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篇文講地理概念。想搵第二個意思嘅話,請睇大洋 (搞清楚)

大洋粵拼daai6 joeng4,英文:Ocean),傳統嘅廣東話係叫洋海joeng4 hoi2[1],亦都叫海洋,係地球水體嘅重要部分,係好大面積嘅或者。佢係一笪總共佔地球表面七成,大概3萬6100萬平方千米嘅鹹水。差唔多一半嘅大洋嘅深度超過三千米。平均嘅海水鹹度係大概千分之卅五(3.5%),差唔多所有海水鹹度係喺千分之卅一至到卅八之間。

Thumb
大洋嘅風光
Thumb
會郁嘅圖,講地球大洋嘅分法,因為地球嘅大洋都係連埋,個分法係人為。全世界嘅大洋,叫世界洋(World Ocean)。佢可以分成五大洋,即係太平洋(Pacific Ocean)、大西洋(Atlantic Ocean)、印度洋(Indian Ocean)、北冰洋(Arctic Ocean)、南大洋(Southern Ocean)。南大洋有時分入太平洋、大西洋同印度洋,變四大洋,而再將北冰洋併入大西洋,變三大洋。

概要

一般認為有多個大洋,但呢啲水域,從地球規模嚟睇,其實係一個連貫嘅海水域,有時會叫做「世界海洋」(World Ocean) [2]或者「球海洋、球海」(global ocean) [3][4][5][6]。呢個概念,指嘅係一個不斷交換部分嘅連續水體,喺海洋學入面係一個重要同基本嘅概念[7]

一般嚟講,大洋嘅區分係根據大陸同各種列島分開,而家被認為有五大洋[8](以下按照面積排序)。

太平洋同大西洋有時會喺赤道以南北分界。狹窄嘅地區會叫做入海口海峽等等。

喺地質學上,大洋可以話係被海水覆蓋嘅狹義嘅海洋性地殻英文版(海底地殻、海洋地殻[11])範圍[12]。海洋性地殻係喺中央海嶺生成,約6公里厚,主要係玄武岩質嘅板塊,比平均40公里厚,花崗岩質嘅大陸性地殻英文版密度高[11]

語源

以前喺中國,海用「」呢個詞去表達,但自從宋朝以後,「」開始用嚟表達水域,去到朝末年,「洋」逐漸用作翻譯 ocean[13]威廉·繆爾赫德英文版中文版所著嘅《地理全志》入面提到「水土」,話「洋」係水流嘅最大分支,「海」係洋嘅最大分支,定義咗「海洋」係總稱[14]。而且,喺《水土略分論》入面,呢本書將世界嘅海分成五個「五洋」(五大洋)[13]。另外,中國首次使用「太平洋」呢個名稱都係喺呢本書度[13]

大洋嘅邊界

Thumb
北極海嘅範圍。黑線顯示嘅係國際水路機構 (IHO) 嘅標準,藍色範圍係中央情報局 (CIA) 嘅《世界概況》嘅標準[15]

北極海

北極海覆蓋咗大部分北極,沿住北美洲歐亞大陸嘅海岸分隔開,但有時會視為大西洋嘅一部分或者三角江[16][17]

國際水路機構 (IHO) 喺1953年出版嘅《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第三版定義咗以下嘅範圍[18]

Thumb
IHO(黑線)同CIA《世界概況》(深藍色)[19]嘅標準所顯示嘅北大西洋同南大西洋範圍。

北大西洋

國際水路機構 (IHO) 嘅定義如下[18]

南大西洋

國際水路機構 (IHO) 嘅定義如下[18]

  • 西南:火地島 -(智利合恩角沿線嘅子午線 (67°16'W))- 南極洲麥哲倫海峽入口位於火地島嘅維爾赫內斯角英文Cape Virgenes聖靈角英文Espíritu Santo Cape
  • 西:拉普拉塔河河口
  • 北:北大西洋南限
  • 東北:幾內亞灣界限
  • 東南:阿古拉斯角 -(東經20度線)- 南極洲
  • 南:南極洲

