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號飛彈驅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长春号导弹驱逐舰

「長春」號飛彈驅逐艦舷號150)簡稱「長春」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三艘052C型飛彈驅逐艦,也是第二艘以「長春」為名的軍艦。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可單獨或協同海軍其他兵力攻擊水面艦艇潛艇,具有較強的遠程警戒探測和區域防空作戰能力。長春艦是江南造船廠搬遷至新廠區、運用新模式監造的第一條大型驅逐艦。[1]與第一批次052C型驅逐艦相比,長春艦等第二批次的052C型驅逐艦全艦編制精簡30人。長春艦於2008年10月由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2010年11月27日下水,2013年1月31日入列,現服役於東海艦隊驅逐艦第六支隊[2]長春艦艦名取自吉林省省會長春市,其入列命名授旗儀式於2013年1月31日在浙江省舟山市舉行。[3]

快速預覽 長春艦, 概觀 ...
長春艦
Thumb
概觀
艦名出處吉林省長春市
擁有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型號052C型驅逐艦
製造廠江南造船廠
動工2008年10月
下水2010年11月27日
服役2013年1月31日
現況在役
技術數據
滿載排水量7000噸
全長155.5米
全寬17.2米
吃水6米
動力方式柴-燃交替(CODOG)
發動機QC280燃氣輪機×2
MTU-20 V956 TB92柴油機×2
最高速度約30節
續航距離約4000海里(18節)
乘員220人
搜索系統H/SJD-9型艦殼主/被動聲納
H/LJP-349型火控雷達
H/LJG-346型有源相控陣雷達
H/LJQ-366型超視距對海搜索雷達
H/LJP-344A型相控陣火控雷達
H/LJQ-364型對海/低空搜索雷達
H/LJQ-517B型對空警戒雷達
武器系統6單元HHQ-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8
4聯裝YJ-62J反艦飛彈×2
H/PJ-87型單管100毫米艦炮
H/PJ-12型7管30毫米艦炮×2
3聯裝7424型324mm魚雷發射器×2
電戰系統H/RJZ-726型電子對抗系統
18聯裝H/RJZ-726-4A型干擾發射裝置×4
艦載機卡-28×1或直-9C×1
關閉
Thumb
長春艦(舷號150)

歷史

2013年夏,處於全訓中的「長春」號飛彈驅逐艦在解放軍三軍聯合演練中首次試射新型飛彈攔截靶彈。[4]

2013年9月25日,「長春」號飛彈驅逐艦等在南海展開了由東海艦隊組織的艦潛機聯合反潛演練。演練中,長春艦首先發現「敵」潛艇,與編隊艦艇通過一體化指揮平台同步感知戰場態勢和目標要素,調動多個反潛平台對潛艇了進行成功打擊。[5]

2014年2月28日,「長春」號飛彈驅逐艦、「益陽」號飛彈護衛艦「常州」號飛彈護衛艦組成東海艦隊遠海訓練艦艇編隊從舟山市某軍港起航。[6]3月7日,長春艦等穿越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進行了高強度檢驗性訓練。[7]

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370號班機空難發生。3月24日,「長春」號飛彈驅逐艦、「常州」號飛彈護衛艦及「巢湖」號綜合補給艦等共同組成中國海軍第十七批護航編隊,比預定時間提前10天準備就緒,從浙江省舟山市提前起航,經中國南海海域、納土納群島海域、卡里馬塔海峽巽他海峽,前往印度洋海域執行搜救任務。[8]

2014年4月5日,「長春」號飛彈驅逐艦等完成位於澳大利亞聖誕島以南11.11萬平方公里責任區海域的搜尋任務後,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接替第十六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9]該次護航歷時213個日夜,編隊共完成43批115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之後對約旦阿聯伊朗巴基斯坦等4國進行了友好訪問。長春艦等於10月22日返回浙江省舟山市某軍港。[10]

2017年6月,長春號飛彈驅逐艦和荊州號飛彈護衛艦同伊朗一艘驅逐艦在荷姆茲海峽舉行軍演[11]

2022年8月5日,長春號飛彈驅逐艦越過海峽中線,中華民國海軍成功艦採取迫近驅離動作。[12]

人員編制

歷任領導

艦長
  1. 胡杰 海軍上校 [13]
  2. 趙磊 海軍上校 [1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