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帝)太傅[1],东汉长期设立。汉初各藩王国置(王)太傅,七国之乱后改太傅为傅[2],劉備自立漢中王時,复用汉初制度任命許靖為太傅。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10年5月16日) 此條目體裁或許更宜作散文而非列表。 关于辅导太子的宫官,請見「太子太傅」。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太傅汉语名称繁体字 太傅 简化字 太傅 标音越南语名称國語字 Thái phó 喃字 太傅 朝鲜语名稱諺文태풍 汉字太傅 蒙古语名称蒙古语 Тайфу 满语名称满文 ᡨᠠᡳᡶᡠ 穆麟德转写taifu关闭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历代太傅 中国 周朝 毕公高 晋国 栾宾、杜原款、荀息、阳处父、士会、士渥浊、叔向 西汉 参见:西漢太傅、太師、太保、太阿列表 汉初:王陵、審食其 西漢末:孔光、王莽、王舜 新朝 参见:新朝十一公列表 平晏、唐尊 东汉 参见:東漢太傅、太師列表 東漢朝廷:卓茂、邓禹、赵憙、邓彪、張禹、馮石、桓焉、赵峻、陈蕃、胡广、袁隗、刘虞、马日磾 三國 参见:三國太傅、太保列表 魏:鍾繇、司馬懿、司馬孚 吳:諸葛恪 晋朝 参见:晉朝太宰、太傅、太保列表 西晉:鄭沖、何曾、楊駿、陳騫(贈)、劉寔、司馬越 东晋:王導、謝安(贈)、司馬道子、司馬遵(贈) 南朝 参见:南朝太宰、太傅、太保列表 宋:劉道鄰(贈)、劉義恭、蕭道成 齊:蕭子良、蕭鸞、蕭懿(贈) 梁:元羅、蕭淵明、陳霸先 陳:陳頊 西梁:蕭巖 十六國 参见:十六國太師、太宰、太傅、太保列表 汉赵:劉歡樂、劉洋、劉景、王育、任顗、朱紀、裴宪、呼延晏 成汉:李驤 后赵:裴憲 前燕:慕容評 前秦:毛貴 后秦:姚旻 后燕:餘蔚 北朝 参见:北朝太宰、太師、太傅、太保列表 北魏:沮渠蒙遜、杜遺(贈)、冯熙、元休、高璉(贈)、元丕、劉昶(贈)、元详、元雍、元懌、元澄(贈)、元繼、崔光(贈)、元顥、元恒芝(贈)、李延寔、爾朱世隆、元欣、長孫稚、楊津(贈) 東魏:元坦、高翻(贈)、尉景、元世俊(贈)、厙狄干、元悰(贈)、孫騰、元坦、胡虔(贈) 西魏:元欣、念賢、斛斯椿、梁覽、元孚、王盟、侯景、元欣、李弼 北齊:高岳(贈)、可朱渾元、高演、高湛、高淹、高歸彥、段韶、尉粲、侯莫陳相、婁叡、斛律光、高凝、高思宗、破六韓常(贈) 北周:趙貴、于謹、賀蘭初真(贈)、宇文連(贈)、宇文仲(贈)、達奚武、宇文貴(贈)、尉遲迥、竇熾、宇文純、李穆、宇文椿 万俟丑奴政权:萧宝夤 隋朝 参见:隋朝相國、丞相、三師三公列表 窦炽 唐朝 参见:唐朝相國、丞相、三師三公列表 王智兴 李载义 韦昭度 李克用 韩建 五代十國 罗绍威 张格 王建立 宋齐丘 杜重威 冯道 留从效 赵廷隐 安审琦 郭崇(检校) 宋朝 高保融 赵元佐 赵元偓 赵元侃 范廷召 王钦若 陈尧叟 赵元俨 张士逊 王曙 石元孙 晏殊 宋庠 曾公亮 梁适 陈升之 吴充 何执中 童贯 楊戩 王黼 赵构 赵榛 杨卜麻叠 刘光世 张浚 张俊 韩世忠 韦渊 杨存中 辽朝 耶律宗教 萧兀纳 萧习泥烈 金朝 完颜宗干 完颜宗弼 萧仲恭 完颜宗本 温都思忠 大㚖 张浩 徒单克宁 元朝 完泽 哈剌哈孙 乞台普济 忽鲁忽答 帖可 伯忽 朵带 伯答沙 撒敦 完者帖木儿 塔失海牙 众家奴 贺惟一 老章 王保保 明朝 徐达 徐弘基 沐晟 谭祐 陈锐 崔溥 朱永 杨廷和 张居正 李成梁 万炜 朱国桢 清朝 福敏 长龄 曹振镛 阮元 潘世恩 曾国藩 左宗棠 越南 李朝 鄧文孝 陳文秀 吳尚丁 李道成 李常傑 劉波 楊英珥 李公平 許炎 蘇憲誠 黃義賢 李俞都 吳履信 譚以蒙 陳朝 馮佐周 范敬恩 黎漢蒼 後陳朝 阮帥 黎初朝 黎列 黎文靈 阮熾 黎陵 黎念 黎榴 阮文郎 黎義昭 鄭侑 莫登庸 莫朝 莫玉璨 剛國公 黎中興朝 范篤 黎克愼 武公紀 黃廷愛 武師鑠 阮有僚 阮潰 潘公績 鄭栢 鄭永紹 鄭杜 鄧訓 賴世卿 阮潢 鄭梉 阮文階 鄭橋 鄭棣 阮潶 阮啓 阮漶 阮實 鄭梣 阮惟時 阮宜 鄭根 鄭棟 鄭杖 鄭保 鄭榩 黎時憲 鄭樹 鄭柄 鄭楡 鄭權 鄭𣔆 鄭棆 阮貴德 阮明珠 阮廷桓 西山朝 陳光耀 阮朝 参考文献 [1]《史记·吕太后本纪》 [2]《后汉书·百官五》 《左传·文公六年》 《战国策·齐策四》 《后汉书·第二十四卷》 百官一 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参见 三公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