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亞叉牙七鳃鳗(學名:Lethenteron camtschaticum),又名七鳃鳗、日本七鰓鰻、北极七鳃鳗、八目鳗、七星子,是圓口綱七鳃鳗目的一種古老鱼类。[3][4][2]
東亞叉牙七鰓鰻 | |
---|---|
(上圖)附著其他魚身吸血的八目鰻;(下圖)八目鰻各部位構造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圆口纲 Cyclostomata |
目: | 七鰓鰻目 Petromyzontiformes |
科: | 七鰓鰻科 Petromyzontidae |
属: | 叉牙七鳃鳗属 Lethenteron |
种: | 東亞叉牙七鰓鰻 L. camtschaticum
|
二名法 | |
Lethenteron camtschaticum Tilesius, 1811
| |
異名 | |
|
東亞叉牙七鳃鳗的生長,可分幼體期、變態期、成體期三階段。從出土化石發現,其發育階段在數億年間未曾變化。
牠的特点是嘴呈圆筒形,没有上下腭,漏斗状的口内有一圈一圈的锋利牙齿,为圆形的吸盘,能吸住大鱼。头前腹面也有呈漏斗状吸盘。口上條紋上有2顆大牙齒,中央一對側齒板上僅有2個點,並且有一排後齒。背鰭位於身體後部,背鰭前部低於後部,雄魚背鰭較高;尾鰭下葉稍大,尾鰭與背鰭、臀鰭相連;臀鰭小,上部褐色到橄欖色到灰色,下方則顏色較淺
東亞叉牙七鳃鳗是一種極地物種,範圍從芬蘭拉普蘭區向東延伸至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向南延伸至日本沿海與韓國沿海的北太平洋。牠還棲息於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北冰洋和太平洋流域,以及蒙古、中国东北淡水水域。
一种原来生活在海洋裡[5]的東亞叉牙七鳃鳗被不小心带入北美洲的五大湖之後,成了入侵物种。由于成年東亞叉牙七鳃鳗靠吸食其它鱼类的[6][7]血而存活,他们的入侵对五大湖的渔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受害尤重的是湖红点鲑(Salvelinus namaycush)、貝加爾白鮭(Coregonus migratorius)。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