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百科全書係對人類過去積累嘅全部知識或某一類知識嘅書面摘要。

「百科全書」通常係指一大套書。呢個詞喺西方最早嚟自希臘文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思係「循環嘅,周期性,平常嘅」,而「paideia」就指教育。含義係「普通教育,字面上講就係一個想接受通才教育嘅人所應該學習嘅藝術同科學知識」。佢抄錄過程中謬傳做新拉丁文詞「encyclopaedia」,跟住又進入英文,最先記載係1531年。新拉丁文中呢個詞被選中作為一本覆蓋各科知識嘅參考著作嘅書名。英國最早喺1644年出現。
據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世界上最大嘅百科全書係中國嘅《永樂大典》。
百科全書嘅歷史都差唔多有兩千年咁耐,喺呢段時間入面,佢哋嘅發展都幾大㗎,好似語言方面(用國際通行嘅主要語言又或者係本地話嚟寫)、大細(幾本定係好多本)、目的(呈現全世界嘅知識定係得一啲範圍嘅知識)、文化角度(權威性、意識形態、教誨式、實用性)、作者(資歷、風格)、讀者(教育程度、背景、興趣、能力),仲有生產同埋發行嘅技術(手寫稿、少量或者大量印刷、互聯網)。百科全書係專家寫嘅可靠資訊來源,印刷版喺圖書館、學校同埋其他教育機構都佔咗好重要嘅位置。
去到廿一世紀,好似電子同埋開放源碼版本噉嘅嘢出咗現,好似維基百科(夾埋wiki網站嗰種形式)呢啲,就起勢擴大咗百科全書啲條目嘅易搵程度、作者人數、讀者人數同埋種類。[1]
詞源

encyclopedia(百科全書)呢個字,係由通用希臘文 ἐγκύκλιος παιδεία 嚟嘅,[2] 音譯做 enkyklios paideia,意思解做「通識教育」,佢係由 enkyklios(ἐγκύκλιος)呢個字嚟,意思係「圓形嘅、循環嘅、要定時定候做嘅、通用嘅」[3][4] 同埋 paideia(παιδεία)呢個字結合出嚟,意思係「教育、湊大細路」;夾埋一齊,成個詞組嘅字面意思係「完整嘅教導」或者「完整嘅知識」。[5] 點知,因為抄寫嗰陣出錯[6],喺1470年昆體良嗰個版本嘅拉丁文手稿入面,啲抄寫員將呢兩個分開嘅字夾硬變成一個字。[7] 啲抄寫員就咁將呢個詞組當咗係一個單一嘅希臘字,enkyklopaedia,意思都係一樣,而呢個唔啱嘅希臘字就變咗做新拉丁文嘅字 encyclopaedia,跟住又傳咗入英文。就因為呢個夾硬砌埋嘅字,十五世紀之後嘅讀者成日,但係其實唔啱㗎,以為羅馬作家昆體良同埋普林尼講緊一種好古老嘅文體。[8] 後嚟,諾亞·韋伯斯特搞咗 拼寫改革,[9] 呢個字嘅拼寫喺美式英文嗰邊就係 encyclopedia,英式英文嗰邊就係 encyclopaedia(不過 encyclopedia 呢個拼法都越嚟越多人用),而有啲特別嘅情況就會用 encyclopædia。[10]
特點
![]() |
而家啲百科全書,係喺十八世紀嗰陣由詞典慢慢變出嚟嘅;呢個關係可以喺印刷版百科全書嗰啲字母順序度睇得出。[11] 喺歷史上,百科全書同埋詞典都係由啲讀書多、好有見識嘅內容專家去編寫嘅,但係佢哋喺結構上面嘅分別都幾大吓。詞典呢,係一種語言學嘅嘢,主要係搞啲詞語嘅字母順序列表,仲有佢哋嘅定義。啲同義詞,同埋啲同主題有關嘅詞,就會散收收噉喺本詞典嘅唔同地方出現,冇話有個好明顯嘅位可以深入噉講吓。所以,詞典通常都係俾得好少資訊、分析又或者係對個定義緊嘅詞語嘅背景資料。就算佢可能會提供到定義,但係都可能搞到讀者唔理解個術語嘅意思、重要性、又或者係佢嘅限制,重有就係個術語同埋更大範圍嘅知識領域有乜嘢關係。
