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香港大角咀的英文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英語:Sir Ellis Kadoorie Secondary School (West Kowloon),簡稱:SEKSS(WK)),位於九龍大角咀,是香港一所收錄非華語學生為主的官立中學,以南亞裔學生佔多數。[3]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4月11日) |
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 Sir Ellis Kadoorie Secondary School (West Kowloon) | |
---|---|
地址 | 香港九龍大角咀海帆道22號 |
邮政编码 | sekss100@edb.gov.hk |
类型 | 官立中學 |
辦學團體 | 教育局 |
创办日期 | 1891年(掃桿埔育才書社) 1960年(易名官立嘉道理爵士學校) 1980年(以中學獨立運作) |
创始人 | 埃利斯·嘉道理 |
学区 | 油尖旺區 |
校長 | 李東青先生 |
校管會主席 | 陳輔民先生 |
副校长 | 陳志文先生 黃碧華女士[1] |
教師人數 | 61人 |
学生人数 | 456人(2020-21學年)[2] |
語言 | 英文為主 |
校訓 | 惜取寸陰 (拉丁語:Carpe Diem) |
校色 | 白色、 藍色、 深藍色、 灰色、 紅色 |
電話號碼 | +852 2576 1871 |
传真號碼 | +852 2882 4548 |
学校网址 | www |
學校前身是由印籍猶太裔商人埃利斯·嘉道理爵士(Sir Ellis Kadoorie)於1891年創辦的「掃桿埔育才書社」(Ellis Kadoorie School For Indians),於1916年由殖民地政府接辦,後於1960年易名為「官立嘉道理爵士學校」(Sir Ellis Kadoorie School),於1980年分成中小學。
校舍位於大角咀西九龍填海區海帆道22號,毗鄰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海帆道)及國安公署大樓(興建中),鄰近凱帆軒、浪澄灣及維港灣。與學校有聯繫及收生背景近似的小學為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及李鄭屋官立小學。
該校歷史可遠朔至由印籍猶太裔商人埃利斯·嘉道理爵士(Sir Ellis Kadoorie)於1891年撥資開設的一所專為香港印裔學童而設的學校,當時稱為「掃桿埔育才書社」(Ellis Kadoorie School For Indians),位於掃桿埔東院道。這是香港第一所將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納入學校課程的學校。
歷史上,育才書社一共有四所同名學校,分別位於香港、廣州和上海公共租界,位於香港的兩所育才書社為「西營盤育才書社」(Ellis Kadoorie School For Boys)和「掃桿埔育才書社」。當中的掃桿埔育才書社就是今日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的前身。
掃桿埔育才書社於1916年由政府接辦,於同年10月16日由港督梅含理爵士主持開幕,校名為「掃桿埔育才書社」,又譯「官立掃桿埔嘉道理學校」(The Ellis Kadoorie School for Indians at So Kon Poo)。
學校在戰後的1946年重開,分為上午校(英文)和下午校(中文),於1960年易名為「官立嘉道理爵士學校」(Sir Ellis Kadoorie School)。下午校於1975年停辦,成為全日制學校,並在1978年將學級延增至中五。官立嘉道理爵士學校於1980年分成「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和「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兩所學校。
2000年初,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遷校至西九龍,成為全香港首批九座中學千禧校舍之一。該校學生以尼泊爾籍佔最多數(26%),其次為華人(19%)、巴基斯坦和菲律賓(各15%)等。[4]學校的四社為紅社、黃社、綠社、藍社。而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的家長教師會成立於1992年。該會定期舉行家長教師會同樂日。
校訓為「惜取寸陰」。拉丁文為「Carpe Diem」,英文意譯為「Seize the Day」。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