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鶺鴒(学名:Dendronanthus indicus)为鶺鴒科山鶺鴒屬下的一个种。其獨特的羽色使其與其他鶺鴒明顯區別開來,且它擺尾的方式為左右擺動,而不是其他鶺鴒常見的上下擺動。它是唯一會在樹上築巢的鶺鴒物種。主要棲息於森林棲地,在東亞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季遷徙至熱帶亞洲,從印度到印尼一帶過冬。
山鶺鴒於178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其修訂版《自然系統》中首次進行物種描述。他將其歸類於鶺鴒屬Motacilla,並創立了其雙名Motacilla indica。[2] 種小名indicus來自拉丁語,意為「印度的」。[3] 格梅林的描述基於法國博物學家皮埃爾·索內拉特於1782年所描述的「印度灰色鶺鴒」。[4] 山鶺鴒現為唯一一個屬於山鶺鴒屬(Dendronanthus)的物種,該屬由英國動物學家愛德華·布萊思於1844年引入。[5][6] Dendronanthus這個名稱結合了古希臘語dendron(意為「樹」)和Anthus,後者是約翰·馬托伊斯·貝希斯坦於1805年為鷚屬創立的名稱。[7] 該物種為單型種,無任何亞種。[6]
這是一種獨特的鶺鴒,且是唯一屬於Dendronanthus屬的物種(其他鶺鴒皆屬於Motacilla)。山鶺鴒體長18 cm(7.1英寸),體型修長,尾巴較長。其背部和頭頂呈橄欖棕色,翅膀為黑色,帶有兩道黃色翼帶和白色三級飛羽邊緣。頭部有白色眉紋,眼部有一道深色條紋。下半身為白色,胸部有黑色雙重橫帶,上帶呈領結狀,下帶則通常不連續。雌雄外觀相似,幼鳥的下身顏色較為偏黃。[8]
山鶺鴒發出單音的叫聲('pink pink),通常在地面或高空飛行時可聽到。此外,它們還有輕柔的抑揚歌聲。棕背伯勞(Lanius cristatus confusus)有時會模仿山鶺鴒的叫聲。[9]
如其英文和學名所示,這是一種森林物種,這使其與其他鶺鴒有所區別。它通常出現在林地的開闊區域,如空地。冬季時主要棲息於陰涼的森林環境,或森林中的咖啡種植園和空地。[10]
其繁殖區域位於東亞的部分地區,包括韓國、中國的部分地區(甘肅、安徽、湖南)和西伯利亞的部分地區。對於南方地區如阿薩姆邦的繁殖紀錄曾引發質疑。冬季遷徙至亞洲較溫暖的地區,有人認為牠們可能經安達曼群島遷徙至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9] 它也曾被記錄為馬爾代夫[11]和澳大利亞的迷鳥。
曾經認為山鶺鴒只在印度西南部過冬,經過半島其他地區遷徙。但現在已證明,它除了在印度西南部過冬外,也會在整個半島南部過冬。[12]
這些鶺鴒通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牠們經常在樹上覓食,沿著樹枝捕捉昆蟲,也可能像鷚一樣在地面上覓食,當受到驚擾時,牠們會發出尖銳的pink聲音並飛上樹。牠們能攀爬陡峭的樹枝,並能迅速沿著水平的樹枝奔跑。牠們會與其他鶺鴒一起棲息在蘆葦叢中。[10]
繁殖季節為5月(印度東北部)和6月(黑龍江地區)。山鶺鴒在3月底離開斯里蘭卡,從馬來半島於3月中旬離開,最後一批鳥類大約在5月遷離。當春季特別寒冷時,牠們抵達靠近凱德羅瓦亞河(烏蘇里地區)的夏季繁殖地可能會推遲到5月底。雄鳥會在5月至7月間鳴唱,且每次鳴聲時牠都會隨著音節左右擺動身體。這是唯一在樹上築巢的鶺鴒,牠們常偏好築巢於橡樹上。巢為杯狀,由細草、細根、苔蘚及蜘蛛網組成,僅由雌鳥築巢,而雄鳥則在附近警戒。通常每窩產五顆卵,僅由雌鳥孵蛋,孵化期約為13至15天。孵化會在全部卵產下之前開始,因此雛鳥會間隔孵化。雛鳥約在10至12天後離巢,雙親共同餵養幼鳥。像其他鶺鴒一樣,山鶺鴒為食蟲性。[10][9][13]
除了其獨特的羽色和棲地之外,山鶺鴒與其Motacilla近親的不同之處在於牠的奇特習性,牠會左右擺動尾巴,而不像其他鶺鴒那樣上下擺動。其日文名稱Jokofury-sekirei(意為側搖鶺鴒)即源自這一習性。[9] 在斯里蘭卡,牠們經常在牛的糞便中尋找蛆,因此被稱為gomarita(意為糞便散佈者)。[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