為咗搞掂呢啲問題,百科全書嘅文章通常唔會淨係得啲簡單嘅定義,亦都唔會淨係定義一個詞語就算,而係會對一個「主題或者學科」提供更加廣泛嘅意思。除咗定義同埋列出個題目嘅同義詞之外,篇文章重可以更加深入噉講吓個題目更加廣泛嘅意思,同埋傳達關於嗰個題目嘅最相關同埋累積咗嘅知識。百科全書嘅文章好多時都會包埋好多地圖同埋插圖,重有參考書目同埋統計數據。[3] 理論上嚟講,百科全書唔係寫嚟說服人哋嘅,雖然佢嘅其中一個目的真係要說服佢嘅讀者,話佢講嘅嘢係真確嘅。
重有,有時啲書或者閱讀清單,會係由某本百科全書嘅文章嘅撮要(成份或者部分)度攞料再編寫出嚟嘅。
四個主要元素
有四樣嘢好重要,去定義百科全書:佢嘅主題、佢嘅範圍、佢點樣組織、同埋佢點樣整出嚟:
百科全書可以係乜都講吓嘅,乜嘢範疇嘅題目嘅文章都有(好似英文嘅《大英百科全書》同埋德文嘅《布羅克豪斯》就係好出名嘅例子)。[12] 通用百科全書可能會包埋點樣做唔同嘢嘅指南,重有嵌入式詞典同埋地名辭典。[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亦都有啲百科全書係講某啲文化、種族、又或者國家角度嘅各種題目,好似《蘇聯大百科全書》或者《猶太百科全書》噉。 百科全書範圍嘅作品,目標係傳達佢哋講嗰個主題範圍嘅重要累積知識,好似醫學、哲學或者法律嘅百科全書噉。作品喺材料嘅廣闊程度同埋討論嘅深入程度方面都唔同,睇吓佢哋嘅目標讀者係邊個。 要令百科全書可以俾人用嚟查嘢,一啲有系統嘅組織方法係唔少得嘅。歷史上面,印刷版百科全書嘅組織方法主要有兩種:字母方法(就係有好多篇分開嘅文章,跟字母順序排)同埋跟層級類別嚟組織。[13] 前者嘅方法而家比較普遍,尤其係講通用嘢嘅百科全書。不過,電子媒體夠晒靈活,所以可以俾同一啲內容用唔同嘅組織方法。再者,電子媒體喺搜尋、索引同埋交叉引用方面都提供咗新嘅功能。喺十八世紀嘅《百科全書》嘅扉頁上面,賀拉斯嘅題詞就暗示咗百科全書嘅結構有幾咁重要:「秩序同埋關聯嘅力量可以為平凡嘅嘢增添幾多分優雅。」 隨著而家嘅多媒體同埋資訊年代嘅發展,收集、驗證、總結同埋呈現各種資訊嘅新方法就出咗現。好似 Everything2、Encarta、h2g2 同埋 Wikipedia 呢啲項目,就係百科全書新形式嘅例子,因為資訊檢索變得越嚟越易。百科全書嘅生產方法,喺歷史上,營利同埋非營利嘅環境都有支持,好似頭先講到嘅《蘇聯大百科全書》就完全係政府出錢搞嘅,而《大英百科全書》就係以營利機構嘅身份得到支持。
百科全書式詞典
有啲名叫做「詞典」嘅作品,其實同百科全書差唔多,特別係嗰啲講某個特定領域嘅(好似《中世紀詞典》、《美國海軍作戰艦艇詞典》同埋《布萊克法律詞典》)。《麥覺理詞典》,澳洲嘅國家詞典,喺出咗第一版之後就變成咗百科全書式詞典,因為佢哋意識到專有名詞喺平時講嘢嗰陣都會用到,重有就係由呢啲專有名詞衍生出嚟嘅詞語。
百科全書同詞典之間嘅分別
百科全書同詞典之間都有啲大方向嘅分別嘅。最明顯嘅係,百科全書啲文章長好多、內容豐富好多,亦都徹底好多,比起大部分普通詞典嘅條目都係噉。[14][15] 內容方面都有唔同。 সাধারণভাবে嚟講,詞典係提供關於詞語本身嘅語言學資訊,而百科全書就更加注重嗰啲詞語代表嘅嘢。[16][17][18][19] 所以,詞典啲條目同佢哋描述嘅詞語係分唔開嘅,但係百科全書啲文章就可以俾佢哋一個唔同嘅條目名。咁樣,詞典啲條目就唔可以完全翻譯做其他語言,但係百科全書啲文章就可以。[16]
