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傳統節日或稱為中華傳統節日、漢人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是漢人隨著季節、時間和物候轉移,開展具有特定主題的風俗和紀念意義的社會活動日,並因應時地環境代代相傳,反映漢人累積的傳統智慧和生活情趣以及人與自然、人際關係等,以漢族四大傳統節日最為有名。漢族傳統節日類型多樣化,根據《通勝》的載錄,年中最少有9個主要節日、24個節氣和140多個神誕。這些節日可分為農業耕作、宗教祭祀、人倫孝悌、驅瘟避邪四大類[1]。主要漢族節日包括元旦、人日、元宵、春社、寒食/清明、上巳、端午、三伏、七夕、中元/盂蘭、秋社、中秋、重陽、下元、冬至、臘八和除夕等等[2][3]。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1月20日) |
一般民俗節日
日期 | 名稱 | 別名 | 備註 |
---|---|---|---|
農曆正月初一 | 春節 | 農曆新年、年節、大年 | 一年之始,最重大的節日之一。古代此日,百官朝會天子。 |
正月初四 | 接神日 | 迎神日 | 民間諸神回到人間的日子,故家家戶戶虔誠祭拜,迎接諸神。 |
正月初五 | 隔開日 | 破五節 | 新春禁忌全部取消。春節假期正式結束,各商社、機關開始工作。 |
農曆正月初七 | 人日 | 眾人生日,傳說女媧創造蒼生,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 | |
農曆正月初八 | 穀日 | 傳說女媧創造蒼生,於第八天造出穀子來,故此初八為穀的生日。 | |
農曆正月初八 | 順星節 | 傳說這一天是諸星下界的日子,祭拜順星祈福。 | |
農曆正月初九 | 天日節 | 玉帝誕、玉皇誕 | 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 |
農曆正月初十 | 地日節 | 传说这是土地與石头的生日。 | |
農曆正月十五 | 元宵節 | 上元節、天官誕、小正月、元夕、燈節 | 新年第一個望日,也是天官大帝的誕辰,有賞花燈、吃湯圓的習俗。由於是古代少有能讓未婚男女外出賞燈相見的日子,也被視為「中國情人節」之一。 |
農曆正月二十 | 天穿節 | 流行於客家民系,源於古代女媧補天傳說,為客家人感念女媧補天相助的特殊節慶。 | |
農曆正月廿五 | 填仓节 | 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 |
農曆正月三十 | 正月晦 | 晦節 | 此日无月,正月的晦日受到汉族格外的重视,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 |
農曆二月初一 | 中和节 | 太阳生日。 | |
農曆二月初二 | 龍抬頭 | 春龙节、龍頭節 | 流行於中國北方,為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之日,也意謂著在此之後雨水會漸多。也有人認為「龍抬頭」指的是百蟲開始於初春甦醒。 |
農曆二月初二或十二、十五 | 花朝節 | 花神节、花神會 | 流行於中國北方,百花之神生日。 |
農曆二月初二或立春後第五個戊日 | 春社 | 土地誕、福德正神誕、頭牙(部份地區) | 春社是古代祈求農作豐收、感謝土地神的日子,為立春後第五個戊日[4][5]。部份地區後來將春社和農曆二月初二合併,變成土地公誕辰日和做頭牙的日子[6]。 |
清明節前一天 | 寒食节 | 熟食節、禁煙節、冷節 | 這天不生火,只吃冷食。 |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 清明節 | 掃墓、祭祖。 | |
農曆三月初三 | 上巳節 | 軒轅黃帝誕,玄天上帝(北方真武上帝)誕。 | 古代於三月第一個巳日舉行「祓除畔浴」的驅邪活動,後來固定為三月三日。此日在古代也是青年男女能藉機在水邊相會,談情說愛的時日。 |
農曆五月初五 | 端午節 | 五月節、端陽節、午日节、五日節、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節、浴蘭節 | 夏季驅瘟散疫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屈原。 |
農曆五月二十 | 分龍節 | 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相傳這天小龙會离开老龙,至廿五会聚。 | |
農曆五月廿五 | 會龍節 | 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分龍節時小龙离开老龙,至廿五会聚。 | |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 | 頭伏日 | 初伏 | 北方農村俗語:頭伏日吃餃子 |
農曆六月初一或六月十五 | 半年節 | 流行於福建、台灣,漳州裔較為重視,拜謝上半年之保佑,並祈求下半年之平安。 | |
農曆六月初六 | 天贶节 | 六月六、洗節、天貺節、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姑姑節 | |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 | 二伏日 | 中伏 | 北方農村俗語:二伏日吃麵條。《魏氏春秋》說,何晏在伏日食湯餅(湯煮的麵食,似今日之湯麵)。《荊楚歲時記》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 |
