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七Epsilon Indi)位於印第安座,距離地球11.83光年。波斯七的自行運動速度在肉眼可見的恆星中排名第2,僅次於天鵝座61(不過自行運動比波斯七大的葛羅姆布里吉1830亮度為6.4等,在異常黑暗的夜空中可以用肉眼觀測到它)。

事实速览 特性, 天体测定 ...
波斯七
Epsilon Indi
Thumb
波斯七位於印第安座的右側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ICRS)
星座 印第安座
星官
赤經 22h 03m 21.6571s[1]
赤緯 −56° 47′ 09.514″[1]
視星等(V) 4.69[1]
特性
光谱分类K4.5 V[1]
U−B 色指数1.00[2]
B−V 色指数1.06[2]
变星类型None
天体测定
徑向速度 (Rv)-40.4[1] km/s
自行 (μ) 赤经:3,961.41[1] mas/yr
赤纬:-2,538.33[1] mas/yr
视差 (π)275.79 ± 0.69[1] mas
距离11.83 ± 0.03 ly
(3.626 ± 0.009 pc)
绝对星等 (MV)6.88
軌道[3]
主星ε Ind Ba
伴星ε Ind Bb
繞行週期 (P)11.0197 ± 0.0076 yr
半長軸 (a)661.58 ± 0.37 mas
(2.4058 ± 0.0040 au)
偏心率 (e)0.54042 ± 0.00063
倾斜角 (i)77.082 ± 0.032°
升交点黃經 (Ω)147.959 ± 0.023°
近心點幅角 (ω)
(secondary)
328.27 ± 0.12°
詳細資料
質量0.77[4] M
半徑0.76[5] R
表面重力 (log g)4.65 ± 0.15[2]
亮度0.15 L
溫度4,280[5] K
金屬量60-110%
自轉23 days (0.7 km/s)
年齡1.3 × 109[6]
其他命名
关闭

從波斯七的角度來看,太陽會成為大熊座的第2亮星,並位於北斗七星的杓底附近。

性質

波斯七屬於一顆主序星,質量只有太陽的4分之3[4],表面重力則比太陽略高[2]。波斯七與太陽的相對速率是86km/s,被懷疑是至少由16顆第一星族星組成的星協中的一個成員[7]

天文學家在2003年1月宣布發現一顆棕矮星繞著波斯七公轉,它的質量為木星的40-60倍,距離至少有1500天文單位[8][9]。到了2003年8月時天文學家發現它其實是一對棕矮星雙星,彼此相隔2.1天文單位[10]。這兩顆棕矮星的光譜都是T型,其中質量較大的波斯七Ba是T1型,而另一顆質量較小的波斯七Bb則是T6型。天文學家則根據演化模型[11]光譜學與光度測定分別來計算這兩顆棕矮星的質量、直徑與表面溫度,根據他們觀測的結果顯示波斯七Ba與波斯七Bb的數據分別是47 ± 10與28 ± 7倍木星質量、直徑為太陽的0.091 ± 0.005與0.096 ± 0.005倍,表面溫度則分別是1280±40K與850±20K[12]

行星系統

更多信息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质量 ...
波斯七 A的行星系[13]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质量 半長軸
(AU)
轨道周期
()
離心率 傾角 半径
b 3.25+0.39
−0.65
 MJ
11.55+0.98
−0.86
45.20+5.74
−4.77
0.26+0.07
−0.03
64.25+13.80
−6.09
°
~0.9 RJ
关闭

行星適居性

天文學家瑪格麗特·端貝爾(Margaret Turnbull)與吉兒·塔特(Jill Tarter)曾經列出一份名單,其中包括17,129顆最接近太陽並且很可能擁有可以孕育出複雜生物的行星的恆星,波斯七則在該名單中名列首位[14] 。端貝爾與塔特目前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卡內基科學機構(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進行研究。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