不過,實際上,佢哋之間嘅界線唔係咁實的的,因為事實性嘅「百科全書式」資訊,同埋好似詞典入面出現嘅語言學資訊,兩者之間冇一條清清楚楚嘅界線。[18][15][20] 所以百科全書可能會包埋詞典都有嘅嘢,反過嚟都係。[20] 尤其係,詞典啲條目好多時都會包埋關於個詞語所指嘅事物嘅事實資訊。[15][20]
前現代百科全書
内文:History of encyclopedias
而家重搵得到嘅最早嘅百科全書式作品,就係老普林尼寫嘅《博物誌》,佢係公元一世紀羅馬嘅政治家,[3][21][22][23] 呢本書仔係受到瓦羅(公元前一世紀)嘅影響。[24] 佢寫咗本書,總共有37章,講嘅嘢包括自然史、建築、醫學、地理、地質學,同埋佢身邊世界嘅方方面面。[23] 呢本書喺古代嗰陣好受歡迎,係1470年第一批攞去印嘅古典手稿之一,到而家都仲係咁受歡迎,係了解羅馬世界,尤其係羅馬藝術、羅馬科技同埋羅馬工程嘅資訊來源。
西班牙學者塞維利亞嘅伊西多爾係第一個基督教作家,嘗試去編寫一套通用知識嘅「總論」,佢嘅《詞源》(c. 600–625),啲搞古典學嘅人又叫佢做《本源》(縮寫 Orig.)。呢本百科全書——第一本基督教摘要——夾埋448章,總共20本書[25],佢嘅基礎係幾百個古典來源,包括埋 Naturalis Historia。《詞源》喺嗰個年代俾人讚到話「quaecunque fere sciri debentur」,意思係「實際上所有需要知嘅嘢都喺度」。[26][22] 佢講嘅範圍包括:語法、修辭學、數學、幾何學、音樂、天文學、醫學、法律、天主教會同埋異端教派、異教 哲學家、語言、城市、動物同埋雀仔、物理世界、地理、公共建築、道路、金屬、岩石、農業、船、衫、食物,同埋工具。
另一本基督教百科全書係卡西奧多羅斯寫嘅《神聖同埋世俗文學指南》(543–560),佢係專門為基督教神學同埋七藝而寫嘅。[22][3] 《蘇達辭典》百科全書,係一本好犀利嘅十世紀拜占庭百科全書,佢有三萬個條目,好多都係由古代嘅來源度攞料,但係嗰啲來源之後就唔見咗,而且通常都係由中世紀基督教編纂者度嚟。本書啲字係跟字母順序排嘅,同普通嘅元音順序有少少唔同,而且係放喺希臘字母表入面。[22]

喺印度嗰邊,有本《Śrībhūvalaya》(卡納達文:ಸಿರಿಭೂವಲಯ),大概係公元800年到15世紀之間嘅作品,係卡納達語文學作品,由古穆登杜·牟尼,一位耆那教和尚寫嘅。佢好特別,因為佢唔係用字母,而係完全用卡納達數字砌成。耆那教經典入面嗰啲哲學思想,有好多都喺本書入面俾人講得好清楚同埋好叻噉解釋出嚟。
公元前二世紀嘅參考書《世本》俾人叫做中國嘅家譜百科全書,而喺220年代完成嘅《皇覽》係早期嘅「類書」百科全書。《藝文類聚》,喺624年寫完,係早期唐朝一本好重要嘅文學百科全書。喺宋朝初期(960–1279)嗰陣,十一世紀編纂嘅龐大百科全書式著作《宋四大書》,喺嗰個時候係一件好犀利嘅文學大工程。《四大書》入面最後嗰本百科全書,《冊府元龜》,總共有成九百四十萬個漢字,分做一千卷寫。 《永樂大典》(1408年完成)有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卷,令佢成為世界歷史上面最大本嘅紙質百科全書。[27][28]
