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幾春別站(日语:幾春別駅/いくしゅんべつえき Ikushumbetsu eki */?)是位於北海道三笠市幾春別町1丁目,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幌內線車站(廢站)。隨著幌內線全線廢線,車站在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廢除。
官營幌內鐵道幾春別支線,在幌內太站(後來名為三笠站)延伸1英里後中止建設,但是由於建設鐵路目的是運送來自幾春別的煤炭,因此委托了北有社繼續完成任務。當初空知集治監的囚犯負責開採煤礦,因此一般人較少使用此站與幌內站(運送煤炭的車站),後來隨著廢除集治監,一般人前往煤礦開始增加,加上幾春別煤礦的開採量增加,開發奔別煤礦和周邊人口增加,使車站使用量慢慢增加。特別是在戰後增產體制。使一年總上下車人次於1958年度(昭和33年度)的數字達到746,441人,成為幌內線繼三笠站後最後人使用的車站。另一方面,站內有兩大煤礦運送貨物[4],因此起卸量也是線內最多。在1963年(昭和38年)的發送量達到1,316,213公噸,為幌內站的2倍以上。因此站內需要很多處理貨物的車站人員,特別在戰時有許多女性勞工,當時都是進行辛勞工作。在1942年(昭和17年),站內有70人工作。
車站名稱取自所在地名。名稱源自阿伊努語的「イクスンペッ(ikusun-pet)」,其意思是在另一邊的河流[10]。
地名原自阿伊努人原本居住於對面岸,名為「幌向」(日语:ポロモイ)的地方,因而得名[10]。在1882年(明治15年)前後,幌內村形成後開拓者開始入住,漢字便寫為「郁春別」。在1889年(明治22年)5月28日,幾春別村成立時改名為「幾春別」,車站名稱也同時改變[11]。
截至車站廢除前,此站是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此站是無人車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