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夜間巴士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門夜間巴士路線,是以N開頭的巴士路線。目前一共有6條夜間巴士路線,全數只於00:00-06:00期間行駛,並由澳巴營運。
註:此頁面只紀錄澳門夜間巴士路線,並不包含在夜間時段服務的其他路線(如101X、701X路線)
歷史
- 2006年年底,土地工務運輸局委託澳門理工學院,就澳門夜間巴士服務需求進行調查工作,該調查命名為《本澳夜間巴士服務需求調查》,研究對象主要是深夜或通宵輪班而需要以交通工具代步的人士。2007年2月16日,土地工務運輸局公佈調查結果,顯示出75%受訪者期望設立夜間巴士服務,當中,近80%從事夜班通宵工作的人士更對夜間巴士服務有較殷切的需求。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如果能設立夜間巴士服務,約半數受訪者認為夜間巴士路線應建立在現行路線上,即延長部份巴士的服務時間,而約三成受訪者贊成夜間巴士只行走主幹馬路,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服務時間最少延長到04:00-06:00。調查報告建議,夜間巴士路線起點可考慮設在關閘馬路、祐漢街市或筷子基。如途徑北區及提督馬路近紅街市等小區可以每站上落客,但當途徑其他小區至娛樂場集中區則沒有需要站站停,站距可較大[1]。
- 2007年9月12日,土地工務運輸局宣佈於同年10月正式推出夜間巴士服務試驗計劃,以補充澳門對凌晨之後的夜間巴士服務需求,首條路線主要來往北區和中區,而試驗期為三個月。主要行經北區至中區,途經19個站點,服務時間為00:00-04:00,每隔18分鐘一班,由兩間巴士公司輪流開出,收費為2.5元,全程11.5公里。走線如下:
- 2007年9月17日,土地工務運輸局對有關夜間巴士服務的進展時作出表示,指由於巴士公司需要配備一定的後勤人員,待相關的準備工作就緒後,才可確定開辦的具體時間,預計於10月份內可推出;同時展開下一階段其他夜間巴士路線的研究工作[3]。
- 2008年4月1日,土地工務運輸局將N1路線延續三個月,並與兩巴探討將夜間巴士服務進一步延伸至氹仔的可行性。自N1路線推出後,由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期間,總載客量約有51,800人次,平均月載客量約為10,360人次,而平均每天載客量為340人次。[5]
- 2014年10月4日,因應跨境工業區邊檢大樓計劃於每天00:00至07:00開放予中國大陸在澳門工作的勞務人員通關,交通事務局計劃增設“跨工區至筷子基北灣”夜間巴士路線(即現時的N4路線),讓乘客可乘車至筷子基北灣,再轉乘其他夜間巴士往返澳門各區。當時計劃該夜間巴士路線在清晨期間行經關閘總站,方便乘客可在關閘總站轉乘其他巴士路線前往澳門各區[22]。
- 2016年3月29日,在交通咨詢委員會其中兩個專責小組之會議上,小組召集人引述交通事務局代表表示計劃調整N5路線行程駛入氹仔市區;同時計劃新增N6路線往返澳門大學新校區,方便澳大師生到氹仔就診或前往氹仔市區。[38]
- 2023年9月27日,配合橫琴口岸二期新客貨車通道及澳門大學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開放啟用,口岸二期交通平台亦同步投入運作,N6路線改為取道該通道橋出入澳大校區,並延伸服務至橫琴澳方口岸、路氹連貫公路及路氹城大馬路,象徵着夜間巴士服務正式覆蓋至兩個24小時開放的珠澳出入境口岸。[註 1][51]
- 2023年12月2日起,為配合輕軌媽閣站即將開通,N3路線新增停靠「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交通樞紐」站。[52]
路線列表
收費
- 澳門夜間巴士的收費與日間巴士相同。由於所有夜間巴士路線均不是快線,因此收費按照一般路線收費。
班次及路線臨時調整
- 在每年澳氹兩地舉行除夕倒數活動結束後,因應大量人流使用巴士服務,除延長部分日間巴士路線尾班車時間外,亦增加相應的夜間巴士路線班次。
- 2022年12月22日至27日,澳門COVID-19疫情感染人數上升,加上非該疾病引起的發熱及呼吸道症狀就診者逐漸增多,衛生局於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C館增設夜間發熱門診。為方便有關人士就診,N5路線獲批准臨時提早至22:00開出。2022年12月28日,衛生局取消位於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C館內的夜間發熱門診服務,N5路線恢復原來服務時間。[77][78][79][80]
- 2020年初及2022年6月至7月,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或大規模疫情爆發期間,夜間路線班次減少。
- 2020年8月1日,所有夜間巴士路線減少班次至30或60分鐘一班。其後於9月1日起逐步恢復夜間路線班次。[81]
- 而2022年6月至7月期間,6‧18大規模COVID-19疫情爆發,而在該年7月11日至22日期間一度實施「相對靜止管理」措施,所有夜間路線雖正常服務,但改以“特別巴士專線”方式運作,乘客需出示「特許工作證」及澳門健康碼綠碼方能上車。[82][83]
備註
參考資料
參見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