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治(1488年—1550年),字子邦,號龍湖,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正德末進士。嘉靖年間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與彭維新、李東陽、劉三吾并稱“茶陵四大學士”。
張治 | |
---|---|
大明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 |
籍貫 | 湖廣長沙府茶陵州 |
字號 | 字子邦,號龍湖 |
諡號 | 文隐,改文毅,万历初复改文肃 |
出生 | 弘治元年(1488年)八月十六日 |
逝世 |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
配偶 | 娶劉氏 |
出身 | |
|
生平
張治七歲能寫大字,家貧好學,讀書於茶陵旌忠庵,於諸史百家,無不綜貫,尤工於書法。正德十一年(1516年)湖廣鄉試第十二名。正德十五年(1520年)會試第一,次年補行殿試,登辛巳科第二甲第五十六名進士[1][2][3]。選翰林院庶吉士,养病。嘉靖五年(1526年)六月病愈,授編修,六年正月充《大禮全書》纂修官。七年九月升左春坊左赞善,丁憂歸。服闋,十三年六月復除原职,十五年九月升左谕德,十七年四月清理軍职贴黄,十八年正月升兼翰林院学士,充副使,出使安南,十九年七月与龔用卿主考應天府鄉試,二十年八月歷官南京吏部右侍郎,二十一年二月改北吏部右侍郎,二十四年闰正月升本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翰林院事,充《大明會典》副总裁官,二十六年二月与禮部左侍郎孫承恩主考禮部會試,二十七年二月升南京吏部尚書,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二月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抱病視事。加太子太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月卒,賜祭葬[4]。贈少保,諡文隱,後改諡文毅,萬曆初年改諡文肅。
著作
有《張龍湖先生文集》十五卷。
家族
曾祖張宗迪;祖父張顒暹;父張伯誠。母譚氏。慈侍下。兄張德正、張德明[5]。
参考文献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