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地球物理學家 (1958-201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大年(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男,生於廣西南寧,曾入籍英國,地球物理學家,曾任中國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部長、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高級研究員,在英國時參加中國「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將高端軍事遙感科技帶回中國[1]。
黃大年1958年出生於廣西南寧的知識分子家庭。1966年文化大革命,8歲的黃大年隨父母下放至桂東南的山村。初中時,離家進入羅城縣的五七中學讀書[2]。
1975年10月,黃大年通過招考進入位於貴縣(今貴港市)的廣西第六地質隊,擔任航空物探操作員。1977年,中國大陸恢復高考,黃大年考入了長春地質學院(1997年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2000年併入吉林大學)應用地球物理系。黃大年在大學先後完成本科與碩士研究生的學業,並留校任教。198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3]。1991年被評為副教授。1992年,他獲全國30個公派出國名額之一,在「中英友好獎學金項目」全額資助下,被選送至英國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獲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黃大年回國,不久後又被派往英國繼續從事針對水下隱伏目標和深水油氣的高精度探測技術研究工作,在英國劍橋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級研究員12年,擔任過研發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培訓官,長期從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動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場探測技術工作[4][5][2]。在英國期間,獲得英國國籍,亦因此失去中國共產黨黨籍[3]。
2009年底,黃大年通過「千人計劃」回到中國,出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全職教授。回國後,黃大年被選為「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的負責人。在黃大年團隊的努力下,中國的超高精密機械和電子技術、納米和微電機技術、高溫和低溫超導原理技術、冷原子干涉原理技術、光纖技術和慣性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進步顯著,快速移動平台探測技術裝備研發也首次攻克瓶頸,突破了國外封鎖。有媒體稱,黃大年的回國,讓某國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里」[5][2]。此次回國後,黃大年恢復中國國籍,並提出恢復黨籍的申請[3]。
2016年12月8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院。2017年1月8日,黃大年病逝,終年58歲。
逝世後,他的妹妹提出恢復黨籍的請求,吉林大學向中共吉林省委提出這一申請。2017年1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會追認黃大年為中國共產黨黨員[3]。同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指示,號召向黃大年學習[6]。7月1日,中共中央追授黃大年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