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的摩戰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爾的摩戰役是1812年戰爭中一場英軍從陸海兩路入侵美軍駐防的巴爾的摩所發生的戰役。美軍成功在巴爾的摩擊退了英軍來自路海兩路的入侵,並殺死了英軍的指揮官。雙方第一次交手是在北角發生戰鬥[9]。雖然美軍最後撤退了,但該戰成功阻滯英軍推進,使其承受沉重的傷亡,並讓巴爾的摩守軍能準備好防禦工事以待敵軍的進攻。巴爾的摩守軍在英軍砲轟麥克亨利堡時的抵抗精神,激發法蘭西斯·斯科特·基創作「保衛麥克亨利堡」(Defence of Fort McHenry)一詩,該詩後來成為美國國歌「星條旗」歌詞的一部份。
巴爾的摩戰役 | |||||||
---|---|---|---|---|---|---|---|
1812年戰爭的一部分 | |||||||
英軍砲轟麥克亨利堡。 由约翰·鲍尔(John Bower)雕刻繪製 [1] | |||||||
| |||||||
参战方 | |||||||
美國 | 英國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塞缪尔·史密斯 約翰·斯特里克 喬治·阿米斯特德 |
羅伯特·羅斯 † 亚历山大·科克伦 亞瑟·布魯克 | ||||||
兵力 | |||||||
北角 2,000名步兵及民兵 麥克亨利堡 1,000名步兵及民兵 20門加農砲[2] 其餘守軍: 8,000名民兵 150門加農砲 總計: 11,000人 |
陸軍 5,000名步兵 海軍 19艘軍艦[3] | ||||||
伤亡与损失 | |||||||
北角 24人戰死 139人負傷 50人被俘 麥克亨利堡 4人戰死 24人負傷 總計 28人戰死 163人負傷 50人被俘[4] |
北角 42–46人戰死 279–295人負傷[5][6][7] 麥克亨利堡 1人負傷[8] 總計 42–46 人戰死 280–296人負傷 |
1814年4月以前,大英帝國深陷於拿破崙戰爭當中,從而限制了英國對美洲部隊的援助。英軍在那段期間主要採防禦策略,數次擊退美軍試圖入侵上、下加拿大省分的攻勢。然而,美軍在1813年取得了伊利湖的制湖權,並攻佔部分安大略省的西部。 在西南戰場,安德魯·傑克森將軍在1814年的彎馬蹄戰役中,殲滅了慕斯科吉部落的武裝部隊[10][11]。
雖然英國不願轉移正在歐洲與法國交戰的部隊至美洲,但她仍享有在海洋上的制海權。駐紮於百慕達的北美艦隊與西印度艦隊,在整個戰爭期間持續封鎖美國各港口出入大西洋,這大大箝制了美國的經濟貿易[a][12]。 皇家海軍與皇家海軍陸戰隊還佔領了美國沿岸的群島,並在各島上駐紮部隊以供突襲美國海岸線,尤其是在切萨皮克湾附近,英軍甚至鼓勵黑奴叛變效忠英皇室,更招募他們成為殖民地海軍陸戰隊兵團[13][14][15]。
隨著拿破崙在1814年春天的戰敗,英軍決定在美洲採取更積極的戰略,以求擊退美國來達成可回復戰前狀態的和約。數以千計經驗老道的英軍被投入於英屬北美,其中大多加入加拿大的守軍[b]以加強防衛能力[16],但有一旅在羅伯特·羅斯少將的帶領下,7月時和幾艘海軍船艦加入了在百慕達地區作戰的部隊。這些聯合部隊被投入在牽制大西洋沿岸的突襲,以迫使美軍從加拿大撤軍。他們被下令不要進行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同時限縮其目標在海岸線上。
加拿大總督喬治·普雷沃爵士於6月2日時寄出一封信,內含一具野心的突襲計畫。其旨在報復美軍上校約翰·B·坎貝爾於1814年5月間,「針對伊利湖北岸私人財產的惡意破壞」,其中最昭彰的是5月14日至16日的多佛港突襲[17]。 普雷沃斯特爭論到:
...由於美軍可恥的行為,在伊利湖北岸的私人財產遭受了惡意的破壞;為了讓我們能繼續和美軍交戰,可否請您判斷「協助針對敵人的報復行為,以防止敵軍再次偷襲的暴行」是否為明智的決定[18]。
