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輦道增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輦道增七(天鵝座β、β Cyg, β Cygni, Beta Cyg)是天鵝座的第五亮星,天鵝座γ、天鵝座δ、和天鵝座ε都比它亮,但因位於天鵝的頭部,所以在拜耳命名法中成為β星。
以肉眼觀看輦道增七是一顆單獨的3等星,但只要低倍數的望遠鏡就可以看出它是雙星,亮的一顆是黃色(它本身又是一對靠得非常近的聯星),使它與光度微弱的藍色伴星在顏色上有著鮮明的對比[21]。
Remove ads
雙星

輦道增七距離地球380光年(120秒差距)。以肉眼觀看輦道增七是一顆單獨的恆星,然而,在望遠鏡下它很容易解析成為雙星,包括輦道增七A(琥珀色,視星等3.1等),和輦道增七B(藍-綠色,視星等5.1等)[22],兩星相距35角秒[12]。由於它們在顏色上是互補的,因而成為天空中顏色對比最鮮明的一對恆星。目前仍不確知這對恆星是否是互繞的有物理關係的聯星系統。如果是的話,其軌道週期是可能至少十萬年[22]。
輦道增七A
在1976年,使用斑點干涉儀和基特峰國家天文台2.1米望遠鏡,發現伴星A本身是一顆聯星[20][23]。這對聯星使用干涉儀測量後已經計算出軌道,但因為只觀測過四分之一的軌道,因此軌道參數仍被認為是初步的值[20]。目前兩顆星之間分離的角度大約是0.4角秒,太過接近而難以用目視觀測,因為在常穩定的大氣條件下,目視的解析能力仍只有20"的大小。
輦道增七B
輦道增七B是一顆快速自轉的Be星,在赤道的自轉速度至少是250公里/秒[21]。使用光譜儀估計它的表面溫度大約是13,200K [16]。
名稱和語源
因為天鵝座的形狀像是一隻展翅的" 天鵝",而輦道增七就位於天鵝的頭部, 所以有時也稱為"鳥嘴星"[24]。輦道增七也與天津四(天鵝座α)、天津二(天鵝座δ)、天津九(天鵝座ε)、和天鵝座η共同構成"北天大十字(北十字)"[25]。
中世紀說阿拉伯語的天文學家稱之為Albireo(minqār al-dajājah,英文的意思是母雞的喙)[26],目前的英文名稱是誤解和翻譯錯誤的結果。人們認為它起源於希臘語的ornis,名稱是天鵝座,轉變成阿拉伯語的urnis座[27]。而在翻譯回拉丁文時,這個名稱被認為是一種藥用植物:鑽果大蒜芥(Erysimum officinale),因此翻譯成拉丁文的該植物名稱ireo。這個短語ab ireo後來又被當成印刷錯誤的阿拉伯語處理,而被轉換成al-bireo[28]。
minqār al-dajājah(منقار ألدجاجة)或Menchir al Dedjadjet的名稱出現在Calendarium of Al Achsasi Al Mouakket這本恆星目錄中,它翻譯成拉丁文是Rostrum Gallinǣ,意思是母雞的喙[29]。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