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矛盾(粵拼:maau4 teon3),又叫衝突、抵觸,係指邏輯上一個人講嘅嘢或行動出現衝突嘅情況[1]。根據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嘅矛盾律,一句命題唔可以喺同一時間及條件下又係真又係假。例如,呢杯水係熱嘅同呢杯水唔係熱嘅兩個命題喺相同條件下無法同時成立。
由哲學或者邏輯學嘅角度睇,矛盾語句通常係指一個陳述同時包含兩個無法同時成立嘅命題。以下係一啲以粵語為例嘅矛盾語句:
|
漢語矛盾一詞,據講係出自《韓非子》嘅。
《韓非子》有個故仔:古代有個賣矛同盾嘅人,喺其他人面前推銷自己嘅貨品。佢舉起盾話:「我嘅盾係全世界最硬淨嘅,冇嘢可以拮得穿佢。」跟住又拎起長矛話:「我嘅長矛係全世界最鋒利嘅,乜嘢都可以拮得穿。」有人聽咗之後就反問佢:「噉用你呢支最鋒利嘅矛,去拮你呢個最硬淨嘅盾又會點?」嗰個人呆咗一陣,唔識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