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歌唱革命是1987年至1991年期間在波羅的海三國發生的政治事件,最終促使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脫離蘇聯恢復獨立。[1] [2]愛沙尼亞激進主義者和藝術家海因茨·沃克在1988年6月10日至11日一周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在塔林歌曲節現場自發舉行群眾性的夜間演唱表演中,創造了這個名詞。[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羅的海國家在1940年在被軍事占領和吞併後完全合併入蘇聯,在1941年被德國短暫佔領,然後在1944年再次被併入蘇聯。1985年,新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引入了「開放政策」和「改革重組」,希望藉此刺激衰敗的蘇聯經濟並鼓勵提高生產率,特別是在消費品、合作企業自由化和發展服務經濟領域。開放政策取消了對蘇聯政治自由的限制,這導致了1940年代戰爭遺留下的所占領的非俄羅斯國家內部的問題激化。
莫斯科政府此前一直未公開的問題被公開承認,從而引起波羅的海國家內部的不滿。結合阿富汗戰爭和車諾比核事故,以公開爆炸性和政治決定性的方式表達了不滿。愛沙尼亞人擔心外國人湧入從事諸如磷礦開採之類的蘇聯大型發展項目而對人口的民族身份構成威脅。[4]
進入國外的西方移民社區,特別是在愛沙尼亞,人們與芬蘭建立了非正式關係,居民可以收看芬蘭電視台的節目。這些電視節目向人們展現了西方的生活方式,這也導致人們普遍對蘇維埃體制不滿,並激起了群眾示威。對持不同政見者、民族主義者、宗教團體和普通民眾的打壓在1980年代末以後大為放鬆。在蘇維埃政權的未能考慮到國家敏感性而盲目進行的廣泛開放之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爆發。蘇共中央政治局希望,儘管取消了言論自由和國家標誌(例如1940年前的國旗)的限制,但非俄羅斯國家仍將留在蘇聯境內。但是,情況在1989年出現了惡化,有旨在脫離蘇聯完全獨立的活動出現。
1987年2月,蘇聯政府宣布了在西維魯縣開挖磷礦的計劃,這對環境和社會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從而引發名為「磷礦戰爭」的公眾環境運動。 [5] 1987年8月23日,MRP-AEG小組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周年紀念日在塔林舊城區舉行了Hirvepark會議,要求披露並譴責其秘密議定書。 阿羅·馬蒂森(Alo Mattiisen)創作的「愛國五歌曲」系列在1988年5月的塔爾圖流行音樂節上首演。[6]6月,舊城音樂節在塔林舉行,音樂節正式舉行後,參與者移至塔林歌曲節場地,開始自發一起演唱愛國歌曲。[7]1989年8月23日,一個由兩百萬餘人組成,連接塔林、里加與維爾紐斯的人鏈在波羅的海之路運動中成功組成。[8]1988年8月26日至28日在塔林舉行的夏季搖滾音樂節上,馬蒂森的「愛國五歌曲」再次演出。[9]愛沙尼亞歌曲節於9月11日在歌曲節舉行。愛沙尼亞遺產學會主席Trivimi Velliste首先表達了公眾重新獲得獨立的願望。[10]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於11月16日發布了《愛沙尼亞主權宣言》。
歌唱革命持續了四年,進行了各種抗議活動和抗爭行為。1991年,由於蘇聯的坦克企圖阻止獨立運動進一步發展,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與愛沙尼亞國會一起宣布恢復愛沙尼亞獨立狀態,並廢除了蘇聯頒布的法律。人們自發充當盾牌,以保護電台和電視台免受蘇聯坦克的衝擊。通過這些行動,愛沙尼亞恢復了獨立,沒有發生任何流血事件。[11]
在與不同政黨達成協議之後,愛沙尼亞與1991年8月20日傍晚宣布獨立。根據愛沙尼亞電視台的報道,第二天早上,蘇聯軍隊試圖衝進塔林電視塔,但沒有成功。[12]在鮑里斯·葉利欽領導的莫斯科大規模民主示威活動中,共產黨強硬派的政變企圖失敗了。
1991年8月22日,冰島成為第一個承認愛沙尼亞新近恢復獨立的國家。今天,在愛沙尼亞外交部的外牆上有一塊紀念這一事件的牌匾,外交部的外牆上本身就位於Islandiväljak1或「冰島廣場1號」上。牌匾上寫著:冰島共和國於1991年8月22日首先承認愛沙尼亞共和國的獨立」,用愛沙尼亞語、冰島語和英語表示。其他一些國家不承認蘇聯對愛沙尼亞的吞併。[13] [14]
在1980年代下半葉,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在蘇聯引入開放政策和改革重組後,從而撤消了對蘇聯言論自由的限制,對蘇維埃政權的厭惡已成為第三次拉脫維亞民族覺醒,並在1988年下半年達到頂峰。
1986年,蘇聯正計劃在拉脫維亞最大的道加瓦河上建造另一座水力發電廠,並且已決定在里加建造地鐵。由莫斯科的規劃的這兩個項目可能導致了拉脫維亞的山水文化和歷史遺產的破壞。在新聞界,記者敦促公眾抗議這些決定。公眾立即做出了反應,作為回應,環境保護俱樂部於1987年2月28日成立。在1980年代下半葉,環境保護俱樂部成為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群眾運動之一,並開始要求恢復拉脫維亞的獨立性。
