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粵曲源自粵劇清唱的表演方式[1],經過了清朝時期,結合了嶺南一帶的大調、小調、粵謳、龍舟歌、木魚歌、南音,以音樂伴奏,唱說戲文的表演藝術。[2]清道光年間,大八音班在嶺南一帶把粵劇以唱說方式表演。同治年間,粵曲由被稱為「瞽目師娘」或者「瞽姬」的失明女藝人所主導。现代粤曲始于民國初期,「女伶」開始出現,采用广州方言,改假嗓为真嗓,并划分为大喉、平喉、子喉三种唱腔[3]。及後诞生了大批名伶,并造就了粤曲的全盛時期。粵曲與粵劇互相借鑑改進,在1930至1940年代非常流行。[4]
大八音班在清中葉開始流行於嶺南地區。[5]他們所演唱及彈奏的廣府戲班唱本被稱為「班本」。由於戲班供不應求或者表演場地所限,大八音班便應邀唱戲。八音班,當初被稱為「西秦班」,唱腔以皮黄系為主,以8位樂師組成,每位負責一種樂器,有鈸、磬、笛、塤、敔、笙、鼓、琴,而大八音班則有24名成員。八音班擅長鑼鼓吹打,專為婚嫁迎娶、傳統節日提供禮儀性的音樂。[6]八音班外,有藝人一邊演奏一邊演唱整齣粵劇,被稱為「唱八音」(順德人稱唱八音為「唱西秦」),這種表演方式導致了師娘的出現。
師瞽,指失明女藝人,也稱瞽姬。早期瞽姬以唱木魚歌,南音,粵謳為多,到晚清時以唱粵曲為主,廣州人稱為“師娘”。師娘有三種類型:一類是色藝較差的,每天傍晚攜帶一件樂器走街過巷,沿途賣唱;一類是色藝中等的,到茶樓酒館,賭館,鴉片煙館賣唱;一類是唱功更好的,應邀到大戶人家或行會演唱,時稱“燈籠局”。[7]
清朝末年,各地的瞽目師娘相繼出現。她們1人分演多個角色。有時候她們自彈自唱,有時候沿街賣唱,甚至應邀登門演唱。當年著名的師娘有月英、漢英、翠燕、馥蘭、群芳、二妹等等。[2]當時廣州有實力,經濟實力更好的年老師娘成立收養、培訓失明姑娘的堂口,教她們樂器及唱曲,邊彈邊唱熟練後,命她們賣唱賺錢。西關清平路的倚蘭堂最為著名,堂主雪姬經驗豐富,民國初年已經80多歲,仍活躍於曲壇,經她調教並唱紅的師娘有潤嬌、潤桃、瑞意、瑞蓮等10多位。清末民初,一些未成年的妓女(琵琶仔)為了脫離妓院,從師娘學習唱曲來謀生。她們慢慢成了粵曲中的女伶。[8]
民國初期粵劇開始改革,粵曲也緊隨其後。同時期唱片業的崛起促使聽眾對新腔口與新曲的需求,粵曲也從個人表演變成組合表演。這個時期著名的唱家有熊飛影、小明星、張月兒、徐柳仙、張瓊仙等等。[9][10]同時期,來自江門的男藝人如鄺新華、丘鶴儔、蛇仔利、陳非儂仍然很受歡迎。1920年代,廣州、佛山、新會、香港等地湧現很多茶樓、茶館、茶室、涼茶店,譬如佛山的芳園茶室、富如樓。這些地方成了她們的表演場地。
1930至1940年代,香港的茶樓競爭激烈,為吸引茶客,茶樓開始在晚上開設歌壇,長期邀請伶人演唱粵曲。後來附設歌壇的茶樓多達30幾家,譬如如意、富隆、平春、添男、大觀、蓮香樓、高陞等等。[11]當年高陞大茶樓曾聘請女伶梁瑛演唱粵曲,並且另聘樂師伴奏。
喉(近代粤曲的唱法)[12]
李忠順; 張文珊; 羅愛湄編. 《嶺南八大曲初探: 歷史與文獻典藏》.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研究中心. December 2015. ISBN 978988149250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