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福建、廣東傳統美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肉臊飯(臺灣話:bah-sò-pn̄g,潮汕话:nêg8 co3 bung7,又寫作肉燥飯),是台湾、福建、广东潮汕的一道美食,在广东潮汕的肉臊饭中的肉臊(猪肉末)可以是炒的、煮的、滷的等任何烹饪手法,只要加了肉臊的米饭就可以称之为肉臊饭[1]。在台灣北部则又稱為滷肉飯(臺灣話:Ló͘ bah pn̄g,又寫作魯肉飯)[2],是一道豬肉丁(或絞肉)製作而成的美食,有些人認為是台灣的國菜[3][4]。
肉臊飯的特色和制作的关键部分在于肉酱和肉汁,在臺南、臺中、臺北的製作方法和特点均有差异[5]。
肉臊飯在臺灣被視為極具台灣特色的民眾美食,在全臺各地都有店家販售。在北臺灣為一種淋上含有豬皮的滷肥肉切丁及醬油滷汁的白飯菜餚。在南台灣,肉臊飯通常是以肥瘦一定比例的豬絞肉滷製,但北台灣通常用含有煮熟碎豬肉或炒香肉臊(豬絞肉)及醬油滷汁,兩者的口感和口味略有不同。
用大鍋炒切碎的五花肉或絞肉,接著放入紅蔥酥、蔥、蒜、冰糖、白胡椒粉、醬油、五香粉和米酒等調料。最後放入鍋中加水小火燉製。也可以加入醬瓜、滷蛋、油豆腐等一起烹調。
依地區不同,由碎豬肉做成的肉臊飯和由三層肉做成的炕肉飯有時都被稱作「滷肉飯」,而造成混餚。在北台灣,滷肉飯指肉燥飯,在南台灣滷肉飯指的是炕肉飯,另外肉燥飯在台中也有肉角飯之稱。[6]在香港的臺式餐館,「滷肉飯」大多是使用滷五花肉塊,而「魯肉飯」或「肉臊飯」才大多是使用滷肉碎。[7]中国大陆的“台湾卤肉饭”则不作区分,使用卤肉块或者肉臊的都可以称为“卤肉饭”。
「滷」者,用濃汁烹調食物也。臺灣常見「魯」肉飯,則常用於方便表音。臺灣美食作家朱振藩說,根據最早的字典書漢朝《說文解字》判斷,「鹵」字是正寫,後來出現「滷」字。[7]至於「魯」則是因滷字不常用取其音相近者,數十年前在臺灣出現,久用成為慣用用法;按字意正確用字為「滷」。[11]
《禮記‧內則》中的記載的周代飲食:「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煎醢,加於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熬煮肉醬澆在米飯之上,拌著吃,稱為淳熬,澆到黍米飯上,則稱為淳毋,此食品廣為流傳並隨著時間產生許多區域變化。《康熙字典》引《廣韻》、《水滸傳》中也有提及「肉臊」一詞,也就是現今「肉燥」,因為「臊」與「燥」兩字讀音相近,在寫錯字的情況下,肉「臊」飯就變成現在的肉「燥」飯。[12]
近年臺灣官方將滷肉飯英譯,改為臺語發音的直譯(如日本壽司、韓國泡菜英譯,以當地語言直譯,突顯專有特色)[13][14]。
《米其林指南》曾誤指台灣滷肉飯發源自中國山東的「魯肉飯」(山東簡稱「魯」)。[15][16]書中還描述其食材是切塊豬肉再加上「洋蔥」(實為紅蔥頭)等調味做成的食品(这一描述更类似于山东坛子肉配米饭),令台灣滷肉飯業者大感不解。經查證,可能是翻譯過程出錯,造成撰文的美食家誤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