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曲作家麥丁與詞作家范禹深入到雲南民族地區採風,麥丁以雲南石林當地彝族撒尼語風格的曲調定下了主旋律,吸收了當地彝族音樂老師金國富創作歌曲中的有關樂句,同時揉進民歌《放羊調》的音樂,還參考了俄羅斯民歌中高音長音的襯托,最後完成了這部混聲四部合唱歌曲。[2]
使用及改編
- 該曲曾是人民大會堂迎賓曲目
- 可登唱片於2000年1月1日發行的《中國民樂300首-16-思凡》中收錄了該曲。
- 該曲曾收錄在夢之旅合唱組合的專輯《流淌的歌聲之幸福江陰 (十四)》中。
- 中唱藝能於2002年1月1日發行的《影視老歌珍藏版 純樂古箏》、2003年1月1日 發行的《竹笛雅韻》中收錄了該曲。
- 廣州藝揚文化於2005年4月1日發行的《大師口吻》中收錄了該曲,由伍國忠、黃金成演唱。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