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伪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桓檀古記》是於1979年出版的一本書,內容以天神帝释桓因於天界建立「桓國」為起,至北扶餘人所建的渤海國滅亡為止,時間跨度達7萬餘年之久。
據此书發佈者李裕岦稱,《桓檀古記》是其老師桂延壽參考舊籍編成,並由李沂校閲,大概寫於20世紀初,在日韓合併之後(1910年)。當時桂延壽沒有立即出版,而是在臨終前將成稿交給了李裕岦,囑咐他要在1980年把書公諸於世。有觀點認爲,該書受到申采浩史學救國思想影響,內容亦有依照20世紀40年代末出現的僞書《檀箕古史》,應晚於1949年成書。[1]畢業於韓國西江大學歷史系的學者李文英也認爲,李裕岦説辭不可信,桂延壽實無其人,此書乃李裕岦發揮自己充分的想象力而寫的一本小說[2]韓國史學界已將《桓檀古記》視為僞書,自該書面世以來,陸續有韓國學者撰文批判其真實性。[3]
三聖是传说中的天帝桓因(即佛教中的帝释,帝释天,别名释提桓因)、降临到太伯山(妙香山)的桓因之子桓雄、桓雄和熊女的儿子檀君王儉。大体为神话传说,分为上下两篇。重点讲述了神市倍达国的建立,桓雄教化熊女的故事,以及檀君的发迹。
天帝桓因的庶子桓雄奉詔下凡於太白山,建立倍達國,都神市,傳18世,享國一千五百六十五年。
其中檀君不單是一個人,而是先後列出了四十七代「檀君」,每代附以簡單事跡,名字為捏造。
《桓檀古记》认为,前238年,檀君朝鲜君主古列加棄位入山,修道登仙。宗室大解慕漱據故都白岳山,稱爲天王郞,建立北扶余。封須臾侯箕否(哀王準之父)爲番朝鮮王。
斜体为史料中有的信息,其他如庙号、皇帝尊号等为《太白逸史》杜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