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李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櫻花(学名:Cerasus campanulata),又名钟花樱桃、山樱花、緋寒櫻、绯樱、臺灣山櫻、福建山樱花,为蔷薇科樱属的植物。是為新北市[3]的市樹、台中市的市花[4]。
钟花樱花![]()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蔷薇目 Rosales |
科: | 蔷薇科 Rosaceae |
属: | 李属 Prunus |
亚属: | 樱亚属 P. subg. Cerasus |
种: | 钟花樱花 C. campanulata
|
二名法 | |
Cerasus campanulata | |
異名 | |
|
Prunus campanulata Maxim. 山櫻花
在全台灣廣範用作觀賞樹木栽培。
典型的特徵為花色深桃紅色,吊鐘狀綻放;但本種存在多樣的個體差異,存在花色較淺色個體、花瓣較開展個體、重瓣個體、白花個體;花期也因個體差異及環境差異,最早從從12月下旬開花的個體,晚至3月開花的個體均有記錄[8]。
本種因原生亞熱帶地區,為櫻亞屬中少數的低需冷物種,因而成為低需冷櫻花或櫻桃育種的親本[8];美國佛羅里達與澳洲西雪梨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在甜櫻桃育種計劃中均有將本種成功與甜櫻桃雜交[9][10]
雪梨皇家植物園栽培有一種名為「Yvonne Matthies」的櫻花,為澳洲西雪梨大學育成的台灣山櫻與甜櫻桃的雜交種[11][12]
白花個體首次於八通關採集[8],於2008年發表為山櫻的變型(英語:form, 拉丁語:forma, 縮寫為f.)[13]
曾有媒體報導白花山櫻與日本的綠萼櫻為同一品種[14],並稱日本的綠萼櫻為候鳥攜帶攜帶種子發芽。但這實屬誤認。
日本的綠萼櫻為牧野富太郎所發表的豆櫻(Prunus incisa)變種[15][16],與普通豆櫻相比,特徵為新葉、花萼全綠、花全白。依花朵特徵;白花山櫻除花色純白、花萼及成熟果實爲黃色。特徵與典型山櫻相似[13]典型的山櫻,萼筒鐘狀,萼片較不貼浮花瓣;綠萼櫻則是萼筒如典型的富士櫻,形狀偏管狀,較山櫻細長,且花萼貼伏花瓣;且白花山櫻萼片顏色較黃白,綠萼櫻較偏綠。
若以植物分類角度,台灣的白花山櫻屬於山櫻(Prunus campanulata);日本的綠萼櫻則是豆櫻(Prunus incisa),兩者分屬不同「物種」,所屬物種就不同,就更不可能屬於同一「品種」。
而山櫻(Prunus campanulata)與豆櫻(Prunus incisa)葉形差異巨大,豆櫻葉子明顯較山櫻小且豆櫻葉緣鋸齒缺刻明顯較山櫻深[17]。若能以加入葉子特徵分辨,能更容易區分白花山櫻與綠萼櫻。
而白花山櫻的白花性狀已經確定為單基因、隱性遺傳,擁有一對隱性性狀的個體會完全失去花青素,因沒有花青素,花色純白、果實黃色、新梢全綠[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