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寶塚音樂學校(日語:宝塚音楽学校)是位在日本的兩年制專業學校。為寶塚歌劇團團員的專屬養成學校。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7月4日) |
寶塚音樂學校由阪急電鐵出資設立,招收年滿15至18歲的未婚女性,以培養寶塚歌劇團團員為目的而成立的專門學校。 起源為1913年7月(大正2年)成立的「寶塚唱歌隊」。1918年經文部省認可後正式成立「宝塚音楽歌劇学校(寶塚音樂歌劇學校)」,1939年更名為「宝塚音楽舞踊学校(寶塚音樂舞蹈學校)」,1946 年更名為「宝塚音楽学校(寶塚音樂學校)」。 創始者為阪急電鐵會長小林一三。現任理事長為角和夫,校長為伊木常雄,名譽校長為小林公平。
寶塚音樂學校的入學考試,基本上分為初試、複試及最終面試。自1947年以來每年固定錄取40名學生(1998年起因應五組制度一度增加至每年45人,2000年起增加至50人,但近年又恢復為原制)。
1960年代錄取率約為33%左右,不過在劇團上演《凡爾賽玫瑰》後,報考人數就開始急速上升,之後更有「東之東大,西之寶塚」(東の東大・西の宝塚)一詞來形容其錄取的難度,史上最低錄取率出現在1994年,約為2.07% 。現今則多半在5%上下。
近年來因日本社會少子化現象,造成報名考生逐年減少。加上不少綜藝節目在報導音校考生時常常過於強調考上前需在補習班花大量時間練習。很容易讓人有「沒在專門教人考寶塚音樂學校的補習班學過,就考不上」的印象,讓沒有上過補習班或是沒有音樂舞蹈基礎的的學生根本不敢來報名。由於這樣下去會造成錄取考生的特質越來越趨向一致性,容易缺乏個人特色,對講求個人魅力的寶塚歌劇團來說相當不利,因此從2009年起音樂學校對入學測驗的內容做了大幅度的變更。
3月30日在音樂學校門口放榜。考生須至現場查看考試結果,上榜的考生直接進入音樂學校辦理入學報到手續。
包括技術測驗(聲樂、芭蕾)及面試。
入學考試的重點在於找出適合寶塚舞台的未來演員,所以常有芭蕾、聲樂成績非常優秀但是仍然落榜,或是術科幾乎沒有基礎卻上榜的情況。
仍維持原來的三試制,但受測流程及內容均有重大更改。 為了讓有才華卻沒有學習過芭蕾聲樂的學生有機會考上,將初試的術科測驗刪除。 複試的歌唱舞蹈測驗也由原來較重技術方面的審查改為重視資質的審查,例如歌唱的評分重點在於考生的聲量、聲質和音域,還有能讀譜的基本能力。舞蹈的評分也是首重考生的柔軟度、韻律感等基本身體運動能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