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那連提耶舍489年—589年,隋言尊稱,是北印度烏場國人。[1][2] 譯有《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大方等大集經‧日藏品》、《大方等大集經‧月藏品》、《月燈三昧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那連提耶舍十七歲的時候發心出家,親近有名的善知識,聽聞正確的教導。二十一歲的時候受具足戒,聽到諸多長老讚歎佛陀的遺蹟,因而周遊諸國,禮拜佛蹟。[3] [4] 四十歲的時候,受到北齊文宣帝禮敬,安置於天平寺中, 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後來周武攻破北齊,破壞佛教,那連提耶舍外面穿著俗服,裡面穿著三衣,逃避東西,不甚安寧。[5] 隋開皇之始,受請前往大興善寺,再度從事譯經。開皇九年示現圓寂,享壽百歲。[6] [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