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總司令部(德語:Oberkommando des Heeres,通稱「OKH」)是1936年至1945年德意志國防軍陸軍部隊的最高指揮機構,在理論上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指揮。但實際上在1941年後,「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直接指揮歐洲西線作戰,「陸軍總司令部」則指揮東線作戰。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7月6日) |
「陸軍總司令部」與「海軍總司令部」、「空軍總司令部」鼎足而立分別指揮陸、海、空三軍,理論上三者皆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指揮管轄,不過因為海、空軍為技術專業軍種,希特勒在事務上難以置喙,故享有較大指揮自主權。
「陸軍總司令部」在1939年遷移至柏林南方佐森地區的地下化建築司令部,為了保密以「梅巴赫一號」(Maybach I)作為稱呼代號,另有「梅巴赫二號」(Maybach II)則是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在陸軍傳統上,總司令部不負責作戰計畫,這個任務由總參謀部進行,因此陸軍總參謀長才是全陸軍中地位最重要的人物。
組織架構(1939)
- 陸軍總司令
- 人事局
- 陸軍軍備局
- 兵役局
- 管理局
- 裝甲兵總監(Inspekteur der Schnelltruppen)
- 總參謀部(Generalstab des Heeres)
- 第一處(Oberquartiermeister I)
- 第一課(作戰)
- 第五課(運輸)
- 第六課(後勤)
- 第九課(測量製圖)
- 第十課(要塞工事)
- 第二處(Oberquartiermeister II)
- 第四課(教育訓練)
- 第十一課(軍官教育)
- 第三處(Oberquartiermeister III)
- 第二課(編制)
- 第八課(技術)
- 第四處(Oberquartiermeister IV)
- 第三課(西方國家軍事)
- 第十二課(東方國家軍事)
- 第五處(Oberquartiermeister V)
- 第七課(文史記錄)
- 陸軍大學(Kriegsakademie)
- 第一處(Oberquartiermeister I)
歷任长官
- 路德维希·贝克砲兵上将,1933年10月1日至1938年10月31日[1]
- 弗朗茨·哈尔德大将,1938年10月31日至1942年9月24日[2][3]
- 库尔特·蔡茨勒大将,1942年9月24日至1944年6月10日
- 阿道夫·豪辛格步兵上将,1944年6月10日至1944年7月21日(代理)
- 海因茲·古德林大将,1944年7月21日至1945年3月28日(代理)
- 漢斯·克雷布斯步兵上将,1945年3月29日至1945年4月30日(代理)
- 威廉·凱特爾元帥,1945年5月1日至1945年5月13日(代理)
-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大将,1945年5月13日至1945年5月23日(代理)
-
陸軍總司令旗
(1936年4月至1938年2月) -
陸軍總司令旗
(1938年2月至1938年12年12日) -
陸軍總參謀長旗
(1944年7月21月至1945年3月28日)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