農曆六月廿四 | 觀蓮節 | 蓮花生日。 | |
農曆六月廿五 | 五穀母節 | 稻穀收成之時,是慶祝豐收之時,農戶會大拜穀神。 | |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 | 終伏日 | 末伏 | 北方農村俗語:三伏日吃烙餅攤雞蛋 |
農曆七月初七 | 七夕 | 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 | 傳説牛郎織女於鵲橋相會之日,是亦乞巧許願之日。 |
農曆七月十四 | 盂蘭盆節 (華人),中元節與盂蘭盆節合併的佛教節日 | 盂蘭盆節、盂蘭節、鬼節 | 佛教祭祀孤魂野鬼及開焰口施食的日子。 |
農曆七月十五 | 中元節,地官大帝誕,中元節與盂蘭盆節合併的道教節日 | 中元節、地官誕、七月半、鬼節 | 道教地官大帝誕和祭祀孤魂野鬼的日子。 |
農曆七月廿二 | 財神節 | 玄壇真君得道日 | |
農曆七月廿九 | 地藏節 | ||
農曆八月初一 | 天灸日 | 天医节 | |
農曆八月十五、十六或立秋後第五個戊日 | 秋社 | 土地公得道日(部份地區) | 秋社是古代慶祝農作豐收、感謝土地神的日子。有些地區將秋社提前至中元節,有「齋田頭」的習俗。另一些地區有牙祭之俗,以八月十六為秋社,並和中秋節合併,會在中秋日立「土地公拐」。 |
農曆八月十五 | 中秋節 | 秋夕、八月節、月節、團圓節 | 賞月、吃月餅、玩燈籠等。 |
農曆九月初九 | 重陽節 | 重九節、菊花節 | 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習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
農曆十月初一 | 寒衣节 | 授衣节、冥阴节 | 祭祀祖先的日子。 |
農曆十月初十前後 | 十成節 | 重十節、雙十節、豐收節 | 慶祝豐收的日子。 |
農曆十月十五 | 下元節 | 消災日、水官誕、水官節、下元水官節 | 水官大帝禹的生日。 |
二十四節氣之冬至 | 冬至 | 冬節、亞歲 | 休養生息的時節,回家團圓,在冬至日吃湯圓或水餃、餛飩。古代此日,天子祭天、百官朝賀。 |
農曆十二月初七 | 驱傩日 | ||
農曆十二月初八 | 臘八節 | 古代於冬至後第三戌日蜡祭百神,後來固定為臘月初八。相傳此日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故又稱「佛成道日」。 | |
農曆十二月十六 | 尾牙 | 东南沿海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演变为工商界年终酬谢员工聚餐活动。 | |
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 | 祭灶日 | 謝节、灶王節、祭灶、送神日、小年 | 奉拜家中諸神與灶君。 |
農曆十二月廿九(小月)或三十(大月) | 除夕 | 年三十晚、除夜、大年夜、大晦日、歲除 | 一年最後一天。 |
宗教節日
日期 | 名稱 | 別名 | 備註 |
---|---|---|---|
農曆正月初一 | 元始天尊誕 | 原始天尊生辰,天地旦生。 | |
農曆正月初二 | 車公誕 | 車公誕辰。 | |
農曆正月初六 | 清水祖師生日 | 清水祖師誕辰,各地祖師廟皆有慶典。 | |
農曆正月初九 | 玉皇誕 | 玉皇大天尊誕辰。 | |
農曆正月十九 | 丘處機誕 | 道教節日,丘處機誕辰。 | |
農曆二月初二 | 土地神生日 | 土地神诞辰。 | |
農曆二月初三 | 文昌誕 | 文昌帝君诞辰。 | |
農曆二月初八 | 釋迦牟尼出家日 | 佛出家日 | 佛教節日,佛祖釋迦牟尼出家日,各佛寺中舉行莊嚴典禮、法會。 |
農曆二月十五 | 佛滅日、太上老君誕 | 釋迦牟尼佛入滅、太上老君诞辰。 | |
農曆二月十九 | 觀音誕 | 觀音诞辰。 | |
農曆三月廿三 | 天后誕 | 天后寶誕、天妃誕、媽祖誕、媽祖生 | 媽祖诞辰。 |
農曆四月初八 | 浴佛節 | 佛誕 | 佛教節日,佛祖釋迦牟尼誕辰日,各佛寺中舉行莊嚴典禮、法會。 |
農曆四月十四 | 呂祖誕 | 道教節日,呂洞賓的誕辰。 | |
農曆四月十五 | 佛顯日 | 佛教節日,相傳是釋迦牟尼佛早年顯示祥瑞,天龍八部皆來禮拜的日子。 | |
農曆六月十六(少數地區為五月十三) | 關帝誕 | 關公誕、關爺生 | 民間傳說中關羽的生日。 |
農曆六月十九 | 觀音得道日 | 觀音得道的日子。 | |
農曆六月廿四及六月廿六 | 川主诞 | 川主李冰父子的生日 | |
農曆七月十四 | 盂蘭節 | 俗稱鬼節 | 目連救母破地獄 |
農曆八月初八 | 太乙救苦天尊得道日 | 太乙真人得道日 | 道教地獄至尊的得道日子,次日(八月初九)下凡救渡諸衆生、尋聲求苦,是為太乙救苦日。 |
農曆九月十九 | 觀音出家日 | 觀音出家的日子 | |
農曆十一月十一 | 太乙救苦天尊誕 | 太乙真人誕 | 道教地獄至尊的旦辰及救贖地獄衆生的日子,也是救渡諸衆生、並尋聲求苦的天尊 |
農曆十一月十七 | 彌陀誕 | 永明延壽禪師生日,佛寺訂為阿彌陀佛佛誕 |
參見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