中。短和長的e與o因此不是不同的音位。
有叫做anusvāra的聲音(梵語術語;巴利語為:nigghahita),用羅馬化字母ṁ(ISO 15919)或ṃ(IAST)表示,在多數傳統字母中用凸出點來表示,最初用作標記前面的元音要鼻音化的事實。就是說,aṃ, iṃ和uṃ表示[ã], [ĩ]和[ũ]。但是在很多傳統發音中,anusvāra被發音得更強,像軟腭鼻音[ŋ],所以這些聲音轉而被發音為[ãŋ], [ĩŋ]和[ũŋ]。但是ṃ永遠不跟隨在長元音之后發音;在ṃ被增加到以長元音結尾的詞幹的時候,ā, ī和ū要轉換成相應的短元音,比如kathā + ṃ變成kathaṃ而非*kathāṃ,devī + ṃ變成deviṃ而非*devīṃ。
下面表格列出巴利語輔音。粗體是傳統羅馬化字母,方括中的是它的IPA發音。
發音部位 | 發音方法 | |||||||||
---|---|---|---|---|---|---|---|---|---|---|
塞音/塞擦音 | 近音 | 擦音 | ||||||||
清音 | 濁音 | 邊音 | ||||||||
不送氣 | 送氣 | 不送氣 | 送氣 | 鼻音 | 不送氣 | 送氣 | ||||
軟齶音/聲門音 | k [k] | kh [kʰ] | g [ɡ] | gh [ɡʱ] | ṅ [ŋ] | h [h] | ||||
硬齶音/齦後音 | c [tʃ] | ch [tʃʰ] | j [dʒ] | jh [dʒʱ] | ñ [ɲ] | y [j] | ||||
捲舌音 | ṭ [ʈ] | ṭh [ʈʰ] | ḍ [ɖ] | ḍh [ɖʱ] | ṇ [ɳ] | r [ɻ] | ḷ [ɭ] | ḷh [ɭʱ] | ||
齒音/齒齦音 | t [t̪] | th [t̪ʰ] | d [d̪] | dh [d̪ʱ] | n [n̪] | l [l] | s [s] | |||
唇音 | p [p] | ph [pʰ] | b [b] | bh [bʱ] | m [m] | v [ʋ] |
雙唇音 | 唇齒音 | 齒音 | 齒齦音 | 捲舌音 | 齦後音 | 硬齶音 | 軟齶音 | 聲門音 | |||
---|---|---|---|---|---|---|---|---|---|---|---|
鼻音 | m [m] | n [n̪] | ṇ [ɳ] | ñ [ɲ] | ṅ [ŋ] | ||||||
塞音/ 塞擦音 |
清音 | 不送氣 | p [p] | t [t̪] | ṭ [ʈ] | c [tʃ] | k [k] | ||||
送氣 | ph [pʰ] | th [t̪ʰ] | ṭh [ʈʰ] | ch[tʃʰ] | kh [kʰ] | ||||||
濁音 | 不送氣 | b [b] | d [d̪] | ḍ [ɖ] | j [dʒ] | g [ɡ] | |||||
送氣 | bh [bʱ] | dh [d̪ʱ] | ḍh [ɖʱ] | jh [dʒʱ] | gh [ɡʱ] | ||||||
擦音 | s [s] | h [h] | |||||||||
近音 | v [ʋ] | r [ɻ] | y [j] | ||||||||
邊音 | 不送氣 | l [l] | ḷ [ɭ] | ||||||||
送氣 | ḷh [ɭʱ] |
在巴利語中上述音素除了ṅ, ḷ和ḷh都是獨立的音位。ṅ只出現在軟腭塞音之前。ḷ和ḷh是 ḍ和ḍh在單獨出現在元音之間時的同位異音。
巴利語是高度詞形變化的語言,其中幾乎所有詞,除了承載基本意義的詞根之外,還包含一個或多個詞綴(通常是后綴),它們某種方式修改意義。名詞要為了性、數和格而變化詞尾;動詞詞形變化要承載關於人稱、數、時態和語氣的信息。
巴利語名詞為三個文法性(陽性,陰性,中性)和兩個數(單數,複數)而詞尾變化。名詞還在原則上顯示八個格:主格(paccatta),呼格,賓格(upayoga),工具格(karaṇa),與格(sampadāna),離格,屬格(sāmin),和方位格(bhumma);但是在很多實例中,兩個或多個格在形式上是同一的;特別是對於屬格和與格。
a-詞幹,它的未變格詞幹結尾於短a(/ə/),要么是陽性要么是中性的。陽性和中性形式只在主格、呼格和賓格中不同。
陽性(loka-“world”) | 中性(yāna-“carriage”) | |||
---|---|---|---|---|
單數 | 複數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loko | lokā | yānaṃ | yānāni |
呼格 | loka | |||
賓格 | lokaṃ | loke | ||
工具格 | lokena | lokehi | yānena | yānehi |
離格 | lokā(lokamhā, lokasmā; lokato) | yānā(yānamhā, yānasmā; yānato) | ||
與格 | lokassa(lokāya) | lokānaṃ | yānassa(yānāya) | yānānaṃ |
屬格 | lokassa | yānassa | ||
方位格 | loke(lokasmiṃ) | lokesu | yāne(yānasmiṃ) | yānesu |
