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共产国际
1992年建立的国际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革命共产国际(英語:Revolutionary Communist International,缩写为RCI)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国际组织。1992年,被工人国际委员会开除的泰德·格兰特及其追随者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委员会[4]。2006年,该组织改名为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又译国际马克思主义倾向)[5]。2024年,再次更名为“革命共产国际”。
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在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党组织和运作模式,每两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目前在五大洲40多个国家开展活动[6],在世界各地有5000多名政治干部[來源請求]。该组织在历史上曾广泛应用“打入主义”战略,但目前主要以独立组织形式活动。该组织现在的主要领导人是艾伦·伍兹。该组织最重要的支部是英国的革命共产党。
历史
战斗倾向(又称战斗派)是英国工党内部的一个打入主义团体,其基础是成立于1964年的《战斗报》。1974年,战斗派及其在瑞典、爱尔兰和其他国家的盟友成立了工人国际委员会。该组织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收获了更多的成员,并达到了顶峰,成功主导了利物浦的工党,掌握了工党的青年翼工党青年社会主义者,在工党和工会中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有超过五十名地方议员,三名国会议员,一名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成员,以及一名英国工会联盟总理事会成员,一举成为欧洲最大的托洛茨基主义团体。战斗趋势运用泰德·格兰特的思想,在工党内部捍卫社会主义纲领,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一股强流。然而战斗派巨大的成就,引起了统治阶级及其在工运中的右翼分子的激烈反对,1983年,在撒切尔保守党政府、主流媒体等多方压力下,工党发起了一场驱逐战斗派领导人和其支持者的运动。
1983年,泰德·格兰特和《战斗报》编辑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因“违反工党章程”被驱逐出工党,尽管遭到国内工人强烈反对。到了1980年代末,尽管遭到驱逐,战斗趋势仍然保持着对工党的影响力,并维持着议会、地方和工会的大多数的立场。他领导了反人头税运动(一种新的税收)的斗争,最终导致撒切尔于1990年辞去首相职务[7][8][9]。

泰德·格兰特是战斗趋势的长期领导人,直到1992年初该组织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裂,主要是是否继续在工党内工作。反对打入主义的多数派组成了“战斗劳工”,随后演变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社会党。格兰特认为,离开工党就相当于放弃了这几十年来的耐心工作,并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留在党内。然而辩论结束后,他和他的支持者被驱逐出战斗趋势,并与艾伦·伍兹一起在英国创立了社会主义呼吁[10][11][12]。
战斗趋势内部导致泰德·格兰特和艾伦·伍兹被驱逐的派系斗争也在工人国际委员会内部上演,格兰特派的支持者离开,并在好几个国家里共同成立马克思主义国际委员会,特别是在西班牙。
在2006年的世界大会上,该组织更名为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13]。
2023年,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发起了“你是共产共主义者吗”运动[14],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组织。随后,该组织的多个支部都在党名加上“共产主义”一词,或者更名为“革命共产党”[15]。2024年6月10日,该组织重组为“革命共产国际”。
理论与策略

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坚持正统托洛茨基主义,强调对工人和青年干部的教育[16]。同时采取“打入主义”策略。该组织创始人格兰特主张的“打入主义”(他声称和与经典的打入主义是不同的概念)是:革命者应当在群众组织的内部、外部和周围工作,因为工人正从他们传统的群众组织转移,“工人运动以外别无所有”。这一立场使得1965年后世界范围内的格兰特派团体脱离第四国际,毕竟格兰特将其他第四国际成员视为堕落到受小布尔乔亚观念(游击主义、左翼民族主义、学生主义、第三世界主义、女性主义)影响的宗派。2021年该组织的英国支部社会主义呼吁被工党开除[17][18][19] ,此后该组织放弃了打入主义。
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的宣言提出了诸如“结束私有化和摒弃市场经济”、“对私有企业进行无补偿的国有化”和“重新引入国家对外贸易垄断”等要求[20]。
艾伦·伍兹是英国刊物《社会主义呼吁》和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网站“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编辑。“保卫马克思主义”网站使用多种语言,发表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撰写的国际时事文章,以及许多历史和理论的文章[21]。

支部
阿根廷 革命
奥地利 火花
比利时
波黑
克罗地亚
北馬其頓
塞爾維亞
斯洛維尼亞 革命共产主义者联盟
巴西 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组织
加拿大 革命共产党
魁北克 革命共产党
捷克
斯洛伐克 共产主义先锋
哥伦比亚 马克思主义哥伦比亚
丹麦 革命社会主义者
薩爾瓦多 共产主义革命
芬兰 革命
法國 革命
德国 火花
希腊 革命共产主义组织
愛爾蘭(含北爱尔兰) 爱尔兰革命共产主义者
義大利 革命共产党
马来西亚 革命浪潮
墨西哥 革命共产主义组织
荷蘭 革命
新西兰 社会主义呼吁
奈及利亞 马克思主义替代
挪威 革命
巴基斯坦 红色敬礼
波蘭 红色阵线
葡萄牙 革命共产主义集体
南非 革命
西班牙 革命共产主义组织
加泰罗尼亚 革命共产主义组织
瑞典 革命共产党
瑞士 革命共产党
臺灣 火花
乌克兰 公社
英国(不含北爱尔兰) 革命共产党
美国 美国革命共产主义者
委內瑞拉 阶级斗争[22]
前支部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