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些慈鯛科魚類的俗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非鱼,又名吴郭鱼、非洲鲫鱼、非洲鲫[1]、非鲫、福寿鱼、聖彼得魚、越南鱼、南洋鯽(仔)、南洋𩸙仔等,台灣改良之養殖品系又特稱台灣鯛。原指莫桑比克的口孵非鯽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鯽(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鯽屬及口孵非鯽屬等屬數種鱼类的共同俗稱,而不是所有羅非魚族(學名:Tilapiini)之成員都適用此名。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罗非鱼通常生活於淡水中,可以存活於湖、河、池塘的淺水中,也能生活於出海口、近岸沿海等不同鹽份含量的鹹水中。牠有很強的適應力,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因此在許多地方成為入侵物種,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名單。絕大部份罗非鱼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魚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在水稻田裡亦能夠生長。
羅非魚的水產養殖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以加汀納符號表的象形文字K1為代表。
|
牠在埃及藝術中有重生的象徵,此外還與女神哈索爾有關。據說牠還在太陽神的日常天空之旅中陪伴和保護祂。畫在墓壁上的羅非魚,會令人聯讓想起《死者之書》中的第15個咒語,即死者希望通過這個咒語在太陽船中佔據一席之地:「你在綠松石池裡看到羅非魚的『真實』形態」(You see the tilapia in its [true] form at the turquoise pool),以及「我看到羅非魚的『真實』本性在水中引導快艇」(I behold the tilapia in its [true] nature guiding the speedy boat in its waters)[2]。
羅非魚是塔木德時代可以在加利利海捕獲的三種主要魚類之一,特別是伽利略梳子(Sarotherodon galilaeus)。在現代希伯來語中,這種魚被稱為amnoon(可能是am「母親」和noon「魚」的複合詞)。在英語中,它有時被稱為「聖彼德的魚」,牠來自馬太福音中關於使徒彼得抓到一條嘴裏叼着硬幣的魚的敘述。雖然這段經文沒有提到這條魚的種類,但不同種類的的羅非魚(包括:Sarotherodon galilaeus、Oreochromis aureus 、Coptodon zillii和Tristramella)都存活在當時的加利利海[3]。幾千年來,牠們一直是都當地漁民的漁獲[4][5]。
台灣水產史料記載兩位台籍日本兵吳振輝及郭啟彰於1946年從新加坡返台時,引進莫桑比克口孵非鯽,俗稱「莫桑比克種」、「在來種吳郭魚」或是「土種吳郭魚」,又稱「南洋鯽仔」、「黑鯽仔」、「南洋𩸙仔」。[6]
二戰後期,日軍節節敗退,為在困境中能夠自給自足,日本帝國水產株式會社(帝水會社)在新加坡成功繁殖一種非洲魚,取名為「帝水魚」,1945年日本投降後,旗津籍的漁業專家、當時擔任機場書記員的郭啟彰被送入集中營,等待遣返,與好友屏東人吳振輝決定引進這種帝水魚,兩人在1946年4月18日晚間潛入養殖場,用布作魚網,撈起出生不到五天,約三、四百尾魚苗帶回集中營,放在浴室內。卻被不知情的同袍李讚生誤會為髒水,倒入水溝內,剩下十六尾。郭啟彰返鄉後,發現三尾已死,只剩下八條雌魚、五條雄魚,共十三尾,這就是台灣吳郭魚的由來,後人為了紀念兩位引進的功勞,特別取兩位先生的姓氏來命名為「吳郭魚」。[7]
該等鱼種在1954年前后传入到華南,作为一种淡水塘养鱼类,因其形似鲫鱼,原产非洲,被水产部专家费鸿年称为非洲鲫鱼,简称非洲鲫、非鲫。又一度因自越南传入,而称之为越南鯽或越南鱼[8]。后认为其不是鲫鱼,而是属鲈形目(鲫鱼屬鯉形目)。1981年郑葆珊在《广西淡水鱼类志》中将此鱼称为罗非鱼,属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得名自越南语“rô phi”,汉语发音为“罗非”,rô即cá rô,意为“攀鲈”,“非”(phi)指“非洲”,可能是广西养鱼者对此鱼来自越南的称呼[9]。罗非鱼在中国南方很多水域已造成物种入侵[10];又由于罗非鱼口感相比其他鱼类较为不同,使得较难处理[11]。