2000年,IHO重新定義咗大洋,將大西洋南限劃定喺南緯60度線,南面海域劃為南極海。不過,由於澳洲提留意見,新定義未獲批准[20]

Thumb
IHO(黑線)同CIA《世界概況》(深藍色)[21]嘅標準所顯示嘅印度洋範圍。

印度洋

國際水路機構 (IHO) 嘅定義如下[18]

IHO喺2000年亦將印度洋南限設喺南緯60度線,將其南面劃入南極海。但呢個定義都未有正式批准[20]

區分帶

Thumb
主要大洋嘅區分

大洋係因應物理學同生物學嘅情況而劃分嘅[22]。大洋所有嘅部份,即係叫做漂游區分帶 (pelagic zone),都係根據水深同光線嘅穿透程度嚟劃分。有光層 (Photic zone) 又叫表層[23],就係生物仲感應到到太陽光嘅極限範圍[24],大約係深度100-200米嘅範圍[25]。不過,100-200米嘅部分又叫做薄光層 (Dysphotic/Disphotic zone),因為嗰度嘅太陽光只係得5%左右,做唔到充分嘅光合作用[25]。再深過去,即係200米以下嘅無光層 (Aphotic zone)[25],除咗少數例外,基本上冇光合生物可以生存[26]

遠洋嘅有光層又叫做表海水層 (epipelagic),而無光層就垂直劃分成幾層。中深層英文版 (mesopelagic) 係最上層,深度去到1000米。跟住係漸深層 (bathypelagic),深度係2000-3000米度[23]深海平原上層到大約6000米左右嘅範圍叫做深海層 (abyssalpelagic)。最深嘅部分就係包括海溝嘅超深海層 (hadalpelagic)[25][27]

Thumb
根據離岸距離劃分嘅海洋區域同住喺入面嘅海洋生物例子。

漂游區分帶仲可以根據無光層部分嘅水底形狀英文版嚟劃分。呢個就同深海嘅三種形狀對應。漸深層 (bathyal zone) 係大陸棚落到4000米深嘅範圍,深海域 (abyssal zone) 係海底4000-6000米嘅部分,而超深海帶 (Hadal zone) 就係對應超深海帶嘅最底層[25][27]

漂游區分帶仲可以分做沿岸地帶英文版 (neritic zone) 同海洋地帶英文版 (oceanic zone) 兩種。沿岸地帶對應大陸棚部分嘅水域,而海洋地帶就係指開放水面嘅全部範圍[28]。另外仲有沿岸帶 (littoral zone) 同潮間帶 (intertidal zone) 嘅劃分。前者係喺漲潮同退潮之間嘅位置,即係海同陸地嘅邊界。後者係潮汐影響到嘅範圍[29]

物理特性

海水

想知多啲:海水

全世界嘅海洋面積係361億平方公里(1億3900萬平方英里)[30]。體積係13億立方公里(3億1000萬立方英里)[31],如果換做立方體,每邊就有1111公里咁長。平均深度係3790米(12430英尺),最深嘅地方有10923米(6787英里)深[30]。全世界海洋面積有過半係深過3000米[4]。水深超過200米嘅廣闊水域佔咗地球表面嘅66%[32]。呢啲數據冇計埋裏海等冇同外海相連嘅海。

顏色

大洋嘅藍色係由好多因素造成。最大影響嘅係溶解咗嘅有機物葉綠素[33]。但係,沿岸海域嘅泥沙顏色(黃海)、藻類顏色(紅海)或者植物性浮游生物嘅黃色混埋就唔會變成咁藍[34]黑潮係因為睇落嘅顏色而改名,實際上係因為呢股海流入面嘅物質好少,透明度好高,所以冇乜吸收到波長短嘅藍色光,睇起嚟就會係藍黑色[35] (2010-8)}}ニュートン2010年8月號,22-23頁,咩嘢造成「黑潮」]]</ref>。

睇埋

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