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勝(1480年—1538年),字于中,號東洲,江西建昌府南城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寺少卿。
生平
夏良勝年少即得督學副使蔡清賞識,稱“子異日必為良臣,當無有勝子者”。正德二年(1507年)舉江西鄉試第一名。正德三年(1508年)聯捷戊辰科会试六十一名,三甲四十四名進士,授刑部主事,再調吏部,進考功員外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明武宗南巡之爭中,夏良勝與禮部主事萬潮、太常寺博士陳九川等聯名上疏:
“ |
方今東南之禍,不獨江、淮;西北之憂,近在輦轂。廟祀之鬯位,不可以久虛;聖母之孝養,不可以恒曠。宮壺之孕祥,尚可以早圖;機務之繁重,未可以盡委。『鎮國』之號,傳聞海內,恐生覬覦之階;邊將之屬,納於禁近,詎忘肘腋之患。巡遊不已,臣等將不知死所矣。[1] |
” |
武宗读毕大怒,夏良勝被罰跪于宮門五日,施杖五十,被除名[2]。
夏良勝家鄉後,以教書為業。明世宗即位后,恢復官職。尚書喬宇認為其有賢才,奏請其為文選郎中,公正廉潔的官員均多所提拔。大禮議中,屢次偕同眾官極力抗爭。席書、張璁、桂萼、方獻夫等人因皇帝直接下旨越級晋升,其又堅持不許可。隨後被轉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沒有赴任。隨後給事中陳洸上疏,附和張璁議論,斥責夏良勝與尚書喬宇結尾朋黨,任意排擠他人,被貶為茶陵州知州。《明倫大典》編成后,被黜為民。后因誣陷再次入獄,判杖刑,戍邊遼東三萬衛。五年后死於衛所。明穆宗即位后,追贈太常寺卿[3]。
著作
有《中庸衍義》17卷,《東戍錄》1卷,《東洲稿》12卷,《東洲初稿》14卷,《東洲詩》8卷。
家族
曾祖夏立诚。祖父夏用理。父夏泉,府通判進階奉訓大夫。母王氏;继母王氏。具庆下,兄勝才、弟勝俊、勝偉[4]。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