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灣轉運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跨灣轉運中心(英語:Transbay Transit Center),正式名稱為Salesforce轉運中心,是一個位於舊金山市區的、正在建造中的聯運樞紐,是舊金山主要的交通中心。這個中心將成為舊金山灣區重要的公交總站,隨後還會成為重要的鐵路樞紐。中心的建造由跨灣聯合權力協會主導,是舊金山跨灣發展計劃的一部分。中心全長1,430-英尺(440-公尺),位於市場街南方。
跨灣轉運中心 Transbay Transit Center | |||||||||||||||||||||||||
---|---|---|---|---|---|---|---|---|---|---|---|---|---|---|---|---|---|---|---|---|---|---|---|---|---|
其他名稱 | Salesforce換乘中心 | ||||||||||||||||||||||||
位置 | 美國加州舊金山米慎街425號 | ||||||||||||||||||||||||
地理座標 | 37.7897°N 122.3966°W | ||||||||||||||||||||||||
擁有者 | 跨灣聯合權力機構 | ||||||||||||||||||||||||
營運者 | AC Transit, 灰狗巴士, 金門運輸, MUNI, WestCAT Lynx | ||||||||||||||||||||||||
轉乘交通 | 灣區捷運與舊金山輕軌(通過未來的人行通道連接內河碼頭站) | ||||||||||||||||||||||||
車站構造 | |||||||||||||||||||||||||
站體類型 | 多層 | ||||||||||||||||||||||||
自行車停放設施 | Yes | ||||||||||||||||||||||||
無障礙車站 | 是 | ||||||||||||||||||||||||
月台 | 3個島式站台 | ||||||||||||||||||||||||
其他資訊 | |||||||||||||||||||||||||
網站 | 官方網站 | ||||||||||||||||||||||||
歷史 | |||||||||||||||||||||||||
啟用日期 | 2018年8月12日 | ||||||||||||||||||||||||
| |||||||||||||||||||||||||
|
在1989年洛馬普里塔地震時,原先的換乘中心受到損壞,本市的選民在1999年批准了建造新換乘中心的撥款,建造此中心的計劃被正式確認。工程第一階段是公交總站的建造,開始於2010年。有限的MUNI公交服務於2017年12月開始提供,而其他地區的運營商,包括AC公交公司在內的公交服務也預計在2018年8月到位。
歷史
原先的換乘中心於1939年開始服務,有關鍵系統和東灣區電車線兩條通勤鐵路線,以及通過新海灣大橋的北薩克拉門托城際鐵路。1958年,樞紐被改造為公交站場,開始AC公交公司的服務。原來的建築被1989年的地震損壞,所以在1999年11月,市內的選民採納了「H提案」,提案提出將加州鐵路延長至市區內,到一個新的地區聯運樞紐,而這個新的樞紐將取代原先的。新的樞紐占使命街和霍華德街中間三分之一的街區,從第二街延申至比爾街。隨後,跨灣聯合權力協會於2001年成立,以確保工程的進展。[1]
第一階段的工程是地面公交總站的建造,包括基本的站場、零售商鋪、屋頂花園,以及地下鐵路層的水泥房頂。成本共24億美元,其中5億美元用於建造水泥房頂。[2][3]
從2010年8月7日開始,所有的公交改道至臨時的跨灣總站。[4] 這個1800萬美元的臨時站場位於市場南區的比爾街、霍華德街、主街和弗爾松街之間,離原樞紐有2個街區。[5] 4天後,新換乘中心開始動工,[6] 而原樞紐和附屬的匝道在2011年9月被拆除。[7] 美鐵連接愛莫利維爾站的直通巴士總站,也在2015年3月2日從碼頭郵局移動到了這個臨時站場。[8]在2017年7月7日達成的命名權協議中,新的樞紐被命名為Salesforce轉運中心,而隔壁的公園也被命名為Salesforce公園[9]。
第一階段工程原先預計在2017年底完成,最後延期至2018年7月。[9][10] 從2017年12月26日開始,MUNI將5路公交移到此樞紐服務。[11][12] 到2018年6月16日,MUNI將5、5R、7、38、38R路公交都移至這裡服務。[13]
第一階於2018年8月12日開始啟用,並開始提供所有公交服務。[14]
第二階段目前還沒有得到撥款。在沒有預計的10萬人次的鐵路方面客流量下,僅有公交服務的樞紐將遭受每年2000萬美元的虧損。[2]
設計
換乘中心長1,430英尺(440公尺),寬165英尺(50公尺)。一期工程包括地面上的結構和二期地下結構的外殼。整個建築有四層:地面層有出入口、零售商鋪和售票處,第二層有商鋪和辦公室,公交層有公交停車場和中間的候車區,最後是5.4-英畝(2.2-公頃)的屋頂公園。公交層有專門設計的匝道通往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和位於西橋腳下的停車場(不在中心內)。屋頂的公園由設計師彼得·沃克先生的事務所設計,包括一個圓形露天劇場、一個餐廳和一個庭園水景。[15] 這個公園是當時設計競標時中標的結果。
二期工程是鐵路向市區延長計劃的一部分,包括兩層火車站,分別給加州鐵路和加州高鐵使用,站台將有三個島式站台和六條軌道。另外,地面層之下、站台層之上還會有一個有候車室和售票處的夾層。乘客還可以通過位於比爾街地下的人行通道前往內河碼頭站,換乘地鐵和輕軌[16][17] 。遠期還會有第二條跨灣隧道連接此中心。[18]
根據聯邦交通運輸局提倡在交通設施里融入公共藝術的政策,聯合權力機構花費了475萬美元來響應這個倡議。[19] 機構與舊金山藝術協會合作,監督這個計劃的規劃和進程,目前已有James Carpenter, Julie Chang, Tim Hawkinson, Jenny Holzer, Ned Kahn五位藝術家參與了這個計劃[19]。
- James Carpenter的設計是被照亮的天花板小片和沿著肖街排開的長椅,這條走廊讓行人一路通往換乘中心。[20]
- Julie Chang的設計是中心大廳里精心設計的水磨石地面。[21]
- Tim Hawkinson的設計是一個高41-英尺(12-公尺)的雕像,扮演乘客的「守護神」。這個雕像計劃回收利用原換乘中心的廢料,但由於「材料性質、作品大小和擺放位置」使這個作品「安裝非常複雜」,這個設計在2016年6月被否決了。[22][23]
- Jenny Holzer的設計是大約高11英尺(3.4公尺)的滾動LED屏幕,顯示灣區特有的文字這個屏幕將位於大廳橢圓形天窗下。[24]
- Ned Kahn的設計是裝在屋頂的噴霧,噴霧會根據下方公交的車流而改變。[25]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