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喉親緣性喉音鼻音化間的聯繫。這一概念由詹姆斯·馬提索夫在1975年提出。[1]:265–287[2]:44–62

咽化和鼻化的產生在聲學上有聯繫,可從反共振峰時頻譜中看出。這是因為兩個音都有相離的共振:發鼻音時,口腔和鼻音均共振;發喉音時,會厭以下的空間和口腔發生共振。

雖然奉語中沒有成音位的鼻化元音,但/h/後的元音還是會發生強烈的鼻化。相似的現象出現在皮拉罕語中,/h//ʔ/後元音會鼻化。美式英語中存在這種音變,比如甘迺迪哈佛大學讀作[hɑ̃ːvəd][3]:61–62

鼻喉親緣性在古拉蓋語群伊諾爾語的歷時變化中能明顯觀察到。伊諾爾語有鼻化元音,這對古拉蓋語言來說很不尋常。許多時候,鼻化元音出現在歷史上曾是喉音或咽音的位置。[4]鼻喉親緣性在古拉蓋語外也能觀察到。[5]:13–24相似的過程還發生於愛爾蘭語[6]:109–132巴斯克語[7]:635–663中北部黎語[8]紐勒語,班圖語*p變成/ŋ/,而不是像其他盧希亞語那樣變成/h/

阿維斯陀語也展現出鼻喉親緣性的影響:原始印度-伊朗語*s一般在阿維斯陀語中對應h,但在a/ā和r、i̯、u̯或a/ā間時卻是軟齶鼻音。例子有aŋra「邪惡」(梵語asra)、aŋhat̰「他可能是」(梵語ásat)和vaŋ́hō「更好」(梵語vasyas)。[9]:36–37

鼻喉親緣性也可能出現在咽音上,不是聲門音獨有。例如,科伊科伊語xárà「狐獴」和科威語xánà「縞獴」(鼻音和非鼻化搭嘴音也體現出類似的對應)間的對應可能就是原始科伊語中的元音咽化

另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