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硫酸亞鐵(英語:iron(II) sulfate)或稱亞鐵硫酸鹽(英語:ferrous sulfate),指的是一系列化學式為 FeSO4·xH2O的鹽類。這些化合物最常見的是七水合物(x = 7),但也存在其他水合程度的變體。水合物形式在醫學上用於治療或預防缺鐵,並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1月19日) |
硫酸亚铁 | |
---|---|
![]() | |
IUPAC名 Iron(II) sulfate 硫酸铁(II) | |
别名 | 绿矾 |
识别 | |
CAS号 | 7720-78-7 ![]() 17375-41-6 ![]() 7782-63-0 ![]() |
PubChem | 24393 62712 62662 |
ChemSpider | 22804, 56459, 22804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BAUYGSIQEAFULO-NUQVWONBAS |
UN编号 | 3077 |
ChEBI | 75832 |
RTECS | NO8500000(无水合物) NO8510000(七水合物) |
性质 | |
化学式 | FeSO4·H2O; FeSO4·4H2O; FeSO4·5H2O; FeSO4·7H2O |
摩尔质量 | (无水物)151.908 g/mol (一水合物)169.923 g/mol (四水合物)224.120 g/mol (五水合物)242.135 g/mol (七水合物)278.05 g·mol⁻¹ |
外观 | 蓝绿色或白色晶体 |
密度 | 1.898 克/立方公分 |
熔点 | 64°C |
沸点 | 90°C 生成FeSO4·H2O |
溶解性(其他溶剂) | 可溶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自古以來,它就被稱為"綠礬"(copperas或green vitriol,礬(Vitriol)是涵蓋一類金屬硫酸鹽化合物的通用化學名稱,最初指的是鐵或銅的硫酸鹽)。藍綠色的七水合物(含有7個水分子)是這種物質最常見的形式。所有硫酸亞鐵都能溶於水,形成相同的六水合亞鐵離子(水錯合物) [Fe(H2O)6]2+,其具有八面體形分子構型並呈順磁性。
"綠礬"這個名稱源於過去硫酸銅被稱為"藍綠礬"(blue copperas),或許是類比於此,硫酸亞鐵和硫酸鋅分別被稱為"綠綠礬"和"白綠礬"。[1]
硫酸亞鐵已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之中。[2]於2022年,它在美國最常使用處方藥中排名第107位,開立的處方箋數量超過600萬份。[3][4]
用途
硫酸亞鐵在工業上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其他鐵化合物的前驅物。它是一種還原劑,可將水泥中的鉻酸鹽還原為毒性較低的三價鉻化合物。在過往數百年,硫酸亞鐵在紡織工業中被用作媒染劑(主要用途是將染料固定在纖維或組織上)。它在史上也被用於鞣黑皮革,並作為鐵膽墨水的成分。[5]透過蒸餾綠礬(硫酸亞鐵)製備硫酸("礬油")的技術,至少已有700年的歷史。
硫酸亞鐵是一種土壤改良劑,[6]用於降低高鹼性土壤的pH值,讓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養分。[7]
它在園藝的用途為治療缺綠病。[8]雖然硫酸亞鐵的作用不如乙二胺四乙酸鐵快速,但效果更持久。它可與堆肥混合後埋入土壤中,形成一個能維持多年的鐵質儲存。[9]硫酸亞鐵可用作草坪調理劑。[9]它還可用於消除高爾夫球場果嶺上的真蘚。[10]
硫酸亞鐵可用於將混凝土和一些石灰石及砂岩染成黃鏽色。[11]
木工使用硫酸亞鐵溶液將楓木染成銀色色調。