成個中國歷史入面,出咗好多好勁嘅百科全書編纂者,好似科學家兼政治家沈括(1031–1095)同埋佢喺1088年寫嘅《夢溪筆談》;政治家、發明家兼農學家王禎(活躍時期係1290–1333)同埋佢喺1313年寫嘅《農書》;重有宋應星(1587–1666)同埋佢嘅《天工開物》。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叫宋應星做「中國嘅狄德羅」。[29]
印刷版百科全書
喺印刷機出現之前,百科全書式嘅作品都係手抄嘅,所以好少見,得嗰啲有錢佬或者好有學問嘅修道士先至有機會接觸到:佢哋好貴,通常都係寫俾嗰啲搞學術研究嘅人睇,唔係俾普通人查嘢用。 文藝復興嗰陣,印刷術嘅出現令百科全書可以傳得更開,每個學者都可以有自己嘅一本。喬治·瓦拉寫嘅《論應追求與應避免之物》,喺1501年由阿爾杜斯·馬努提烏斯喺威尼斯喺佢死後先至印出嚟。呢本書跟返傳統嘅文科模式。不過,瓦拉加埋咗古代希臘數學著作(首先係阿基米德嘅著作)嘅翻譯,呢啲著作係新發現同埋翻譯出嚟嘅。《哲學珍珠》,由格雷戈爾·雷施喺1503年印出嚟,係一本完整嘅百科全書,解釋七藝。
錢、商業、法律,同埋知識界嘅因素,都影響咗百科全書嘅規模。中產階級多咗時間睇書,百科全書就幫到佢哋學多啲嘢。出版社想出多啲書,所以有啲國家好似德國就開始賣啲冇咗字母排序嘅部分嘅書,為咗印快啲。而且,出版社自己都冇咁多資源,所以有啲出版社就會夾埋一齊,用大家嘅資源去整啲更好嘅百科全書。後嚟,競爭越嚟越大,因為法律唔係咁完善,版權嘅問題就出現咗。 約翰·哈里斯 通常俾人覺得佢喺1704年推出咗而家大家都慣用嘅字母排序方式,佢本英文書叫《技術詞典:或者,藝術與科學通用英文詞典:唔單止解釋藝術術語,重有藝術本身》——呢個係佢全名。本書啲內容係跟字母順序排嘅,佢嘅內容真係唔單止解釋咗藝術同埋科學入面用嘅術語,仲有藝術同埋科學本身。艾薩克·牛頓爵士 喺1710年出嘅第二卷入面,貢獻咗佢唯一發表過嘅化學著作。
《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嘅目的的確係收集散佈喺全球各地嘅知識;向同我哋一齊生活嘅人講清楚佢嘅整體系統,並且傳俾我哋嘅後人,等前人幾個世紀嘅努力唔會對後世變得冇用;等我哋嘅後代,變得更有學識,同時又變得更加有品德同埋開心,等我哋唔會乜都冇為將來嘅人類服務過就死咗。
Page 'Encyclopédie' not found
《大英百科全書》
《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
Page 'Brockhaus Enzyklopädie' not found
美國嘅百科全書
喺美國,1950年代同埋1960年代,有幾本好受歡迎嘅大型百科全書推出,通常都係分期付款咁賣嘅。呢啲百科全書入面,最出名嘅就係《世界圖書百科全書》同埋《芬克與瓦格納爾斯百科全書》。差唔多九成係上門推銷賣出嘅。[21] Jack Lynch 喺佢本書《你可以查閱》入面話,百科全書推銷員真係太普遍,搞到佢哋變成笑話嘅題材。佢講到佢哋點樣sell嘢,話:「佢哋賣嘅唔係書,而係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將來、一個社會地位提升嘅承諾。」喺1961年,《世界圖書百科全書》嘅廣告就話:「你而家揸住你屋企人嘅將來喺手」,同時show出一隻女人嘅手揸住一張訂購表格。[31] 去到1990年代,《科利爾百科全書》同埋《美國百科全書》,係美國出嘅百科全書入面,最出名嘅兩本。[32]
數碼百科全書
實體媒體
