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非大奖赛(英語:South African Grand Prix)是一級方程式賽車曾经在南非舉行的比賽。1934年,第一届南非大奖赛在開普省东伦敦的乔治王子赛道举行,吸引了来自欧洲的顶级车手,包括1939年的冠军路易吉·维洛雷西。
本场大奖赛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迫中止,但在1960年作为一级方程式赛季的一部分恢复比赛,两年后正式进入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赛历。这项赛事很受欢迎,但由于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大奖赛在1985年的争议性比赛后被迫暂停。1991年,种族隔离政策取消后,大獎賽於1992年和1993年回歸一级方程式赛历上。迄今为止,1993年南非大奖赛是最后一场南非大奖赛。
第一届南非大奖赛在一条24.4公里的公路上举行,这条公路穿梭于沿海城市东伦敦的不同居民区,被称为乔治王子赛道。1936年,这条赛道缩短到17.7公里。当比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恢复时,1959年,东伦敦修建了一条永久赛道,但保留了乔治王子赛道的名称。
1962年12月29日,第一届F1南非大奖赛在这里举行。在这一场比赛中,格雷厄姆·希尔在竞争对手,莲花车队车手吉姆·克拉克出现机械故障的情况下,赢得了分站冠军。1963年、1965年和1966年,F1南非大奖赛多次在乔治王子赛道举行。[1]
卡亚拉米赛道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1967年举办了第一届南非大奖赛。私人车队车手约翰·洛夫前期优势明显,但在比赛后段遇到燃料问题退赛,墨西哥车手佩德罗·罗德里格斯获胜。
1968年的南非大奖赛上,吉姆·克拉克夺冠,并在这里打破了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创造的最多分站冠军纪录,这也是他在F1的最后一次夺冠。
1969年南非大奖赛,杰基·斯图尔特获胜。
1970年,44岁的老将杰克·布拉汉姆在生涯最后一场比赛中夺冠。
1971年,美国车手马里奥·安德烈蒂代表法拉利车队首次夺得南非大奖赛冠军。
1974年,美国车手彼得·瑞夫森在测试赛时在Barbeque弯遭遇撞车,后来因伤去世。阿根廷车手卡洛斯·瑞特曼在当年的比赛中首次夺冠。1975年,南非车手朱迪·大卫·谢科特获胜。
1977年的南非大奖赛是历史上最可怕的撞车事故之一,汤姆·普赖斯在全速撞击赛道工作人员詹森·范·武伦时身亡。尼基·劳达赢得了冠军,但这场事故给整个运动带来了冲击。
1979年的比赛是在多变的天气条件下举行的,加拿大车手吉尔斯·维伦纽夫夺冠。
进入20世纪80年代,涡轮增压技术出现在F1中。由于卡亚拉米赛道位于高海拔地区,涡轮发动机可以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而自然吸气发动机则不能。
1982年,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马力优势达到150马力,远远超过自然吸气发动机。使用涡轮增压的雷诺车队统治了1980年和1982年的南非大奖赛,1982年,法国车手阿兰·普罗斯特在赛中轮胎飞出后依然超过卡洛斯·鲁特曼夺冠。[2][3]
1983年,南非大奖赛作为赛季收官战举行,普罗斯特、巴西车手尼尔逊·皮奎特和法国车手勒内·阿诺克斯三人共同争夺车手总冠军。普罗斯特和阿诺克斯都因引擎问题退赛,皮奎特获得第三名,夺得车手总冠军。赛后,普罗斯特对雷诺研发这款车的保守态度发表了激烈的批评,随后被车队解雇。皮奎特的队友,意大利车手里卡多·帕特雷斯赢得了比赛。
1984年,这项赛事在赛季初举行,转会至迈凯伦车队的普罗斯特在赛车启动失败后,按规则驾驶备用车从维修通道起步。普罗斯特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落后于队友尼基·劳达。英国车手德里克·沃里克为雷诺车队取得了领奖台,巴西车手,未来的三届世界冠军艾尔顿·塞纳为托勒曼车队取得了第一个积分,获得第六名。
1985年南非大奖赛陷入了一场国际争议,因为南非政府因该国与种族隔离有关的暴力激增而于同年7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各国开始抵制南非体育赛事。大多数F1车手都强烈反对前往南非参加比赛。部分國家政府也试图禁止其车手前往參賽,[4]利吉尔车队和雷诺车队抵制了这场比赛,这与法国政府对南非体育赛事的禁令是一致的。[5]然而,法国车手阿兰·普罗斯特和菲利普·斯特里夫参加了比赛。[6]英国车手奈杰尔·曼塞尔连续第二次赢得了南非大奖赛,他的队友凯凯·罗斯伯格获得亚军。[6]
