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合石站及和合石支線是九廣鐵路在電氣化以前的一條支線及其終點站,以方便日常運送遺體及骸骨往和合石的火葬場及墳場,及於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運送前往當地掃墓的乘客。
和合石 Wo Hop Shek | |
---|---|
位置 | 銘賢路 |
车站类别 | 地面車站 |
途经线路 | 和合石支線 |
换乘交通 | 巴士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地面車站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50年9月11日 |
关闭日期 | 1983年4月10日 |
隨着位於香港市區的政府墳場已經不敷應用,香港政府遂於1940年計劃在粉嶺和合石一帶興建墳場。而本支線是和合石墳場的配套工程之一,全長950米,於1941年開始興建,工程於日軍侵略香港時終止,至1945年重光後恢復,1949年10月15日支線通車,1950年9月11日和合石車站完工。該線建造的目的,是戰後政府收回西貢坳(茶寮坳)七號墳場的土地,而需把該墳場的骸骨遷往和合石墳場安葬[1]。
本支線與主線的分歧點當時設在粉嶺站東南、大埔公路粉嶺段平交道以西。現時東鐵綫北行近馬會道及百和路交界天橋旁,一個紅色大鐵閘維修入口便約為當時的支線起點。列車由大埔墟站北行至分歧點,由主線向西南分支,隨後轉向南前進,繞過和合石村外圍,途中穿越現時的牽晴間及和興體育館等區域,直至銘賢路旁的和合石站止。和合石站的位置,約為現時銘賢路巴士總站(只於清明重陽節時使用)。[2]當時九廣鐵路為該線配置了專門運送靈柩的密斗車廂(即「棺斗」),每卡可載八至十副棺木,每天早上八時開出,把棺木由九龍公眾殮房運往和合石墳場安葬。因為全線都沒有電氣化,所以車卡是由柴油機車拉動。
和合石支線僅建有連接大埔墟站方向的路軌,而沒有設置連接粉嶺站方向的路軌,因此列車到達和合石站後,只能循原路返回往大埔墟站的南行主線,並不能開到往粉嶺站方向的北行主線;由粉嶺站開出的南行列車,只能前往大埔墟站,亦不能駛入本支線往和合石站。
隨着棺木的運送逐漸由靈車取代,九鐵於1968年底結束靈柩運送服務,該線改為每年在清明節和重陽節接載掃墓人士。由於粉嶺發展為新市鎮,和合石支線成為開闢粉嶺新市鎮用地的障礙,九廣鐵路(英段)於1978年展開電氣化工程,但和合石支線並沒有獲安排設置電纜及提升設施,支線在1983年4月的清明節過後停止運作[3],之後路軌被拆除,而和合石站也被拆卸。
雖然九鐵電氣化火車曾掛有和合石的路線牌,但由於該支線從未鋪設電纜,而且月台太低乘客亦難以上落,所以從未有電氣化火車駛入本支線,電氣化火車設有和合石的路線牌,只是因為九鐵訂購電氣化火車時該支線仍未停辦。
在地鐵仍在興建期間,由於九龍灣車廠尚未落成,九廣鐵路局曾於1977年借出和合石支線,供地下鐵路公司訓練首批列車車長[4]。
由於需要配合粉嶺新市鎮的發展,支線行經的區域聯同和合石村原址,在支線取消後已交給政府重新規劃,昔日的和合石支線已不復見,而路線所在的粉嶺南部區域,已發展為華心邨、景盛苑、花都廣場及牽晴間等住宅項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