名詞的詞幹結尾於ā(/aː/)總是陰性的。
陰性(kathā-“story”) | ||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kathā | kathāyo |
呼格 | kathe | |
賓格 | kathaṃ | |
工具格 | kathāya | kathāhi |
離格 | ||
與格 | kathānaṃ | |
屬格 | ||
方位格 | kathāya, kathāyaṃ | kathāsu |
i-詞幹和u-詞幹要麼是陽性要么是中性的。陽性和中性形式只在主格和賓格上不同。呼格有同于主格的形式。
陽性(isi-“seer”) | 中性(akkhi-“eye”) | |||
---|---|---|---|---|
單數 | 複數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isi | isayo, isī | akkhi, akkhiṃ | akkhī, akkhīni |
呼格 | ||||
賓格 | isiṃ | |||
工具格 | isinā | isihi, isīhi | akkhinā | akkhihi, akkhīhi |
離格 | isinā, isito | akkhinā, akkhito | ||
與格 | isino | isinaṃ, isīnaṃ | akkhino | akkhinaṃ, akkhīnaṃ |
屬格 | isissa, isino | akkhissa, akkhino | ||
方位格 | isismiṃ | isisu, isīsu | akkhismiṃ | akkhisu, akkhīsu |
陽性(bhikkhu-“monk”) | 中性(cakkhu-“eye”) | |||
---|---|---|---|---|
單數 | 複數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bhikkhu | bhikkhavo, bhikkhū | cakkhu, cakkhuṃ | cakkhūni |
呼格 | ||||
賓格 | bhikkhuṃ | |||
工具格 | bhikkhunā | bhikkhūhi | cakkhunā | cakkhūhi |
離格 | ||||
與格 | bhikkhuno | bhikkhūnaṃ | cakkhuno | cakkhūnaṃ |
屬格 | bhikkhussa, bhikkhuno | bhikkhūnaṃ, bhikkhunnaṃ | cakkhussa, cakkhuno | cakkhūnaṃ, cakkhunnaṃ |
方位格 | bhikkhusmiṃ | bhikkhūsu | cakkhusmiṃ | cakkhūsu |
歷史上,巴利語的最先書寫記錄據信是在斯里蘭卡基於早先口頭傳承而寫成的。依據斯里蘭卡的大編年史《大史》,由於國家鬧大饑荒,佛教僧侶在公元前100年Vattagamini王期間寫下了巴利語圣典。寫下的巴利語的傳播保持了一套通用的字母音值系統,但使用各種各樣的實際文字來表達這些音值。這使很多西方人糊涂,他們意圖假定一種文字不可避免的連結著一組音素。
在斯里蘭卡,巴利語文本記錄於新哈勒文(僧伽羅文)。其他地區文字,最顯著的有高棉文、緬甸文、傣文(传统傣仂文)和現代泰文(自從1893年),天城文和东南亚孟族人的孟文、寮文也已經被用來記錄巴利語。
自從十九世紀,巴利語已經用羅馬文字書寫了。Frans Velthuis設計了一個可選方案允許使用普通ASCII碼來打字而不用變音符號,但是它比標準Rhys Davids系統(見下)要更少可讀性。
巴利語字母如下排序(以天城字母的順序為基準,巴利語專用的發音擺在最後):
ḷh儘管是ḷ和h的連寫,但實際上是一個單一音素,如同kh、gh、ch...等等。
有多種字體用於巴利語轉寫,但是不推薦老的ASCII字體比如Leedsbit PaliTranslit, Times_Norman, Times_CSX+, Skt Times, Vri RomanPali CN/CB等,因為它們彼此不兼容并且在技術上過時了。推薦Unicode標準的字體,因為Unicode是所有字體的前景、易於相互移植。
但是不是所有Unicode字體都包含必須的字符。要正確的顯示用於羅馬化巴利語(或梵語)的所有變音符號,Unicode字體必須包含下列字符範圍:
巴利圣典协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向Windows和Linux計算機推薦VU-Times字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和Gandhari Unicode字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雪域數碼圖書館推薦Times Ext Roman字體,和到其他一些可用於巴利語的Unicode字體的鏈接。還有一名英國佛教僧侶Bhikkhu Pesala提供了原為自己設計的一些巴利語Unicode 字體,和用於Windows XP的某些巴利語鍵盤。進一步的,Alanwood的Unicode資源的字體段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鏈接了可用於巴利語錄入的一些通用字體,如果它們覆蓋了上述字符范圍的話。
