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吳氏太極拳太極拳的一種,亦稱「吳家太極拳」(其家族對之的稱呼)或「吳式太極拳」,主要從楊氏太極拳的拳式發展創新的。楊氏太極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吳氏太極拳是在楊氏小架拳式基礎上逐步修訂的。

創辦人

吳鑑泉(1870年—1942年),滿族人,本姓烏佳哈拉氏,中華民國成立後隨漢人習俗,取漢姓「吳」(以「吳」與「烏」諧音),河北省大興縣人,自幼從其父全佑太極拳全佑(1834年—1902年)又在北京楊露禪學拳。許禹生在《太極拳勢圖解》裏寫道:「當露禪先生充旗營教師時,得其真傳蓋三人:萬春淩山全佑是也;一勁剛、一善發人、一善柔化;或謂三人各得先生之一體,有筋骨皮之分。」

全佑任端王府(載漪)侍衛時先學楊露禪的大架,後又學楊班侯初改的小架互相吸收融化,傳至其子吳鑑泉時,又經數十年的融化和發展,遂形成柔化爲主的一種緊湊、大小適中的拳術,即吳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共108式(不同的招式分解可能有不同的計數),不僅在中國國內,而且在美國東南亞一帶也頗爲盛行。[1]

特色

吳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鬆自然,連續不斷,拳式小巧靈活。拳架由開展而緊湊,緊湊中不顯拘謹。推手動作嚴密、細膩,守靜而不妄動,亦以柔化見長。

內容

吳氏太極拳內容如下:
1)拳套(或稱套路):傳統為108式,分慢架(或稱關節拳、方架)及快架(或稱圓拳、貫串拳、老架),另有以發勁為主的快拳。套路有六個階層:形、勢、意、勁、氣、神。第一階層:形,指初形,乃初學者要有的基本拳架姿勢。第二階層:勢,指定勢,要求動作開展,拳架定方、定向、定位正確。第三階層:意,指鬆意,要求動作貫串,招式轉換之間不停留,動作連綿不斷,巧妙之處在於肩的作用。第四階層:勁,指筋勁,要求動作緊湊,渾身是勁,巧妙之處在於肘的作用;練到此勁的階層,動作要有鬆有緊,正所謂鬆中有緊、緊中有鬆。第五階層:氣,指行氣,要求內靜,拳架動作以氣帶動,巧妙之處在於腰胯、丹田的作用;練到此氣的階層,發勁會加添爆炸力。第六階層:神,指神明,乃虛靈之境界,是吳氏太極拳最高深的一層。近年吳氏五代孫吳光宇為符合國際比賽而制定54式套路。

2):傳統太極刀為比較幼身之單刀(見陳小旺所著之「中國陳氏太極拳」),然吳氏之太極刀自吳鑑泉一代採用較闊身之鬼頭刀(或稱大刀)。據四代孫吳大新言,鬼頭刀之優點為一、刀背之突出點令作背刀動作時更能掌握身體對刀的感覺;二、較有利加入左刀推刀之動作及三、較重之鬼頭刀更能發揮以刀法鍛鍊發勁之目的。吳氏太極刀共108式,另有雙刀。

3):上海以馬岳樑主持之上海鑑泉太極拳社劍式為兩路,分別稱乾坤、七星;香港以三世孫吳公儀主持之香港鑑泉太極拳社則合二路為一路,共108式,招式基本相同,兩者皆另有雙劍。

4)槍/杆:共兩路:二十四式槍長六尺,為地上所用;十三式槍為十三尺,為馬上所用,亦可以槍鍛鍊發勁與身體之協調。

5)內功/氣功:吳氏太極拳有關之氣功種類繁多,包括各種氣功、拳式定椿及站禪等,並有吐納功小周天及大周天。氣功包括抗打訓練。

6)推手:有四正、四隅、進退步、斜角步、連環步、俯仰、滾肘、中原、懶牛筋、九宮步、大履步及採浪花等。

Remove ads

人物

吳家家族主要傳人如下:

  • 第一代:吳全佑
  • 第二代:吳鑑泉
  • 第三代:吳公儀(吳鑑泉長子)、吳公藻(吳鑑泉次子)、吳英華(吳鑑泉長女)、馬岳梁(吳英華夫婿)
  • 第四代:吳大揆(吳公儀長子)、吳大齊(吳公儀次子)、吳雁霞(吳公儀長女)、吳大新(吳公藻之子)、郭少炯(吳雁霞夫婿)、馬海龍馬江虎馬江豹馬江熊馬江麟等(馬岳樑子),此外,還有一位吳大政和吳燕霞,這兩人多不見於經傳。
  • 第五代:吳光宇(吳大揆長子)、吳小鳳(吳大揆長女)
  • 第六代:吳仲謙(吳光宇長子)、吳仲偉(吳光宇次子)