這封信所述的內容,隨後被羅斯及海軍中將亚历山大·科克伦爵士[c]納入他們如何進軍的考量。科克伦的下官,喬治·科伯恩海軍少將自去年起,已在切薩皮克灣指揮艦隊中多艘船艦作戰。6月25日他寫信給科克伦表示防線正在弱化,同時他覺得數個主要的城市非常脆弱、易受攻擊[19]。 於是科克伦建議進攻巴爾的摩、華盛頓和費城。 7月17日科伯恩推薦華盛頓作為目標,因為相較之下這座首都較易進攻,且對戰爭結果具「極大政治影響力」[20]。
7月18日,科克伦向科伯恩下令「阻止敵人重複類似的暴行..」,並特別要求他「盡可能的摧毀和廢棄這些城鎮和地區」[21]。科克伦還指示:「你只能饒過那些非武裝居民的性命」。
8月,百慕達的艦隊從百慕達皇家海軍碼頭及聖喬治斯駛來,加入美國大西洋沿岸的軍事行動。在擊敗美國海軍的炮艦艦隊後,一支由英國陸軍、皇家陸戰隊、皇家海軍岸上分遣隊組成共4,370人的部隊,在羅斯的率領下登陸維吉尼亞。在23日擊敗一支1,200名的美軍後,英軍於隔天24日發起布拉登斯堡戰役,向已經固守的6,400名美軍主力[d]進攻。儘管在人數上有著極大的劣勢[e]且遭受極大的傷亡,英軍仍擊潰了美軍並掃除了進攻美國首都[f]之路的障礙。英軍在當晚回到船上前,還放火燒了華盛頓[22][23]。
英軍還派出另一支艦隊進入波多馬克河切斷華盛頓的水路聯繫,同時威脅著三座繁榮的港口:亞歷山卓、下游的華盛頓及上游的喬治城。而美軍僅僅是看見艦隊的出現,就害怕的從沃伯頓堡逃跑,連一槍都未發就讓亞歷山卓拱手讓給英軍。英軍花了數天從城中商人手裡搶走了數百噸商品,接著將注意力轉向北方的巴爾的摩,他們希望能對該地毫無鬥志的美軍發起強而有力的打擊。巴爾的摩是個繁忙的港口,也被英軍認為是那些襲擊英國船隻的私掠者基地。英軍計畫發起聯合作戰,由羅斯從陸上進攻北角,而海軍中將亚历山大·科克伦爵士則圍攻內港的防禦點:麥克亨利堡。
師 | 旅 | 團及其他單位 |
---|---|---|
第一旅 (駐守哈福郡及塞西爾縣)[g]
|
| |
第三旅 (駐守巴爾的摩)
|
| |
第十一旅 (駐守巴爾的摩郡)[h]
|
| |
第一砲兵團
|
| |
第五騎兵團
|
| |
巴爾的摩港區守軍
|
麥克亨利堡
|
|
卡溫頓堡(Fort Covington) |
| |
巴布科克堡(Fort Babcock) |
| |
望堡(Fort Lookout) |
| |
拉扎雷托砲台(Lazaretto Battery) |
| |
砲駁船(Gun Barges) |
| |
漢普斯特德山丘 | 美國海軍
|
|
維吉尼亞民兵 |
| |
賓夕法尼亞民兵 |
|
海軍 | 砲轟分隊 | 船艦 |
---|---|---|
海軍中將亚历山大·科克伦爵士, RN | 臼砲艦 |
|
火箭飛船 |
| |
巡防艦 |
| |
雙桅縱帆船 |
|
英國陸軍 | 旅 | 團 |
---|---|---|
羅伯特·羅斯少將 (9/12戰死)
|
第一(輕裝)旅
|
|
第二旅
|
| |
第三旅
|
| |
直屬部隊 |
| |
喬治·科伯恩海軍少將 | 海軍旅 |
|
英軍派出5,000人登陸後向巴爾的摩進軍,在該市附近約8公里處遭遇了當地守軍。這些守軍在馬里蘭民兵軍官塞謬爾·史密斯的帶領下進行了猛烈的抵抗。塞謬爾·史密斯派出由一支3,000人的部隊,在約翰·斯特里克將軍指揮下前去和英軍打了場前哨戰。為了能讓史密斯少將完善巴爾的摩的防線,斯特里克將軍試圖阻滯英軍的入侵部隊。登陸的英軍入侵部隊由羅斯指揮,他在美軍防線的第二次轉換中,被一名美軍神射手打死,但該神射手之名已消逝在歷史之中。然而馬里蘭第五民兵團步槍連隊的丹尼爾·威爾斯(Daniel Wells,當年19歲)及亨利·麥考瑪斯(Henry McComas,當年18歲)宣稱他們打死了羅斯在巴爾的摩創下了傳奇。羅斯死後,英軍指揮權改由亞瑟·布魯克接掌。然而,美軍已經開始有組織的後撤,退至巴爾的摩的主要防線,在那裏他們嚴正以待英軍的進攻。