1985年是种族隔离结束前的最后一届南非大奖赛,国际汽联主席让-马里·巴莱斯特尔在比赛结束几天后宣布,由于种族隔离政策,大奖赛将不会回到南非。[7]
1991年,种族隔离政策结束后,F1回到了卡亚拉米赛道。
1992年南非大奖赛中,曼塞尔统治全场。
1993年的南非大奖赛上,普罗斯特、艾尔顿·塞纳和迈克尔·舒马赫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普罗斯特夺冠。
1993年7月,卡亚拉米赛道被出售给南非汽车协会,该协会设法以盈利的方式运营该设施。然而,事实证明,举办一级方程式赛事的成本太高,大奖赛也没有回来。
唯一一位赢得南非大奖赛的主场车手是朱迪·大卫·谢科特。英国车手吉姆·克拉克4次夺冠,奥地利车手尼基·劳达3次夺冠。
2018年4月,南非赛车运动协会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斯科尔茨讨论了南非大奖赛重返一级方程式大奖赛赛程的可能性。他说,办赛主要的障碍是举办此类赛事的高昂成本,以及包括卡亚拉米赛道在内,目前没有一条南非赛道符合国际汽联举办一级方程式赛事的要求。[8]
2021年9月,有消息称,F1正在就2023年南非大奖赛的回归进行谈判。[9]
粉紅色背景表示該賽事不屬於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
粗體表示該車隊現在仍參加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粉紅色背景表示該賽事不屬於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
粉色背景为非世界锦标赛赛事
年份 | 車手 | 車隊 | 賽道 | 報告 |
---|---|---|---|---|
1993年 | 阿兰·普罗斯特 | 威廉姆斯–雷諾 | 卡亞拉米賽道 | 報告 |
1992年 | 奈杰尔·曼塞尔 | 威廉姆斯–雷諾 | 報告 | |
1991年 – 1986年 |
停辦 | |||
1985年 | 奈杰尔·曼塞尔 | 威廉姆斯–本田 | 卡亞拉米賽道 | 報告 |
1984年 | 尼基·劳达 | 麥拉倫–TAG | 報告 | |
1983年 | 里卡多·帕特雷斯 | 布拉漢姆–BMW | 報告 | |
1982年 | 阿兰·普罗斯特 | 雷諾 | 報告 | |
1981年 | 卡洛斯·瑞特曼 | 威廉姆斯–福特 | 報告 | |
1980年 | 勒内·阿尔努 | 雷諾 | 報告 | |
1979年 | 吉爾·維倫紐夫 | 法拉利 | 報告 | |
1978年 | 羅尼·彼得森 | 蓮花–福特 | 報告 | |
1977年 | 尼基·劳达 | 法拉利 | 報告 | |
1976年 | 尼基·劳达 | 法拉利 | 報告 | |
1975年 | 朱迪·谢科特 | 泰瑞爾–福特 | 報告 | |
1974年 | 卡洛斯·瑞特曼 | 布拉漢姆–福特 | 報告 | |
1973年 | 杰基·斯图尔特 | 泰瑞爾–福特 | 報告 | |
1972年 | 丹尼·哈默 | 麥拉倫–福特 | 報告 | |
1971年 | 马里奥·安德烈蒂 | 法拉利 | 報告 | |
1970年 | 杰克·布拉汉姆 | 布拉漢姆–福特 | 報告 | |
1969年 | 杰基·斯图尔特 | 馬特拉–福特 | 報告 | |
1968年 | 吉姆·克拉克 | 蓮花–福特 | 報告 | |
1967年 | 佩德羅·羅德里格斯 | 庫珀–瑪莎拉蒂 | 報告 | |
1966年 | 麥克·斯彭斯 | 蓮花–頂點 | 喬治王子賽道 | 報告 |
1965年 | 吉姆·克拉克 | 蓮花–頂點 | 喬治王子賽道 | 報告 |
1964年 | 停辦 | |||
1963年 | 吉姆·克拉克 | 蓮花–頂點 | 喬治王子賽道 | 報告 |
1962年 | 格拉汉姆·希尔 | BRM | 報告 | |
1961年 | 吉姆·克拉克 | 蓮花–頂點 | 喬治王子賽道 | 報告 |
1960年[11] | 保罗·弗雷尔 | 庫珀–頂點 | 報告 | |
史特靈·莫斯 | 保时捷 | 報告 | ||
1959年 – 1940年 |
停辦 | |||
1939年 | 路易吉·维洛雷西 | 瑪莎拉蒂 | 喬治王子賽道 | 報告 |
1938年 | 布勒·邁耶 | 萊利 | 報告 | |
1937年 | 帕特·費菲爾德 | 英格蘭競賽 | 報告 | |
1936年 | 馬里奧·馬薩庫拉蒂 | 布卡堤 | 報告 | |
1935年 | 停辦 | |||
1934年 | 惠特尼·威拉德 | 瑪莎拉蒂 | 喬治王子賽道 | 報告 |
來源:[10]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