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海軍(西班牙語:Armada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全稱阿根廷共和國海軍,是阿根廷武裝部隊中的海軍。艦艇名以ARA作為前綴。
阿根廷海軍主要由4個分部組成:海上艦隊,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和潛艇部隊。它由海軍總參謀部指揮,向阿根廷國防部報告。阿根廷武裝部隊的總司令為國家總統。[4][5]
編制
阿根廷海軍受阿根廷國防部領導,由國家總統擔任武裝部隊總司令。[5]海軍總參謀部負責領導和管理阿根廷海軍的機構,其總部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自由大廈。貝爾格拉諾海軍基地是阿根廷海軍的主基地,毗鄰蓬塔阿爾塔,它也是訓練和入伍司令部所在。[6]
在訓練和入伍司令部下,阿根廷海軍擁有4個作戰司令部和3個海軍區,分別為:[7][8]
- 海上艦隊司令部(COFM)
- 海軍陸戰隊司令部(IMARA)
- 海軍航空司令部(COAN)
- 潛艇部隊司令部(COFS),目前阿根廷暫無可運行的潛艇。
- 南部海軍區(ANAU),負責大火地島、比格爾海峽、阿根廷南極屬地。
- 大西洋海軍區(ANAT),負責從桑博龍邦灣的聖安東尼奧角到里瓦達維亞海軍准將城一線。
- 河域軍區(ANFL),負責河流和水道。
海上艦隊
阿根廷海上艦隊司令部下轄:驅逐艦師(4艘布朗海軍上將級),護衛艦師,兩棲和後勤司令部。此外還配有艦隊海軍陸戰隊和艦上航空大隊。
在阿根廷海軍中,將「布朗海軍上將級」標記為驅逐艦(destructore),但其配置和國際上通常認定的巡防艦(frigate)類似。
級別 | 照片 | 產地 | 艦名 | 排水量 | 備註 | |
---|---|---|---|---|---|---|
驅逐艦 | ||||||
布朗海軍上將級驅逐艦 (MEKO 360) |
德國 | 布朗海軍上將號(D-10)
阿根廷號(D-11) 海倫娜號(D-12) 薩蘭迪號(D-13) |
3,600 噸 | |||
護衛艦 | ||||||
埃斯波拉級護衛艦 (MEKO 140) |
德國 阿根廷 |
埃斯波拉號(P-41)
羅薩萊斯號(P-42) 斯皮羅號(P-43) 帕科號(P-44) 魯濱遜號(P-45) 戈麥斯-羅卡號(P-46) |
1,790 噸 | 德國設計 阿根廷建造 | ||
德拉蒙德級 | 法國 | 德拉蒙德號(P-31)
格里科號(P-32) 格蘭維爾號(P-33) |
1,170 噸 | |||
近海巡邏艦 | ||||||
追風級護衛艦 (OPV 90) |
法國 | Bouchard (P-51)
Piedrabuena (P-52) Almirante Storni (P-53) Bartolomé Cordero (P-54) |
1,650 噸 | [9][10][11][12] |
按照艦艇類型列出了阿根廷海軍歷史上已經除役或被擊沉的大型船隻,包括航母、戰艦等等:
海軍航空兵
1916年2月11日,阿根廷海軍航空兵建立。1949年,建立了直升機中隊。[14]1955年6月,參加了旨在推翻胡安·裴隆總統的未遂政變,參加了五月廣場的轟炸,並攻擊了阿根廷總統府和陸軍總部解放者大廈。1959年6月8日,海航一架T-6德州佬式教練機進行了在海軍獨立號航母上的首次降落。[15]1962年,兩架海軍航空兵C-47運輸機降落在南極點。[16]
阿根廷海軍航空兵參與了1962-1963年阿根廷軍隊內部派別武裝鬥爭。1963年4月2日,Punta Indio航空基地起飛的海航飛機攻擊了陸軍第8坦克騎兵團。次日,阿根廷空軍轟炸了Punta Indio航空基地,隨後陸軍占領了屬於海軍航空兵的Punta Indio基地。[17][18]其還參與了骯髒戰爭,並參與執行了臭名昭著的死亡飛行。[19]
