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紆(1世纪—97年),字文通東漢下邳國徐縣(今江蘇省泗洪縣南)人,周紆性格刻毒嚴峻,喜愛韓非之術,善寫法律條教。永平間他擔任過南行唐縣縣長博平縣縣令、齊國國相,所到之處專用刑法,捕殺奸邪之徒與貪汙者,甚有威名。建初年間,周紆為勃海郡太守,期間因不肯發布朝廷赦令,赦免囚徒,觸犯法律免官歸家,周紆為官廉潔,罷官後以製作磚坯養活自己,漢章帝再次起用他為郎官,轉任召陵侯相,而後周紆被徵拜為洛陽縣縣令,其手下的部吏望風承旨,爭相用嚴酷的手法辦事,貴戚們因而小心謹慎不敢恣意妄為,京師綱紀肅清[1][2]

漢和帝即位後,太傅鄧彪彈劾周紆殘忍苛刻,將他免歸田裡,當時外戚竇氏專權,竇氏兄弟睚眥必報,周紆自認擔任洛陽縣縣令期間得罪過竇篤難免一死,然而竇篤因周紆做事公正,未敢加害他。永元五年周紆任御史中丞,再遷司隸校尉,永元六年的夏季發生旱災,漢和帝前往洛陽監獄審查囚犯,發現有二人身上的傷口腐爛生蟲,周紆為此遭貶職騎都尉。永元七年,周紆轉任將作大匠,二年後於官任上去世[1][2]

生平

刻削少恩

周紆為人刻薄寡恩,喜好韩非法家學說,年輕時做過廷尉史永平年間,周紆補南行唐縣縣長,到任後,他警告屬吏和百姓們說:「朝廷不認為本縣長不賢能,讓我管理黎民,本縣長生性仇視狡猾的官吏,立志剷除豪強賊盜,你們切勿以身試法!」隨後殺掉縣內數十名特別無賴,流氓成性之徒,吏民們大受震撼,後來周紆轉調博平县縣令,在任期間逮捕拷問不法收受賄賂之人,沒有一個能活著出獄的。周紆憑藉其聲威調遷為齊國國相,他治政嚴酷,專憑刑法,且善於書寫公務文書、條令法規,為州內所效法,後來由於他殺戮無辜,再次被降職為博平縣縣令[1][2]

建初年間,周紆任勃海郡太守,每當有朝廷的赦令到郡,他總是把赦令扣住不公布,先派人到轄下各縣將罪人全數處死後,才出示赦令,周紆因此觸法,被傳召到廷尉府審問,免職歸家[1][2]

明察秋毫

周紆為官清廉,家無餘財,罷官後他常靠著製作磚坯來養活自己,汉章帝聽聞後相當憐憫他,又讓周紆擔任郎官,升遷召陵侯相,召陵侯國內的廷掾忌憚周紆嚴明,想煞煞他的威風,於是在清晨時分取來一具屍體,砍斷屍體的手足,將之豎立於相府的府門前,周紆得知後便前往死人身邊,裝出與死人談話的樣子,乘機暗中觀察,發現死人的嘴裡眼中都有稻芒,周紆於是秘密詢問看守城門的人說:「你知道今日有誰載運稻草入城嗎?」守門人說:「只有廷掾一人。」周紆又問護衛的兵士說:「外頭有懷疑我與死者說話的人嗎?」兵士回答:「廷掾懷疑您。」周紆便將廷掾逮捕拷問,廷掾把事情和盤托出,並供稱:「我未曾殺人,只是取路旁的死屍。」從這以後,再也沒有人膽敢欺騙周紆了[1][2]

結怨竇氏

而後周紆被徵召為洛阳县縣令,他甫一到任,就先詢問當地大戶人家的姓名,部吏數著閭里中豪強的姓名回答,周紆大怒,厲聲說道:「我本問的是像馬氏、竇氏那樣尊貴的外戚家族,哪需要知道這些賣菜的傭僕呀!」部吏們看著周紆的臉色行事,於是爭相以激切嚴峻的手段來辦理事情,貴戚們為此皆小心謹慎,不敢胡作非為,京師肅清。後來竇皇后之弟黃門郎竇篤某次從宮中歸來,夜至止姦亭亭長霍延攔住竇篤,竇篤的奴僕與之爭吵,霍延遂拔出劍指著竇篤,肆意謾罵,竇篤因此上表奏聞,漢章帝下詔傳喚司隶校尉河南尹尚書那裡接受責問,並派遣持劍的武士抓捕周紆,將他送往廷尉诏狱,數日後,周紆被赦免出獄。漢章帝知道周紆奉行國法,疾惡如仇,從不巴結貴戚,但他苛虐不當,屢次遭有關部門彈劾,建初八年,周紆被免官[1][2]

後來周紆又當上御史中丞汉和帝繼位後,太傅邓彪上奏說周紆在任內過於酷烈,不適合主管監察京師百官,周紆因此再度被免官,回到鄉里。後來竇氏家族盛極一時,竇篤兄弟執掌大權,但凡與他們有一丁點舊怨的,無不慘遭報復而死,周紆自料不可能保全性命,便閉門不出,靜待禍事到來,然而竇篤因為周紆為人公正,且他們之間的仇怨一向又為人所知,反倒不敢加害周紆[1]

永元五年,朝廷再次徵召周紆為御史中丞,此時外戚竇氏雖已失勢,家族中多人被誅殺,但夏陽侯竇瓌仍在朝中,周紆對此極為痛恨,上疏說[1]

恰好此時竇瓌返回封國,周紆調任為司隸校尉。永元六年的夏天,大旱,漢和帝親至洛陽監獄省察甄別囚犯的罪名,見到有兩名被拷掠的囚犯傷處長出蛆蟲,周紆因此被降職為騎都尉,永元七年,周紆遷将作大匠,永元九年,周紆在任上去世[1]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