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列國時代(梵語:महाजनपद,Mahajanapada,意為「大國」;約前600年—約前300年),是印度歷史上的一个時期,前承印度吠陀時代。主要是十六大國并立爭霸,這些大國主要分佈在印度中北部的印度河-恆河平原。
摩揭陀國實力最强,經訶黎、幼龍、難陀、孔雀四個王朝的發展與擴張,最後由孔雀王朝在公元前4世紀末統一了印度大部,結束了印度列國時代。
十六大國,又稱十六雄國,有多種說法與翻譯,以下列表出自漢譯《長阿含·闍尼沙經》[1][2][3]:
其他文獻又將喻尼/葉筏那(Yona/Yavana)[8][3]、須賴/蘇羅吒/蘇剌吒(Suraṭṭha/Surāṣṭra[9])[3]、蘇摩/蘇噏摩(Sumbha?Suhma?[10][11][12][13])[3]、奔噠羅/奔那伐彈那/分陀/分陀跋陀(Puṇḍra/Puṇḍravardhana[14][13])[3]、傍伽(Vaṅgā,孟加拉 Bengal[15][16][9])[2][3]、尸毘(Śivi/Śibi)[9][17]、達舍羅拏(Daśārṇā)[9][17]列為十六大國。《小部·小義釋》又將迦陵伽與十六大國並列[8]。據水野弘元推測,列入喻尼(印度稱希臘為Yona/Yavana)是因為健馱邏等印度西北地區曾成為希臘人的領土[18]。
十六國中,跋耆(前身為鞞提訶王國)和末羅是貴族共和國[19],其餘為君主制國家。除了十六大國外,還有釋迦(首都:迦毘羅衛)、藍摩等小國。
《大典尊經》提到了七個國家,除了十六大國中的阿濕波、阿槃提、鴦伽、迦尸以及跋耆前身的鞞提訶之外,還有蘇尾囉國(首都:勞嚕迦)和迦陵伽國(首都:彈多布囉)[20],蘇尾囉和迦陵伽也出現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
摩揭陀的王舍城、跋耆的毘舍離城、拘薩羅的舍卫城和阿逾陀城、迦尸的波羅奈城、鴦伽的贍波、跋蹉的憍賞彌城和犍陀羅的得叉尸羅城,是当时的八大商业城市。[21]此時期冶煉的鐵器開始得到廣泛使用。在考古學領域,此時期與北方磨光黑陶文化(Northern Black Polished Ware)相對應。[22]
列國時代是印度文化重要的發展時期,宗教與哲學蓬勃發展,劇烈的社會動盪伴隨著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沙門思潮,誕生了許多重要的思想家,有佛教的創始人悉達多·喬達摩[註 2]和耆那教的創始人伐達摩那,另外還有持無作論的富蘭那·迦葉,持宿命論的末伽梨·瞿舍羅,持不可知論的刪闍夜·毗羅胝子,持順世論的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持七元素說的波拘陀·迦旃延。[23]這一時代也被佛教稱為“佛陀時代”。婆羅米文出現於此時代。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