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玩家角色或稱非操控角色(英語:Non-Player Character,縮寫:NPC),是指角色扮演遊戲中非玩家控制的角色。
NPC是遊戲背景中,非主角(狹義上來說還要求非敵人)的陪襯人物。玩家藉由他們與遊戲互動。在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裡,NPC是由遊戲主持者操縱,而在電腦角色扮演遊戲裡,則是由程式預設的腳本來決定NPC的反應,由遊戲的人工智慧做出控制。部分NPC有時可變成可操控角色。[1][2]
1990年代的台灣,NPC一詞還未普及時,有些玩家會把NPC說成是「電腦角色」。
類型
NPC通常扮演以下幾種角色:
- 玩家角色的協助者:以各種方式協助玩家冒險的角色,例如商人或牧師。[1][2]
- 玩家角色的敵對者:遊戲中玩家的敵人,打敗他們可得到經驗值和寶物。可能是嘍囉或頭目。嘍囉一般容易對付,頭目則較為強大。頭目通常是玩家必須擊敗的對象,打敗最終頭目通常代表遊戲結束。[1][2]然而,這種人物通常不會被視作單純的 NPC。
- 玩家隊伍的夥伴:在戰鬥中幫助玩家的輔助性角色,但不受玩家控制,或只能做大略的命令。[1]
- 玩家角色暴行的受害者(不論陣營),暴行後的反應則視遊戲腳本和人工智慧而定,部份遊戲會對玩家角色還擊或是就此死亡。
- 群眾角色:沒有具體背景、台詞的角色。通常是一個群體的方式參與遊戲情節的推動。[1]
- 引導玩家角色發生事件任務的關鍵角色:又稱情節觸發類角色,可能是推動遊戲情節的必要關鍵,或是觸發支線劇情或隱藏劇情的角色。[1]
- 提供事件背景的資訊:又稱為情報角色,能提供玩家關於遊戲的訊息。[1]
- 提供玩家使玩家獲得獎勵:又稱回饋類角色,會根據玩家在遊戲中的任務表現結果而給予獎勵。[1][2]
這些角色並不是互斥的——一個 NPC 可能既是路人、又是某個支線任務的目標、還可能在玩家完成了其它任務後加入隊伍成為夥伴,端視遊戲腳本而定。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