坐落在漢普斯特德山丘[k]的羅傑斯堡壘[l]是一個3英里寬的土方,從坎通的外港碼頭,北至貝萊爾路,美軍在此挖掘巴爾的摩東部防線以抵抗反對英軍。要塞由美國海軍準將約翰·羅傑斯集合和指揮,而史密斯將軍則負責整個戰線。1814年9月13日黎明,也是北角之役隔日,約四千三百名英軍向北推進至北角路,接著沿費城路(今日馬里蘭7號路)向西前進巴爾的摩,迫使美軍撤回巴爾的摩周圍的主防線。英軍指揮官亞瑟·布魯克上校在薩里農場[m]的斯特雷特之家(Sterret House)建立他的新指揮部,位於漢普斯特德山丘東北東兩英里處。
當英軍開始對巴爾的摩的內圍防線進行調查時,美軍的防線是由100門加農砲及超過一萬名正規軍駐防,包含由斯特里克將軍指揮的影子步兵團,及溫德指揮的地方民兵和非正規軍。這些守軍遠比英軍預期的還要強,在麥克亨利堡,美軍成功阻擋了英國皇家海軍,但少數船艦仍能提供砲火的支援。一旦英軍拿下外圍防線,內圍的防線就變得重要起來。由於英軍沒預期到美軍的防守如此頑強,因而在第一波進攻中敗退下來;然而布魯克的部隊仍然成功側翼包抄並越過了美軍右翼的防線。在和下階軍官討論後,布魯克決定英軍應該砲轟堡壘而非冒風險從正面進攻,後於1814年9月14日下令英軍撤回船上[26][27][28]。
在麥克亨利堡,由喬治·阿米斯特德少將率領的1,000名士兵正嚴正以代英國海軍的炮轟。一艘美國商船在巴爾的摩港附近的入口處沉沒,從而加強了美軍的防禦能力,以阻止英軍船隻進一步的通過。
9月13日,英軍發起進攻,艦隊中約19艘船開始用康格里夫火箭彈[n]和迫擊砲[o]砲轟堡壘。初步交火後,英軍艦隊撤到麥克亨利堡的炮火範圍剛好打不到的位置,並繼續砲轟美軍堡壘27小時之久。雖然堡壘承受了1,500至1,800發加農砲彈,但因美軍在開打前已經完成防禦工事,所以損失非常輕微[29]。
夜幕降臨後,科奇蘭下令用小船在要塞以西的海岸登陸,以遠離要塞集中防禦的港口區域。他希望登陸軍能夠越過麥克亨利堡,並將史密斯的軍隊從該市東部邊界逐出,以避免其干擾英軍主力的突擊。這使英軍有個半小時可進行良好的轉移,並讓他們能一次又一次地開火。9月14日早晨,一面特大號美國國旗[p]在麥克亨利堡升起,以取代那面因戰鬥而破爛的國旗。對此,英軍右翼的一步槍隊對空鳴槍,並在美軍返回海岸線前嘲笑了他們一番。
原先歷史學家認為,人們升起特大號的星條旗,是為了嘲諷英國人。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當時每天早晨都會使用特大號國旗來進行紀念活動,就連那個9月14日早晨也一樣。
布魯克被指示不要攻擊巴爾的摩附近的美國陣地,除非他確定要塞中只有不到2000名士兵。因此,布魯克不得不撤離他的陣地回到艦隊上,並向紐奧良啟航。[30]
布魯克上校的部隊撤退,以及科克伦海軍上將的艦隊在紐奧良戰役開打前集結,以發起他下一波(也是最後一波)對美國的襲擊 。阿米斯特德隨後就被晉升為中校,但由於艱苦的戰鬥準備,而大大削弱了他的生命力,僅僅在戰役三年後他就去世了,享年38歲。
正規軍中三個活躍的營[q]延續老第36及第38步兵團的譜系,後兩者都在麥克亨利堡被砲轟時駐紮當地。第五馬里蘭步兵團在北點戰役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譜系後由馬里蘭國民衛隊第175步兵團承繼。
麥克亨利堡國家歷史文物古蹟有對本場戰役做出紀念。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一位美國律師兼業餘詩人,為釋放英軍戰犯威廉·比恩斯醫生而執行仁慈的任務。基展示他從比恩斯醫生那邊收到信,信中內容是英國軍官讚揚比恩斯給他們的照護。英軍同意釋放比恩斯,但基和比恩斯被迫留在英軍軍營裡直到對巴爾的摩的進攻結束。基見證了停戰船在帕塔普斯科河進行停戰的過程。14日早上,基看見了麥克亨利堡上飛揚的美國國旗。受到啟發,他開始在帶著的一封信背後寫下詩文。當基到了巴爾的摩時,他的詩文被命名為「麥克亨利堡的防禦(Defense of Fort McHenry)」,並由巴爾的摩美國人印製成冊。
凱的詩後來被定為英國歌曲為了在天堂的阿那克里翁的曲調,這首歌是18世紀倫敦業餘音樂家的紳士俱樂部—明朗協會的官方歌曲。這首歌最終被稱為「星條旗」,並於1931年由美國國會定為國歌。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