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蔴地一街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眾坊街(Public Square Street),原本叫公眾四方街,係香港一街,喺油蔴地榕樹頭側邊,呈東西向,橫過多條主要街道。原本由山通到海,今下畀西九龍填海區所隔。
眾坊街全條都響油蔴地平地同填地之上。街東起京士柏山西壁山腳底,石壁街樓梯開始。向西橫過彌敦道、廟街、上海街、新填地街、澄平街,到渡船街為止。
眾坊街一帶,原本係油蔴地淺灘。水上人灣舶此灘,亦有唔少人來呢度做生意,1841年之前重起埋天后廟,叫油蔴地天后廟。廟前地,因有幾樖榕樹遮陰,所以叫榕樹頭。因係廟前榕樹頭笪地,英國人就形容為Public Square,即公眾廣場咁解。
1860年,英國由大清手上正式得到九龍半島,無耐就發展尖沙嘴同油蔴地。1864年,英國將尖沙嘴村落搬來廟條。1878年,香港政府將呢劃做廣場。1887年,當時香港政府響榕頭頭側邊,起咗條街,叫Public Square Street。啲師爺因為譯名水平唔高,將佢直譯公眾四方街。
油蔴地填海,公眾四方街響填地上,一直伸長到海邊。[1]街尾一直係去中環嘅碼頭。去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公眾四方街呢個怪名,終於改名為眾坊街。
眾坊街首名勝,當然係油蔴地天后廟,以及榕樹頭。另有,梁顯利社區中心,以及隔籬油蔴地差館。屋邨駿發花園,裏面有百老匯電影中心。晚上榕樹頭有夜市,有好多小販擺賣。
眾坊街頭,可以行樓梯上京士柏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