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語 (大字:;小字:𘱿𘱤) 是契丹人的語言,現已絕跡,一般認為屬於鮮卑–蒙古語系[3]。在遼朝和西遼(907至1218年)有官方語言地位。它有大字、小字兩种文字系統,現代語言學家目前尚未完全破解出它們的意義,但基本上已能夠根據文字重建出契丹語的外貌。
系属分类
由契丹文字的研究可以看出契丹語近於蒙古語族及通古斯語族。現今主要的語言學家都認同,契丹語與蒙古語族的語言有親緣關係[4][5]。芬蘭語言學家楊虎嫩認為契丹語是一種旁蒙古語(Para-Mongolic);也就是說,它可能是一種由蒙古語族的源頭—鮮卑–蒙古語系(Xianbei-Mongolic language),所衍生出來的語言[3]。
亚历山大·沃文(2017)认为,契丹语有一些朝鲜语系借词。[6]由于高丽和辽朝都自称高句丽的后裔,所以契丹语中的朝鲜语系借词可能来自高句丽语。[6]
文字系統
契丹語有大字、小字兩种文字。根據《遼史》記載,大字於神冊五年(920年)製成[7];小字由耶律迭剌創制[8],可能成於925年。
金滅遼(1125年)之後,契丹語文仍然在一定範圍内使用。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年)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是以契丹小字寫成的。耶律楚材的父親耶律履,曾經把《唐書》翻譯成契丹小字。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下令停用契丹文。此後耶律楚材曾經到西遼學習契丹語文。史籍所載懂得契丹語文的人,耶律楚材可能是最後一個。
現存有明确纪年的契丹文石刻中,最早的是辽应历十年(960年)的《痕得隱太傅墓誌》,最晚的是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的《大金國已故生父郎君墓誌》,两者皆以契丹大字寫成。
记载
《辽史》最后一卷是用汉字转写契丹语的一卷,题为《国语解》。[9][10][11][12]
清乾隆误将契丹人及其语言与索伦部混淆,使得乾隆令用索伦语“纠正”《辽史·国语解》中的汉字转写,见于《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
字詞
契丹語 | 漢譯 | 蒙文轉寫 | 現代蒙古語 | 達斡爾語 |
---|---|---|---|---|
*omc | 一 | onca「獨一」 | onts (unique) | enqu |
j.ur.er | 第二 | jirin「二」 | jirin (two), jiremsen (double/pregnant) | jieeq |
hu.ur.er | 第三 | gurba「三」 | gurav, gurvan, guramsan (triple) | guarab |
durer/duren | 第四 | dörben | döröv, dörvön | durub |
tau | 五 | tabun | tav, tavan | taawu |
t.ad.o.ho | 第五 | tabu-daki | tav dahi | taawudar |
*nil | 六 | jirgugan | zurgaa (存在於「jir'gur」,直譯為「2x3」) | jirwoo |
da.lo.er | 第七 | dologa「七」 | doloo | doloo |
n.ie.em | 八 | nayim「八」 | naim | naim |
*is | 九 | yesü | yüs, yüsön | is |
par (p.ar) | 十 | arban | arav | harbin |
jau | 百 | jagun | zuu, zuun | jao |
ming | 千 | minggan | myanga, myangan | mianga |
與契丹語相較,通古斯語族的女真語有顯著差別:三為ilan,五為shunja,七為nadan,九為uyun,百為tangu。
契丹語 | 漢譯 | 蒙文轉寫 | 現代蒙古語 | 達斡爾語 |
---|---|---|---|---|
te.qo.a | 雞 | taqiya | tahia | kakraa |
ni.qo | 狗 | noqai | nohoi | nowu |
s.au.a | 鳥 | sibuga | shuvuu | degii |
em.a | 山羊 | imaga | yamaa | imaa |
tau.li.a | 兔 | taulai | tuulai | tauli |
mo.ri | 馬 | mori | mori | mori |
uni | 牛 | üniye | ünee | unie |
mu.ho.o | 蛇 | mogoi | mogoi | mowo |
契丹語 | 漢譯 | 蒙文轉寫 | 現代蒙古語 | 達斡爾語 |
---|---|---|---|---|
ud.ur | 東 | doruna | dorno | garkui |
dzi.ge.n | 左 | jegün | züün | solwoi |
bo.ra.ian | 右 | baragun | baruun | baran |
dau.ur.un | 中 | dumda | dund | duand |
xe.du.un | 橫 | köndelen | höndölön | |
ja.cen.i | 邊 | jaqa | zasan, zaag | jag |
契丹語 | 漢譯 | 蒙文轉寫 | 現代蒙古語 | 達斡爾語 |
---|---|---|---|---|
suni | 夜晚 | söni | shönö | suni |
un.n/un.e | 現在 | önö | önöö | nee |
契丹語 | 漢譯 | 蒙文轉寫 | 現代蒙古語 | 達斡爾語 |
---|---|---|---|---|
c.i.is | 血 | cisu | tsus | qos |
mo ku | 雌性 | eme | em | emwun |
deu | 弟、妹 | degü | düü | deu |
n.ai.ci | 朋友 | nayija | naiz | guq |
na.ha.an | 叔伯 | nagaca | nagats | naoq |
s.ia/s.en | 好 | sayin | sain | sain |
g.en.un | 悲傷;後悔 | genü(阿魯渾汗書信中用過,意為「後悔」) | genen, gem | gemxbei |
ku | 人 | kümün | hün, hümün | huu |
契丹語 | 漢譯 | 蒙文轉寫 |
---|---|---|
p.o | 成為 | bol- |
p.o.ju | 舉 | bos- |
on.a.an | 落 | una- |
x.ui.ri.ge.ei | 運 | kür-ge- |
u- | 給 | ög- |
sa- | 居住 | sagu- |
a- | 活著 | a- 'live', as in "aj ahui" |
契丹語 | 漢譯 | 蒙文轉寫 | 現代蒙古語 | 達斡爾語 |
---|---|---|---|---|
eu.ul | 雲 | egüle | üül | eulen |
s.eu.ka | 露水 | sigüderi | shüüder | suider |
sair | 月亮 | sara | sar | saruul |
nair | 太陽 | nara | nar | nar |
m.em/m.ng | 銀 | mönggö | möng | mungu |
從《遼史‧卷53》:「五月重五日,……國語謂是日為『討賽咿』。『討』,五;『賽咿』,月也。」可知契丹語稱五月為「討賽咿」(Tao Saiyier),與蒙古語的五月(tawan sar)相符;相較之下,突厥語稱五月為beshinchi ay,通古斯語稱為sunja biya。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