硫酸亞鐵曾被用於製造墨水,其中最著名的是鐵膽墨水,這種墨水從中世紀一直使用到18世紀末。對拉吉書信(約公元前588-586年)進行的化學測試,顯示其中可能含有鐵。[13]推測可能是橡樹癭和綠礬被用於製作這些信件所用的墨水。[14]它還被用作羊毛染色的媒染劑。自17世紀以來,鑲嵌工藝及拼花地板中使用的材料花心木)也用到硫酸亞鐵。
英國於18世紀時開發兩種直接應用靛藍染料的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紀。其中一種稱為"中國藍"(china blue),用到硫酸亞鐵。在將不溶性形式的靛藍印在織物上後,靛藍在硫酸亞鐵的一系列浸泡中被還原為還原靛藍(在浸泡之間,於空氣中重新氧化為靛藍)。中國藍工藝可製出清晰的圖案,但無法產生其他靛藍染色法那樣的深色調。
硫酸亞鐵於1850年代後半葉被用作火棉膠工藝影像的攝影顯影劑。[15]
水合物
硫酸亞鐵有多種水合形式,這些形式有些在自然界中存在,有些則是人工合成。
- FeSO4·H2O (礦物: 水硫酸亞鐵礦,[16]相對稀有, 單斜晶系[17])
- FeSO4·H2O (一種在壓力超過6.2 吉帕時仍能保持穩定的合成化合物。 三斜晶系[17])
- FeSO4·4H2O (礦物: 水硫酸亞鐵礦,[18][19]呈白色,相對常見,可能是水綠礬(melanterite)的脫水產物,屬於單斜晶系。[20])
- FeSO4·5H2O (礦物: 鐵礬,[21][22]相對稀有, 三斜晶系[23])
- FeSO4·6H2O (礦物: 水綠礬,[24][25]很稀有,單斜晶系[23])
- FeSO4·7H2O (礦物: 水綠礬,[26][27]藍綠色,相對常見,單斜晶系[28])
當水溶液溫度達到56.6°C(133.9°F)時,四水合物會趨於穩定。當溫度達到64.8°C(148.6°F)時,這些溶液會同時產生四水合物和一水合物。[29]
這些礦物形態常見於含鐵礦床的氧化帶,例如黃鐵礦、白鐵礦、黃銅礦等。它們也存在於相關環境,像是煤炭燃燒地點。許多礦物會快速脫水,有時也會氧化。在這些環境中,還存在許多其他更複雜的含鐵(II)硫酸鹽(可能是鹼性、水合,或含有額外的陽離子),複水鐵礬就是一個常見例子。[30]
生產與反應
在鋼材鍍層或塗層前的精整過程中,鋼板或鋼棒會通過硫酸的酸洗槽。這種處理會產生大量的副產品 - 硫酸亞鐵。[31]
- 2 FeS
2 + 7 O
2 + 2 H
2O → 2 FeSO
4 + 2 H
2SO
4
- 2 FeS
2 + 7 O
2 + 2 H
2O → 2 FeSO
4 + 2 H
2SO
4
它也可透過從其硫酸鹽溶液中置換活性低於鐵的金屬來生產:
- CuSO
4 + Fe → FeSO
4 + Cu

硫酸亞鐵溶於水後,會形成水錯合物[Fe(H2O)6]2+</sup,此離子近乎無色且具順磁性。
當硫酸亞鐵受熱時,會先失去結晶水,原本的綠色晶體會轉變為白色的固體無水物。繼續加熱,此無水物質會分解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並留下紅棕色的氧化鐵(III)。硫酸亞鐵的熱分解約在680°C(1,256°F)時開始。
- 2 FeSO
4 Fe
2O
3 + SO
2 + SO
3
硫酸亞鐵與其他亞鐵鹽相同,具有還原性。舉例來說,它可將硝酸還原成一氧化氮,並將氯還原成氯離子:
- 6 FeSO
4 + 3 H
2SO
4 + 2 HNO
3 → 3 Fe
2(SO
4)
3 + 4 H
2O + 2 NO - 6 FeSO
4 + 3 Cl
2 → 2 Fe
2(SO
4)
3 + 2 FeCl
3
硫酸亞鐵的溫和還原性在有機合成中相當有用。[33]它也是芬頓試劑中鐵催化劑的成分。
硫酸亞鐵可利用鈰量滴定法進行檢測,此為印度藥典局的官方用法。此方法使用試亞鐵靈溶液,在滴定過程中,顏色會呈現由紅轉淺綠的變化。[34]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