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暨研究所(英語: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inophone Literatures),簡稱東華華文,成立於1996年,為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員之一,前身為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漢學家鄭清茂擔任創系主任,以橫跨世界古典現代文學研究創作著稱,培育無數臺灣知名文學作家,繼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之後,為文壇近年來興起的「東華幫」起源之一。[1][2][3][4][5]

事实速览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暨研究所, 旧称 ...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暨研究所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inophone Literatures
旧称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类型文學創作學系研究所
地址 臺灣花蓮縣壽豐鄉
建立日期1996年8月1日
–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10年8月1日
–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隶属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网站SILI.NDHU.edu.tw
关闭

簡史

華文文學系

1996年,世界著名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家王靖獻(筆名楊牧)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漢學教授鄭清茂顏崑陽王文進等四位著名文學家匯流至國立東華大學,創辦他們夢想中的文學院,並期望能培育掌握現代文化脈動與實務能力的新世代文學人才,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成為一所結合理論與實用、獨樹一格的學術格局、橫跨古典與現代、中國與西方文學之中文系。[6]

2010年,因應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更名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並結合中國語文學系、臺灣文化學系、民族語言傳播學系、民間文學研究所共10位教師,繼續耕耘原有的文學創作,並發展當代國際文學研究重視的「華文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s)新興議題,開拓全新的文學領域,現頒授文學學士/B.A.、文學碩士/M.A.(文學暨文化研究組)、藝術創作碩士/M.F.A.(創作組)。[7][8]

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

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簡稱創英所),前身為創作與英國文學研究所,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楊牧協助創辦,隸屬於英美語文學系,為全華人世界第一家以創作取代論文寫作授予藝術創作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學位之研究所,師資陣容結合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教授郭強生、文學作家暨翻譯家曾珍珍、華文小說家暨翻譯家李永平,為近年華人文壇興起的「東華幫」之起源。2010年,因應與花教大整併,創英所併入華文文學系,成為現今「華文文學系碩士班創作組」。[3][9][10][11][12][13]

課程規劃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的師資研究領域涵蓋世界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報導文學、動物文學、自然書寫、家族書寫、創意書寫影視劇本古典戲曲現代戲劇、舞台劇本、編輯策展、現代詩小說華語語系文學理論批評文學史傳播理論民間文學古典文學先秦思想神話楚辭詩經文化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等。[14]

歷年駐校作家

1996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教授,國際著名詩人楊牧返台,於擔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院長期間,將歐美大學的駐校作家制度引進華大校園內,讓知名作家有機會走進校園進行教學、創作與交流,首任駐校作家為知名現代詩作家瘂弦,後有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臺灣現代詩詩人鄭愁予、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等知名華語文學作家。[15]

更多信息 作家, 駐校學期 ...
華大歷屆駐校作家
作家 駐校學期 駐校活動
瘂弦
88學年
文學講座
黃春明
89學年
文學講座
羅智成
90學年
文學講座
施叔青
91學年
文學講座
莊因
92學年
文學講座
鄭愁予
93學年
文學講座
莊信正
94學年
文學講座
林俊穎
95學年
文學講座
陳雨航
96學年
文學講座
林正盛
96學年
文學講座
馬森
97學年
文學講座
小野
98學年
文學講座
陳列
98學年
文學講座
劉克襄
98學年
文學講座
藍博洲
99學年
當代華人作家系列、報導文學寫作、創作論、小說創作
林黛嫚
100學年第2學期
小說創作、文化創意產業專題
莊信正
100學年第2學期
文學批評專題、散文創作
鴻鴻
101學年
舞台劇本寫作、策展與實務製作、詩創作、舞台劇本專題
鍾文音
102學年第1學期
創意書寫、小說創作
黎紫書
102學年第2學期
華文文學選(四)馬華文學、小說創作
傅月庵
103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臺灣書評時代的興起與沒落」、「戰後臺灣的大眾出版與閱讀」)[16][17]
張翎
103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從《餘震》到「唐山大地震」:張翎小說與馮小剛電影的互文」、「《一個溫州的女人》x《空巢》 --女性的離/返」、「從張翎的作品談華人作家的版權與傳播」、「想像力和現實在文學創作中的關係」、「從蛹到蛹:我的寫作歷程」)、「華工紀錄片」放映暨導覽[18]
李進文
104學年第1學期
文學講座(「座談-- 作與出版的現在或者未來」、「在想你的夜讀情詩」、「現代詩的寫作」)[19]
朱曉軍
104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報導文學的現狀與趨勢」、「編輯出版新趨勢」、「報導文學的創作特點」)[20]
陳冠中
105學年第1學期
文學講座(「我的《偶然》寫作史:我是香港作家?我來自台灣?」、「盛世中國,人皆裸命--我對當代中國的看法」)[21]
楊澤
105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我的文青時間 — 重印兩本少作《薔薇》、《彷彿》的因緣」、「從古詩十九首到新詩十九首」)、楊澤詩作朗誦會[22]
畢飛宇
106學年第1學期
文學講座、小說指導課(之一)、小說指導課(之二)[23]
張系國
106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張系國的小說創作理論」、「喬治歐威兒的生平和創作」、「張系國的科幻小說工作坊」)、與駐校作家有約[24]
許悔之
107學年第1學期
文學講座(「給自己一首詩」、「編輯與美學」)[25]
吳晟
107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我的愛戀、我的憂傷--作家的社會參與」、「我的詩文故事--唸詩、聽歌與講故事」)、與駐校作家有約[26]
東山彰良
108學年第1學期
文學講座(「越境文學、認同問題以及固有觀念的相對化」、「作家的日常生活,出道的契機」)[27]
張惠菁
108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從創造的溫床開始創造起:作家到出版人的旅程」、「一個寫作者的出版觀察與分享」)、寫作指導時間[28]
黃麗群
109學年第1學期
文學講座(「寫什麼,怎麼寫,為什麼」、「創作、出版分析」)、寫作指導時間[29]
陳耀昌
109學年第2學期
文學講座(「台灣歷史小說寫作與歷史事件踏查」、「由胡鐵花到苦楝花」)、寫作指導時間[30]
賀景濱
110學年第1學期
文學講座(「小說家如何創造世界」、「新聞和創作」)、寫作指導時間[31]
关闭

教授

校友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