在馬來西亞,其中文名為非洲魚或金凤鱼;在新加坡亦然。金凤鱼指红色特別品种。
在新加坡,部份人稱其中文名為尼羅紅。
在中国大陆和臺灣,吳郭魚繁殖力強,耐污能力也强,會剝奪原生魚種的生存空間,屬於入侵物種。[12]若從河川捕捉到勿放回河川。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世界範圍內被廣泛養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計年產量為150萬噸,這數量相當於鮭魚的年養殖產量。
養殖罗非鱼有很高的經濟利益,因為其天然抗病性強,野生環境能以穀物、藻類及腐敗物為主食,養殖換肉率高,幼魚存活率高,養殖其所需空間極小,再加上罗非鱼成長快,6個月即可達於上市之體型(12-15厘米)。若水溫較高則終年均能產卵。
印度摩達杜古·維傑·古普塔博士發展並散佈淡水養殖(使用罗非鱼)的廉價技術,獲得2005年世界糧食獎。
2011年開始中國大陸與越南逐漸提升養殖比例,藉由填補缺乏鰻魚苗供給養殖的現象,使得市場貨源大幅度提升。
1946年,口孵非鯽引進台灣後大量養殖,其肉質鮮嫩,小刺很少,雖然微有土腥味,但因養殖容易、價格便宜等因素,成為大眾食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唯目前台灣人工養殖的口孵非鯽與非鯽大多是後來由台灣水產試驗所及台灣水產業者育成的雜交種,已非1946年時吳、郭兩人所引進的品種。
繼莫桑比克口孵非鯽引進之後,唐允安於1963年自非洲引進較耐寒的吉利非鯽(Tilapia zillii),後因肉質差及其他因素也已被淘汰。至於目前仍有少量養殖的尼羅口孵非鯽(Oreochromis nilotica),係在1966年由台灣水產試驗所鄧火土所長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游祥平教授自日本引進。
之後,台灣陸續引進多種,例如歐利亞口孵非鯽(Oreochromis aurea),於1974年由廖一久、曾文陽、黃丁郎等人自以色列引進;賀諾魯口孵非鯽(Oreochromis hornorum),於1981年由黃丁郎自哥斯大黎加引進;倫氏非鯽(黑邊種,Tilapia rendalli),於1981年由廖一久院士自南非引進。紅色口孵非鯽(Oreochromis sp., Red Tilapia),俗稱尼羅紅、紅郭魚、埃及紅魚,則是於1968年由台灣水產試驗所郭河所長以白子變種選種雜交成功。
1969年,郭河所長以莫桑比克種(Oreochromis mossambicus)雌魚與尼羅種(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雄魚雜交育種成功,名為「福壽魚」,俗稱「改良種吳郭魚」。此一魚種使台灣吳郭魚養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1975年,水試所更成功以尼羅種雌魚與歐利亞種雄魚雜交育成單雄性吳郭魚,俗稱「單性吳郭魚」。
此後,水試所大力推廣民間養殖「單性吳郭魚」,台灣吳郭魚養殖由此進入商業化階段,並開始大量出口至歐、美、日等國,創造了極大地經濟效益,故又被稱為台灣國寶魚。
台灣鯛協會長年積極進行國內外優良品種與品系在換肉率、抗病性、取肉率、肉質風味及消除土腥臭味等方面的比較與研究,並成功開發出新的品種,稱為「台灣鯛」。[13]2020年取得HACCP相關認證,成為全球第一個上太空的魚類食品。[14]
宜蘭的廖木發先生,選擇在宜蘭及臺東最乾淨的環境並且抽取乾淨的海水來養殖紅色台灣鯛,而用全海水養殖魚的成長速度非常緩慢,只有淡水的一半,成本則是兩至三倍,並申請HACCP國際認證,進入日本生魚片的市場,取得專利,取名「潮鯛」。
歷年引進台灣及台灣育成之主要種類或品系如下:
吳郭魚在華人百姓家庭很受歡迎,烹飪中常把牠以類似紅燒鯉魚的食譜來處理。典型的紅燒吳郭魚作法是先在平底鑊煎至兩面微黃,加入兩調羹豉油(醬油),同時加入蔥、薑、糖、醋、米酒,有時還會加入豆瓣醬、番茄醬等,再加一至兩杯水,悶燒5至10分鐘即可。 目前台灣養殖場的外銷主力為紅色種全雄性品系,採海水或半淡鹹水養殖(淡水魚常有寄生蟲及土腥味和污染等問題),並以自動化生產線去骨去皮,無菌清洗並加真空包裝急速冷凍,可生產供生食生魚片用之高品質產品,並已獲得各國內及國際機構認證之保障進行行銷。故在台灣或國外的日本料理店或壽司店已常見名為鯛魚或台灣鯛的生魚片產品。
羅非魚的魚皮含大量的I型膠原蛋白,其結構與人類皮膚相似。2017年,巴西一項臨床試驗中首次使用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魚皮作為繃帶治療燒傷[19][20]。在美國,羅非魚皮已成功用於治療加州托馬斯山火中兩隻三度燒傷的黑熊[21][2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