Velthuis方案最初由Frans Velthuis在1991年為他給TEX排字系統設計的“devnag”天城體字體開發的。表示巴利語變音符號的這種系統已經用於某些web站點和討論列表。
下表比較各種常用表示:
字符 | ASCII表示 | 字符名 | Unicode編碼 | HTML代碼 |
---|---|---|---|---|
ā | aa | a macron | U+0101 | ā |
ī | ii | i macron | U+012B | ī |
ū | uu | u macron | U+016B | ū |
ṛ | .r | r dot-under | U+1E5B | ṛ |
ḷ | .l | l dot-under | U+1E37 | ḷ |
ṃ | .m | m dot-under | U+1E43 | ṃ |
ḥ | .h | h dot-under | U+1E25 | ḥ |
ṅ | "n | n dot-over | U+1E45 | ṅ |
ñ | ~n | n tilde | U+00F1 | ñ |
ṇ | .n | n dot-under | U+1E47 | ṇ |
ṭ | .t | t dot-under | U+1E6D | ṭ |
ḍ | .d | d dot-under | U+1E0D | ḍ |
ś | "s | s acute | U+015B | ś |
ṣ | .s | s dot-under | U+1E63 | ṣ |
儘管巴利語不能被認為是古典梵語或更早的吠陀梵語的直接後代,這些語言明顯有非常密切關聯,并且巴利語和梵語的共同特征總是很容易被熟悉二者的印度人識別出來。實際上,大部分的巴利語和梵語的詞幹都是在形式上同一的,只在詞尾變化的細節上有所區別。
這種聯繫是如此充分的眾所周知,以至於來自梵語的技術術語可以通過一組常規的音韻變換輕易的轉換成巴利語。這種變換模擬出了曾在原巴利語中發生的音韻發展的子集。由於這些變換的流行,不總能得知給定的巴利詞是古俗語詞匯的一部分,還是從梵語借來的變換後的詞。梵語詞有規律的對應於巴利詞的存在性不總是巴利詞源的可靠證據,因為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反向構詞可以從俗語詞創造出假造的梵語詞。
下列音位學處理不意圖作為對從古印度祖先語言產生巴利語的歷史變化的詳盡描述,而是在梵語和巴利語之間最常見的音韻等式的總結,并且不聲稱其完備性。
整體同化就是一個音素變為同一於臨近音素,它有兩種類型:隨後同化是被同化的音素同一於隨后的音素;而跟前同化是被同化的音素同一於前面的音素。
有時在特定輔音序列中插入插音元音。如對ṛ,可以插入a, i或u,依賴於鄰接輔音或在隨后音節中元音的影響。i經常出現在i, y或硬腭音附近;u經常出現在u, v或唇音附近。
有對上述規則的一些顯著的例外;其中很多是常用的俗語詞而不是從梵語中借用來的。
巴利語與梵語的闗係密切是眾所就知,因兩種語言有大量的研究。但巴利語與梵語都受到古印度的其他俗語如愛盧語(Eḷu)、甚或更早的源頭語如亞蘭語及希伯來語所影响,跨地域的語言研究仍在期待中。愛盧語亦是中期雅利安語的其中一種,公元三世紀前已在用。愛盧語是辛哈拉(Sinhalese)語的源頭語。愛盧語的詞干在形式上大量與巴利語相同,通過語音轉換,愛盧語即能轉為巴利語與梵語,與梵語轉巴利語的技朮相同。
愛盧語 | 巴利語 | 中文 |
---|---|---|
äsa | akkhi | 眼 |
aga | agga | 最高, 頂端 |
ahasa | ākāsa | 天空 |
akosa | akkosa | 侮辱, 責備 |
akmana | akkamana | 攻擊 |
akura | akkhara | 字母 |
anada | ānanda | 幸福,阿難 |
aruta | attha | 意思, 利益, 財富, 事件 |
asuna | āsana | 座位 |
ata | hatta | 手 |
atuna | anta | 腸 |
bambu | brahma | 梵天 |
basa | bhāsā | 語言 |
bima | bhūmi | 地 |
boduna | bhojana | 食物 |
bodu | buddha | 佛陀 |
bōsat | bōdhisatta | 菩薩 |
dahama, dam | dhamma | 法 |
data | danta | 牙 |
däla | jāla | 網 |
devola | devālaya | 神廟 |
diga, digu | dīgha | 長 |
diva | jivhā | 舌頭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