1987年6月14日,即六月遣送周年紀念日,一年前成立的人權組織「赫爾辛基86號」組織人們在自由紀念碑(拉脫維亞的獨立象徵,於1935年建立)上獻花)。這被廣泛引用為國家覺醒的開始。然而,1985年的拉脫維亞音樂節有時也因合唱團的要求而命名,這些合唱團要求並表演由Haralds Mednis在主要活動之後進行的歌曲Gaismas pils。這首歌講述了一個自由的拉脫維亞國家的重生,通常是音樂節的主要內容,該歌已從曲目中刪除,而蘇聯當局不喜歡這名指揮,他在閉幕音樂會上處於旁觀狀態,但演出在拉脫維亞電視台直播進行。[15]
1988年6月1日至2日,作家聯盟舉行了一次代表大會,討論了社會的民主化、拉脫維亞的經濟主權、蘇聯停止移民、工業轉型和保護拉脫維亞的語言權利。在這次會議期間,第一次公開承認了戰後拉脫維亞在1939年後決定拉脫維亞命運的《莫洛托夫-里賓特羅普特協定》的秘密協議。
作家協會激起了公眾輿論,並為民族復興的總體進程提供了額外的刺激。
1988年夏天,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兩個組織開始集結起來——拉脫維亞人民陣線和拉脫維亞民族獨立運動(LNIM)。此後不久,更為激進的公民大會呼籲完全不遵守蘇維埃政權的代表。這些組織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民主與恢復獨立。1988年10月7日,一次大規模的公眾示威發生,要求拉脫維亞獨立和建立正常的司法秩序。10月8日至9日,舉行了拉脫維亞人民陣線第一次代表大會。該組織吸引了200,000名成員,成為恢復獨立運動的主要代表。
1989年8月23日,即《莫洛托夫-里賓特羅普條約》五十周年之際,波羅的海三國的人民陣線舉行了一次巨大的團結示威活動——「波羅的海之路」。從塔林經過里加到維爾紐斯長達 600 km 的人鏈成功達成。這是人民呼籲脫離蘇聯獨立的象徵性運動。
1990年3月18日舉行了最高蘇維埃的新選舉,獨立的支持者獲得了勝利。1990年5月4日,新的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通過一項議案,即《獨立宣言》,該議案要求恢復戰時的拉脫維亞國家和1922年憲法。
但是,在1991年1月,親共產黨政治力量試圖恢復蘇維埃政權。試圖使用武力推翻新的政府。拉脫維亞的示威者設法阻止蘇軍重新占領戰略要地,這些事件被統稱為「路障事件」。
1991年8月19日,在莫斯科發生了一次政變,但未成功,當時一小批傑出的蘇聯政府人員由於在俄羅斯進行大規模的民主示威活動而無法重新掌權。這一事件導致拉脫維亞迅速走向獨立。政變失敗後,拉脫維亞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於1991年8月21日宣布,1990年5月4日宣布的完全獨立過渡期已經結束。因此,拉脫維亞被宣布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其司法基礎可以追溯到1940年6月17日占領之前存在的國家地位。
成千上萬的人經常聚集在立陶宛各地的街頭,演唱民族歌曲和天主教會的讚美詩。在此期間,愛國歌曲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許多流行歌手都遵循這種趨勢,經常使用民族主義詩人的詩歌,例如Bernardas Brazdžionis或Justinas Marcinkevičius作為他們歌曲的歌詞。Rock March還提高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1988年6月3日,領導獨立和民主運動的政治和社會運動的組織薩尤季斯成立。
積極的民族主義抗議的結果是1988年10月21日將維爾紐斯大教堂(之前用作美術博物館)歸還天主教會,之後逐步恢復了國家符號,包括豎立或恢復獨立時全國各地的古蹟、立陶宛的國歌和傳統的三色旗。國歌於1988年11月18日在立陶宛合法化,正式取代了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旗和國歌 。
立陶宛被占領並併入蘇聯的五十年後,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也是脫離蘇聯獨立的第一個加盟共和國,隨後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但是,除冰島外,國際社會上幾乎所有國家都遲遲不承認立陶宛的獨立,直到1991年8月。
蘇聯軍方作出了嚴厲的回應。1991年1月13日,造成在維爾紐斯的十四名非暴力抗議者死亡,數百人受傷,他們保衛維爾紐斯電視塔和議會免受蘇聯的突擊部隊和坦克衝擊。立陶宛人稱該事件為「血腥星期日」。公民們以紀律和勇氣作為武器面對坦克和穿甲彈,並聚集在一起唱歌,避免了更多的生命損失,並向世界展示了立陶宛公民準備捍衛民族獨立的決心。
1991年8月蘇聯政變失敗後,國際承認立陶宛獨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