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由對某種物體或情況的持續和過度恐懼所定義的焦慮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恐懼症(phobia)是焦慮症的一種類型,此症的特徵為發病者對某些事物或情境,會產生持續性的恐懼與害怕[1]。恐懼症的典型症狀是快速發作的懼怕現象,並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患者將竭盡全力避免懼怕情境發生,而患者的避免行為,往往大於實際遇到懼怕情境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懼怕之情境無可避免,患者將感受到強烈負面壓力。對於血液或受傷有恐懼症的患者,昏厥是可能發生的[1]。廣場恐懼症與恐慌發作經常有所關聯[2]。恐懼症患者通常對多種事物或情境都會產生懼怕[1]。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2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12月12日) |
恐懼症可大致分為特殊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及廣場恐懼症[1][3]。特殊恐懼症的懼怕類型包含:動物類、自然環境類、血液或受傷類及特定情境類[1],最常見的懼怕類型如:蜘蛛恐懼症、恐蛇症和懼高症等[4],某些案例中,患者罹病是由懼怕事物的負面經驗所觸發。社交恐懼症則常見於患者懼怕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判斷。廣場恐懼症常見於患者懼怕有許多人的公共場合,擔心無法逃避或躲藏[1]。
特殊恐懼症可由暴露疗法進行治療,且須治療至恐懼解除;對於此類恐懼症,藥物療效不彰[3]。社交恐懼症及廣場恐懼症則經常透過心理治療與藥物聯合治療[5][6]。藥物的使用包括抗憂鬱藥、苯二氮䓬類藥物或β受體阻斷藥[5]。
特殊恐懼症每年約影響西方國家 6~8%的人口,在亞洲、非洲跟拉丁美洲則每年約有2~4% 罹患特殊恐懼症[1],社交恐懼症約影響 7% 美國人及世界其他地區人口中的 0.5~2.5% ,廣場恐懼症約影響 1.7% 的人[2]。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兩倍,典型發病年齡大約為 10~17 歲,隨著年齡增長,患者比例下降[1][2],恐懼症患者有較高的自殺風險[1]。
面對生活或精神上的壓力,或在少年時期有不愉快的經歷,以致對某些場合或事物非常恐慌,便有機會患上恐懼症。
治療有兩方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