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語代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宰語代詞(Pazeh pronoun)分為人稱代詞反身代詞物主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等類,起到代替名詞短語的作用。巴宰語代詞本身會依格位之不同而進行变格運作,故而使用代詞時需要考慮到所指人的人稱、格位、單複數等條件。[1][2][3][4][5]

人稱代詞

巴宰語人稱代詞分「附著格式」(bound)、「一般格式」(free/非未來式),及「未來式」(future)與「作格」(虛擬陳述式)等類。而代詞附著格式前用连字号(-)註記。[1][6]且人稱代詞也兼具有格位標記之功能。[7]台灣南島語除鄒語(主格附著)及巴宰語噶哈巫語等之外,絕大多數無第3人稱(單複數)主格附著格式。而巴宰語人稱代詞有走向類如漢語人稱代詞較簡化的趨向;以中性格代替各式格位,如此形成較無法以人稱代詞來標示格位的功能。比如在"單數人稱代詞"方面以中性格/yaku/來替代屬格/naki/的現象;或主格/aku/以中性格/yaku/來代替表達。"複數人稱代詞"方面則有以中性格/yami(ita)/來替代屬格/niam(nita)/的現象。[7][4][1]

附著與一般格式

巴宰語人稱代詞不分性別。"字母(K)"表示"四庄噶哈巫語","字母(A)"表示"愛蘭巴宰語"。而代詞附著格式前用连字号(-)註記;有時附著格式可獨立使用。表內詞語加上"角括號"(angle bracket)表示推測或可存在的語詞。第3人稱的"近/遠/無"各指為:近(視界內的近/on view/visible/here)、遠(視界內的遠/on view/visible/there)、無(視界外的很遠/out of view/invisible/very far away),比如:複數中性格代詞(yasia)表視界外的"他們"或"那些"。表中的"中性格"除了方位格外,可當主格、屬格、斜格(受格/賓語);即中性格除了方位格外,沒有格位區分;類同於賽德克語人稱代詞中性格的用法。[6][8][1]

更多信息 單數, 複數 ...
〈巴宰語人稱代詞〉表(I)
單複數 單數 複數
詞形 (附著)格式 一般格式(非疑問式) (附著)格式 一般格式(非疑問式)
人稱/變格 主格 中性格 屬格 方位格 主格 中性格 屬格 方位格
第1人稱 -aku yaku naki yakuan(K/A)
yakunan(A)
包含式 -ta ita nita itaan
排除式 -ami yami niam yamian(K/A)/yaminan(A)
第2人稱 -siw isiw nisiw isiwan -mu imu nimu imuan(K/A)/imunan(A)
第3人稱 -mini imini nimini iminian <-amini> yamini <namini> <yaminian>
-misiw imisiw nimisiw imisiwan -amisiw yamisiw namisiw yamisiwan
-sia isia nisia isiaan -asia yasia nasia <yasian>
关闭

疑問式與奪格

疑問式人稱代詞(pai-)一般只作疑問句的主語;故疑問式只用主格,這些疑問句表示未知、不確定,或尚未實現的(過去/未來)事件。而奪格(離格)人稱代詞(lay-)的應用,一則作不及物謂語的主語;二則表述非事實、或非實存(或"假設性/期望性/(未來)可能持續性/未來將可能會發生")的虛擬陳述狀態(virtual status),如:D-a-udu-ay layta.(咱們將要談<古老的故事>/(d-a-udu-ay)的中綴(-a-)表示動作行為的初發端[9];而奪格一般用主格格式。疑問式及奪格人稱代詞一般均置於句尾、依語式語態亦可置於句中或句首。疑問式語式(pai-)只用於疑問句;而奪格語式(lay-)用在疑問句及(虛擬)陳述句均可。且奪格語式(lay-/lai-/hay-/hai-)亦可前置於"屬格代詞"(如<naki>或<nisiw>等)或"方位格代詞"(如<di imisiw-an>等)作一虛擬陳述表示。[1]

更多信息 疑問式, 奪格 ...
〈巴宰語人稱代詞〉表(II)
單複數 單數 複數
疑問/奪格 疑問式 奪格 疑問式 奪格
第1人稱 paiaku layaku 包含性 paita layta
排除性 paiami layami
第2人稱 paisiw laysiw paimu laymu
第3人稱 paimini laymini <paiamini> layamini
paimisiw laymisiw paiamisiw layamisiw
paisia laysia paiasia layasia
关闭

反身代詞

反身代詞(reflexive pronoun)指此種代詞、能表示由主體發出的行為再返回主體自身(通常出發之主體及目的都是自身),亦歸屬於人稱代詞之一類。而巴宰語反身代名詞如:/talima/(自身的/自己的/oneself,alone)亦有所有格的成分,可表達出反身代詞、所有格及單純名詞(表示自身)之功能。如:Pinarisan talima rakihan meken riak, makuris iteken.(自己生的孩子吃的好,卻又瘦又矮)。taatalima(只有一個/人/)。talima a saw.(親戚/taatalima saw)。muki-talima(真自由自在/自由)。[6]

物主代詞

物主代詞(possessive pronoun)類同於英語的/mine/(我的),/yours/(你的),/his/(他的),/hers/(她的),/its/(它的/較少見),/ours/(我們的)及/theirs/(他們的),可以以屬格或所有格的架構表示人稱所有人之"物或人"的單複數集合代表。巴宰語的物主代詞單複數同於屬格的單複數。而應用上巴宰語的第3人稱單複數均可用作物主代詞或指示代詞的替代用法。[6]

  • 使用第3人稱附著格式及中性格式形成物主代詞或指示代詞。Mu-ribirip yaku (ki) saw-misiw.(那人看不起我/(saw-misiw)可用(saw a nimisiw)代替)。Ana mu-ribirip akihan a imisiw kuah a ina aba.(別欺負沒父母的孩子/(akihan a imisiw)可用(akihan a nimisiw)替代)。

指示代詞

巴宰語指示代詞(demonstrative)有近、遠、看得見的(或快到了的)遠,及看不見的(或沒這麼快到的)遠等之分。表內詞語加上"角括號"表示推測應存在的語詞。指示代詞亦有疑問式的表示式。[1][8]

更多信息 距離, 英語 ...
关闭

疑問代詞

疑問代詞有表人、表物、表場所,與表時間等之別。有/ima/,及/asay/等詞。且注意/asay/除了擁有自由變異的多種單詞外,它亦表述出多種語義。[6][8]

更多信息 標的, 疑問代詞 ...
关闭

註釋

參考文獻

參閲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