主要入門弟子:

  • 第一代:
  • 第二代:王茂斋吳全佑首徒)
  • 第三代:赵铁庵(吴鉴泉、王茂斋共传弟子)、王子英吳圖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亦曾受教于杨少侯)、徐致一(著有《吳式太極拳》)、鄭榮光(吳鑑泉弟子)、楊禹廷等(王茂斋弟子)
  • 第四代:李经梧、李秉慈、鍾岳平、蔡乃標、區國旋(吳公儀弟子)、蕭維隆、馮天錫(吳公儀弟子)、吳國泰(吳公儀弟子)、霍潔泉(吳公儀弟子)、莫斐(吴图南弟子后传其子莫韫龙)、馬有清(吳圖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弟子)、王培生楊禹廷弟子)、马汉清等楊禹廷弟子)
  • 第五代:陳昌立(吳大揆弟子、第一任可風中學校長)、徐汝松(吳大揆弟子)、莫池[2](吳大揆弟子)、黎威祥(吳大揆弟子)、胡令筠(吳雁霞弟子)、陳守成徐達之(吳大新弟子)
  • 第六代:香立智[3](吳光宇首徒)、徐成業(吳光宇弟子)、柯愈群(吳光宇弟子)、莊杰倆(吳光宇弟子)、袁偉強(吳光宇弟子)、陳淮傑(吳光宇弟子)、姚家祥(吳光宇弟子)、陳宇(吳光宇弟子)、梁秦(吳光宇弟子)、陳凱榮(吳光宇弟子)、周繼昌(吳光宇弟子)、張美華(吳光宇弟子)、潘冠熙(吳光宇弟子)、陳啟明(吳光宇弟子)、梁燦泉(吳光宇弟子)、周李艷蘭(吳光宇弟子)、林朗秋(吳光宇弟子)、Victor Mouquin(吳光宇弟子)、蔡文雄(吳光宇弟子)、李偉明(吳光宇弟子)、林祥萍(吳光宇弟子)、黃永康(吳光宇弟子)、黃永亨(吳光宇弟子)、鍾潔美(吳光宇弟子)、樊煉志(吳光宇弟子)、林向榮(吳光宇弟子)、林錦明(吳光宇弟子)、黃天成(吳光宇弟子)、陳之威(吳光宇弟子)
Remove ads

吳家歷代掌門人

吳家家族


吳鑑泉(1911 - 1942,自清室滅亡吳鑑泉自御前侍衛一職退下起計)
吳公儀(吳鑑泉長子,1942 - 1968)
吳大揆(吳公儀長子,1970 - 2011)
吳大齊[4](吳公儀次子,1972-)
吳雁霞(吳公儀長女,1993 - )
吳大新(吳公藻之子,2001 - )
吳光宇[5](吳大揆長子,2005 - )

中國大陸

由於吳公儀及其族人南遷香港,吳鑑泉創建之上海鑑泉太極拳社於1980年重開後主持人如下:
吳英華(吳鑑泉長女,卒於2003年)、馬岳樑(吳英華夫婿,卒於1998年)
馬海龍(吳英華長子,1998 -)

海外

吳英華第三子馬江豹教學於德國[6] 金叶博士,吴英华马岳梁的外孙女,在英国与欧洲教拳(http://www.yinghua-wu-style.org/)。[永久失效連結]

吳家四大寇

指吳家第四代吳公儀長子吳大揆為首,弟子鍾岳平、李國榮及馮天錫,常結伴到各處遊歷,與同行切磋交流。

吳家四大金剛

指吳家第五代四位高手,以吳公儀長孫吳光宇為首,並加以其師弟陳昌立、吳文表及陳守成。

相關著作

家族成員著作

  • 《吳家太極拳》,吳公藻著。(原名《吳家太極拳講義》,俗稱「金書」,最早版本面世於1932年,於1980年再版加入吳家線裝本「太極法說」及吳鑑泉、吳公儀拳照)
  • 《正宗吳式太極拳》,吳英華、馬岳樑著。
  • 《吳式太極拳推手》,吳英華、馬岳樑著。
  • 《吳家太極拳 - 108式關節動作》,吳光宇、香立智著(非出版刊物,只於鑑泉太極拳社傳閱)

門人弟子著作

  • 《吳式太極拳》,徐致一著(吳鑑泉弟子)
  • 《太極拳之研究》,吳圖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著(吳鑑泉弟子)
  • 《實用太極拳推手教材》,陳昌立著(吳大揆弟子)
  • 《吳家太極實戰述真》,陳守成著(吳大新弟子)
  • 《吳家輪椅太極拳講義》,柯愈群著(吳光宇弟子,香港傷殘青年協會輪椅太極班講義)

参見

註解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