海軍航空兵參與了馬島戰爭,組建了海軍航空第80特遣部隊。特遣部隊共裝備有各式飛機60架,從巴塔哥尼亞的航空基地和5月25日號航空母艦起飛執行任務。其超級軍旗攜帶飛魚飛彈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謝菲爾德號飛彈驅逐艦和大西洋號運輸船,其A-4天鷹式攻擊機參與了擊沉熱心號巡防艦及高雲地利號導彈驅逐艦的行動。[20]馬島戰爭期間,共4名海軍飛行員喪生,14架海軍飛機因各種原因損失。阿根廷是唯一個在海灣戰爭中派遣軍艦的南美國家,海軍航空兵的雲雀III型直升機和運輸機參與了行動,1998年,阿根廷取得了美國主要非北約盟友的地位。[21]
目前阿根廷海軍航空兵下轄3個航空隊,分別為:
- 海軍第1航空隊(FAE1),使用位於拉布拉他附近的Punta Indio航空基地
- 海軍第2航空隊(FAE2),使用位於布蘭卡港附近的Espora航空基地
- 海軍第3航空隊(FAE3),使用位於特雷利烏附近的Marcos A. Zar航空基地
阿根廷海軍航空兵裝備有TC-12休倫運輸機[22]、S-2搜索者巡邏機[23][24]、P-3B獵戶座海上巡邏機[25]、比奇空中國王B200[26]、PC-6[27]、T-34教練機[28]等固定翼飛機。
海軍陸戰隊
1879年,海軍陸戰隊建立。1955年6月,參加了旨在推翻胡安·裴隆總統的未遂政變,當時海軍陸戰隊第4營試圖進攻阿根廷總統府,但被忠於政府的部隊擊退。次日胡安·裴隆下令解散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海軍陸戰隊於1969年重建。[31]
阿根廷海軍陸戰隊中的主要作戰單位有:[32][33][34]
- 艦隊海軍陸戰隊(FAIF),其對海上艦隊司令部(COFM)負責,由原海軍陸戰隊第1旅和兩棲支援部隊合併而成。
- 南方海軍陸戰隊(FAIA),其對南部海軍區(ANAU)負責,下轄兩個營和一個支隊。
- 海軍陸戰隊第3營(BIM3),其對河域軍區(ANFL)負責,專門從事大型河流和三角洲的兩棲作戰。
阿根廷海軍陸戰隊擁有ERC-90 Sagaie輪式步兵戰車、LVTP-7兩棲戰車、Panhard裝甲運兵車(噴水推進版)等裝甲車輛。此外還擁有輕型多用途車、卡車、榴彈炮、充氣艇和汽艇等大型裝備。
潛艇部隊
1927年,阿根廷與義大利造船廠簽訂了3艘潛艇建造合同。首艘潛艇於1933年抵達阿根廷,潛艇部隊正式成立。[35]按照潛艇接收批次,阿根廷潛艇部隊自建立起擁有如下潛艇:
- 批次一:聖塔菲號(S-1),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號(S-2),薩爾塔號(S-3)。義大利造,其中首艇於1933年接收。
- 批次二:聖塔菲號(S-11),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號(S-12)。美國巴勞鱵級潛艇二手轉移,其中首艇於1960年接收。
- 批次三:聖塔菲號(S-21),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號(S-22)。美國巴勞鱵級潛艇二手轉移,其中首艇於1971年接收。聖塔菲號(S-21)在馬島戰爭中被英軍俘獲並鑿沉。
- 批次四:薩爾塔號(S-31),聖路易斯號(S-32)。西德和阿根廷共同建造的209級潛艇,其中首艇於1974年接收。聖路易斯號(S-32)參加了馬島戰爭並在英國的反潛作戰中倖存下來,其曾迫使英國皇家海軍放棄了兩架在海上拋錨的韋斯特蘭海王直升機。[36][37]
- 批次五:聖克魯斯號(S-41),聖胡安號(S-42)。西德造TR-1700級潛艇,其中首艇於1984年接收。聖胡安號(S-42)2017年沉沒。[38][39]
近年來阿根廷潛艇部隊缺乏維護和訓練。[40]截至2020年,所有潛艇均無法使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