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细胞介素2 (英語:Interleukin 2,IL-2)是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的一种,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蛋白质,负责调节白血球(白细胞,通常是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 IL-2的生成是机体受微生物感染时免疫应答的一部分,以区别“自己”与“非己”。IL-2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的IL-2 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IL-2是拥有四个α螺旋束的细胞因子家族的一员,这一家族包括IL-4、IL-7、IL-9、IL-15和IL-21。IL-2的信号通过与之结合的IL-2受体传导到胞内,IL-2受体是由α、β、γ三条链组成的异聚体,其中γ链为本家族所有IL的受体共有[6]。
当IL-2受体α亚基(IL-2RA)单独存在时, 其与配体的亲和力只有完整的IL-2受体(包含了β、γ亚基)的百分之一,β和γ亚基的参与对IL-2R参与T细胞的信号转导是必要的[7]。
作为免疫系统的一种水溶性分子,白细胞介素2是第一种被发现并被克隆的白细胞介素,其对应受体也是第一个被克隆并被解析结构的I型细胞因子受体。[8]:712
在1960年代中期,有研究报道了白细胞条件培养基中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因子”[9]:16。在1970年代中期,又发现了正常的人骨髓细胞可在某种条件性培养基中选择性的使T细胞扩增,此条件性培养基用由植物血凝素刺激人正常淋巴细胞而来[8]:712。这其中的关键因子被称为白细胞介素2,源自鼠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于1979年分离纯化,人细胞源的分离纯化于1980年[10]。在多个实验室的激烈竞争中,人IL-2基因最终在1982年被克隆[11]:76。
IL-2的促免疫活性使得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一种有希望进入医药市场的免疫增强药物。在1983年,Cetus公司制得了修饰重组的人IL-2蛋白(去掉了氨基端的丙氨酸,125号位的丝氨酸换为半胱氨酸)并冠以商品名Aldesleukin(后期改为Proleukin)[11]:76–77[12]:201[13]。此后,安进公司也进入了这一领域,制得了自己的重组/突变蛋白,很快两家公司就对簿公堂,Cetus最终赢得了专利诉讼将安进逐出了此领域[11]:151。在1990年,Cetus的aldesleukin获得了九个欧洲国家的批准,但是在同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拒绝了Cetus的aldesleukin上市申请[14]。这一失利导致了Cetus公司的破产,并于1991年被Chiron公司收购[15][16]。此后,Chiron公司继续开发IL-2,并在1992年以Proleukin为商品名获得了FDA的批准,用以治疗转移性的肾细胞癌[17]。
截止1993年,Proleukin仍是唯一获得批准的IL-2药物,但此时罗氏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修饰的IL-2(在氨基端增加了甲硫氨酸)商品名为teceleukin,Glaxo公司也发展的新药bioleukin,在氨基端增加了甲硫氨酸,125号残基替换为丙氨酸。此后,又有数十种基于IL-2及联合其它免疫因子的病人血细胞刺激回输方法被开发出来[13][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