去到20世紀尾,百科全書開始喺 CD-ROM 度出版,俾 個人電腦 用。喺1980年代同埋1990年代,電腦用家通常都係用呢種方法嚟查百科全書嘅知識。後嚟,DVD 光碟取代咗 CD-ROM,去到2000年代中期,互聯網百科全書 就變成咗主流,取代咗用光碟嘅軟件百科全書。[3]
CD-ROM 百科全書通常係 macOS 或者 Microsoft Windows (3.0, 3.1 定係 95/98) 喺 CD-ROM 光碟上面嘅應用程式。用家要執行百科全書嘅軟件程式,先至會見到一個menu,俾佢哋開始睇百科全書啲文章,好多百科全書都有得search百科全書嘅內容。文章啲字通常都有 超連結,重有 相、聲音 檔案(例如關於歷史演講或者樂器嘅文章入面),同埋 影片。喺 CD-ROM 年代,啲影片通常解像度都唔高,好多時都係 160x120 或者 320x240 像素。呢啲有相、有聲、有片嘅百科全書,又叫做 多媒體百科全書。
微軟 喺1993年推出嘅《Encarta》,係一個好重要嘅例子,因為佢冇印刷版嘅同類產品。文章除咗文字之外,重有影片同埋聲音檔案,同埋好多高質素嘅圖片。喺出咗十六年之後,微軟喺2009年就唔再出 Encarta 呢個系列嘅產品喇。[33] 其他 CD-ROM 百科全書嘅例子重有 格羅里爾 多媒體百科全書同埋《大英百科全書》。
數碼百科全書令到「百科全書服務」(好似 Wikimedia Enterprise)可以更加容易噉用程式嚟攞到啲內容。[34]
網上
Page 'Online encyclopedia' not found
免費百科全書

免費百科全書嘅概念,係喺1993年 Usenet 上面嘅 Interpedia 提案開始嘅,佢哋諗住搞一個基於互聯網嘅 網上百科全書,邊個都可以交內容,而且可以免費睇。呢個方向嘅早期項目包括 Everything2 同埋 Open Site。喺1999年,理察·史托曼 提出咗 GNUPedia,一個網上百科全書,佢好似 GNU 操作系統 噉,會係一個「通用」資源。呢個諗法同 Interpedia 好似樣,但係更加啱史托曼嘅 GNU 哲學。
要等到 Nupedia 同埋後嚟嘅 Wikipedia,先至有一個穩定嘅免費百科全書項目,可以喺互聯網上面搞得成。
英文維基百科,喺2001年開始搞,喺2004年,佢嘅文章數量去到三十萬篇嗰陣,就變成咗世界最大嘅百科全書。[35] 去到2005年年尾,維基百科已經整咗超過二百萬篇文章,用超過八十種語言,啲內容係用 copyleft GNU自由文檔許可證 授權嘅。 截至August 2009年[update] 英文維基百科有超過三百萬篇文章,超過二百五十種語言夾埋超過一千萬篇文章。而家,維基百科有 144,244 篇英文文章,超過三百種語言夾埋超過六千萬篇文章,同埋超過二億五千萬個合併頁面,包括項目頁面同埋討論頁面。[36]
自從2002年開始,又出現咗其他免費百科全書,包括中文嘅 互動百科 (2005–) 同埋 百度百科 (2006–),同埋英文嘅 Google Knol (2008–2012)。有啲用 MediaWiki 整嘅百科全書都出咗現,通常都係用同維基百科差唔多嘅許可證,包括西班牙文嘅 Enciclopedia Libre (2002–2021) 同埋英文嘅 保守百科 (2006–)、學者百科 (2006–),同埋 公民百科 (2007–),公民百科喺2014年已經冇乜人搞喇。[37]
睇埋
註釋
Template:Noteslist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